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湖北成功开发出使用微生物材料加固文物新技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2日17:27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3月12日电 (李延丽、喻少柏) 历经两千年仍鲜艳无比的丝绸往往在出土后不久就黯然失色、脆弱易碎,令人唏嘘不已。但现在,我国专家用微生物材料加固保护湖北江陵出土的战国丝绸,使其不但色泽仍然鲜艳,而且拉力强度由零增加到每平方米52克,可以折叠、卷曲、随意拿取而没有任何损伤。

  12日,湖北省博物馆的专家们向记者展示了这一重大研究成果。湖北省博物馆原馆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长陈中行研究员是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他说:“以生物技术为基点、应用相关材料和工艺有效保护特殊文物,这一创新思路和实践的成功,是当前文物保护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

  陈中行介绍,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外基本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保护文物,存在采用材料的老化、文物色泽的变异、收缩率较大等问题,其中不少问题最终会导致文物的毁灭,无法长期有效地保护文物。用生物技术则有所费时间短、效果优异、可在平常条件下保存等优点。

  陈中行又拿出了经过处理的用马尾松做成的萧山独木舟木构件样品,说:“这块样品已有8000多年历史,出土时像棉花一样软,一按一个窝。后来我们用微生物技术经过四道工序,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把这块含水量500%的木构件脱水到正常的15%,而且没有任何收缩和开裂。经高倍显微镜显示,破坏的木纤维已被基本修复。而曾侯乙墓的原址保护的脱水工作用化学方法,完全完成要用几十年时间。”记者用手掂了掂,发现这块样品比自然风干的变形干裂样品质地明显坚实。

  这项“遗址大型饱水木构件原址保护技术研究”是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课题组的陈中行、陈子繁、陈光利、程昌炳、吴顺清、周松峦等专家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材料,经过多年大量复杂的科学实验,终于取得了“遗址中高含水木构件脱水定型的微生物方法”和“无强度丝绸的微生物加固方法”两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已向国家专利局申报并获准受理。(完)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