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创新制度 铸造全新的执政理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4日07:48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陆建华 近来,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正在成为党政领导人讲话的重要主题词,这表明,执政党已经形成一种重要的思想共识———铸造全新的执政理念,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业绩考核的标准,甚至更新对人才衡量的基本尺度。这是极为重要的趋势。
许多执政党干部为官一任,如何施行良治善政为民谋利,直接关系到执政党宗旨的落实和政治承诺的兑现。把一个社会建设成什么样子、怎么来建设的问题,历来是我们党不断探索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最新答案。小康社会,就是一个有一定物质基础的、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齐头并进的、各种重大社会关系结构比较协调的社会;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自然需要全面建设。具体到各级党政干部的施政作为,就要根据这个目标来做出调整。这样的调整首先涉及到的,就是新发展观的树立。 在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党政干部过分狭隘地理解社会现代化的含义,过分片面地理解自己的施政目标,极端的表现有两个:一是惟GDP倾向,把所有的精力和关注点全部投放在GDP上;一是惟指标倾向,在衡量工作进展和业绩时,光看数字,不看内涵,光看指数变化,不看质量趋势。如此观念背景之下的政策措施,就导致相当多的地区或部门的畸形发展,一些数字表面鲜光,而老百姓的生计却日益维艰;一些工地热火朝天,而环境资源横遭破坏。我们正在为这样的畸形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现在要用巨大的财政来补救农村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方面的欠账,来补救生态资源方面的欠账,来补救社会公共安全体制方面的欠账,来补救社会保障方面的欠账,来补救失业培训制度的欠账,甚至要补救在实施公平原则方面的欠账。 正是此前欠账式的发展模式,延误了当今更好的发展机遇,也压缩了后代(相对于这一代人)和后任(相对于这一任干部)的发展空间。在此时提出扭转这种倾向,就成为一个执政党对民族和国家担负之重要现实和历史责任的集中体现,也是其执政能力提升的关键。 但是,不要低估了确立全新发展观的艰巨程度。这不仅是因为一些党政干部头脑中旧观念的思维惯性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一些体制上的因素还在顽强地诱导着一些党政干部依照老套路来行事作为。我们发现,一些党政干部对所在地区或部门的发展不均衡现象及其后果十分明了,也有主观意愿来扭转,但总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来调整各种重大结构性关系,不知道如何在收获经济增长的成果之时在社会各人群中比较公平地分配这些成果,还有的干部幻想着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了再补社会领域中的欠账。有觉悟而做不到,这就是执政能力不够的问题,也有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合理问题,比如说,政策供给的许多制约条件还没有取消,一些重要的发展要素的整合缺少合理的机制等等。 人们注意到,陈旧的干部考核标准也在左右一些党政干部的施政行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化为以地区GDP为中心,以此来衡量干部的能力、水平和贡献。“考核指挥棒”的厉害作用在于,它直接左右了干部上任起始的工作规划,左右了实施工作的方式,在有些地方的极端表现就是:不惜以社会代价来达到GDP增长指标,左右了最后的业绩汇总和报告。如果我们有正确的政绩观,以此作为指挥棒,这种从始至终的指挥作用,就能够导引出党政干部合理的施政作为。而在过去,干部政绩考核的标准恰恰不完全科学。要在制度设计上扭转过去的政绩观,十分急迫,也要花巨大的功夫。 作为一个执政55年的大党,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形成新的理念和工作思路,是实事求是之举,一些基本理念的形成是以大量的经验教训为基础的。执政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设定的目标、战略和路径,如果是汲取了以往的探索结晶,如果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话,就要坚持下去,其相关的理念应该广泛传播并辅之以制度、体制和机制相应的改革。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的发展观以及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