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立我国首家自杀救治中心 预防自杀专业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5日13:28 扬子晚报 | |||||||||
日前,国内首家自杀救治中心在南京成立。据该中心专家介绍,近来医学界对自杀及预防自杀有了一些新认识,这对自杀救治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轻生者:可以劝回头 以前精神医学界通常认为,自杀者非常固执己见,很难劝其放弃轻生念头。但现在
自杀者:身心多有病 我国已将自杀看成是一种公共卫生事件,开始重视并寻求对策。在中国,自杀已经成为第5位死因,是15岁到34岁人群的首发死因,35岁到44岁人群中的第4位死亡原因。我国每年有28万人死于自杀,至少100万人自杀未遂。 以前常认为自杀者是“想不开”,而没有想到自杀也是一种病,这是一种必须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才能医治好的病,如自杀者大多患有忧郁症。因为我国有93%有自杀行为的人没有看过心理医生。中国独立的自杀危险因素依次为:抑郁程度重,有自杀未遂史,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生命质量低,慢性心理压力大,死前数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自杀行为,朋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所以,专家建议,我国应在各地建立相应的研究与服务中心,培训非专业人员识别与处理自杀行为,并积极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制定与实施一个国家性自杀预防计划并对其效果进行监测。像120一样,建立自杀危机干预热线,由专业人员24小时在线疏导,同时向全社会系统地普及自杀预防知识,及时发现周围亲友的自杀倾向。 预防者:做法专业化 专家提醒说,预防自杀不能仅靠做思想工作,要专业化。对于有自杀征兆的人,人们要保持冷静,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感受,而不是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要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对说要自杀的人认真对待。要给他们实质性的帮助,让他们相信别人的帮助能缓解困境,并鼓励他们去寻求帮助。如果觉得他们的自杀意图非常强烈,不要让他们有独处的机会,而要送他们去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只要方法得当,大多数轻生者能回头。 传播者:报道要节制 张宁说,滥报自杀对涉世不深的孩子的影响很坏,特别是名人自杀。在自杀研究中已证实有一种“扩大性自杀”,有的孩子本来就有自杀意图,而有的孩子本来并无自杀念头,但在别人的自杀意图的感染和影响下,也会产生自杀行为。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具有明显的感染性和从众性。 张宁说,导致自杀的原因很复杂,可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又分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单一因素不足以引起自杀,应激因素与素质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自杀行为。应激因素包括急性精神病、药物滥用、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危机等,素质因素涉及遗传、人格特征等。而目前对大多数自杀原因缺乏深度和专业分析,学生自杀就是课业负担过重,病人自杀就是不堪病痛,这种简单化分析容易产生误导。 张宁认为,对自杀,媒体不是不能说,而是要慎之又慎地说,要多疏导,多说预防,不要煽情和渲染。如国外就有专门指导媒体报道自杀的原则,要求有所节制和以系统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为主导。本报记者董晨 顾德宁(新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