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郑州灿烂3600年之二:踏着传说“面觐”黄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6日01:00 郑州晚报


黄帝在所有炎黄子孙心中都占有极具重要的位置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在新郑市裴里岗村还流落有裴里岗时期使用的“刀”(该文物已上缴文物部门)


  “郑州灿烂3600年”之一:织机洞走出郑州先民

  晚报记者 张锡磊游晓鹏/文 陈平生/图

  原始社会时期的历史由于没有文字佐证,后人便把祖先进行了神化。神话时代结束后,中国进入传说时代。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神话的虚构是一眼便可看出的,用不着任何考证,传说和神话有所不同,它包含有事实的成分,即使这成分很少,但多少有事实存在。

  黄帝王朝就是中国传说时代的第一个王朝。相传,这个王朝的黄帝建功立业的地点主要集中在郑州的新郑一带。目前在新郑,有古文献记载和传说与黄帝有关的遗址就有30多处。

  虽然黄帝存在不存在、黄帝是人还是部落名称等学术界还在争论之中,但全世界的华人都是炎黄子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传说中的黄帝所生活的年代,我们的祖先的确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记者在新郑、郑州黄河游览区沿着黄帝生活的足迹,寻找中华文明始祖在郑州所完成的丰功伟业。

  第一站盘古城

  八千年前新郑大地长满枣树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神话故事所发生的年代不详,只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没有地,整个宇宙是混浊一团。突然间窜出来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盘古。他手握一把巨斧,用力一劈,把混沌的宇宙劈成两半,上面的是天,下面的是地,从此宇宙有了天地之分。盘古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累死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毛发变成了森林和草原,骨头变成了高山和高原,肌肉变成了平原与谷地,血液变成了河流。

  神话故事虽然不可信,但在中国历史上未必没有盘古这个人。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盘古不是巨人,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领袖人物,只是后代人把盘古进行了神化而已。

  在历史上,还有一种盘古出中原的传说。盘古出生在中原的什么地方?一些历史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探索。1992年12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了一次历史研讨会,到会的40名专家教授绝大多数认为,盘古出生于新郑市的盘古城。

  盘古城位于新郑市西南的具茨山下,附近的居民说,此城自古以来就叫盘古城,城周长3000米。记者看到,该城三面被水包围,保存下来的还有一段500米长的古城墙。

  盘古生活在什么年代?历史学家们认为,代表距今8000年文化的裴李岗遗址就在盘古城北,盘古应该是裴李岗文化时代的代表人物。

  通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从裴李岗村出土了距今8000年的大量遗物遗存,通过这些遗物遗存,我们现在可以想象到他们的生活。

  裴李岗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学会搭建一种半穴式房屋,用穴壁作墙壁。房屋一般都建在村落的中央,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先在地上挖一个直径约3米、深不到1米的圆坑,砌一条不到1米宽的斜坡通向地面,作为门道。在坑中间或者四周插上数根高出地面的木桩,然后以木桩为支撑,用树枝或草在顶上覆盖,最后在房顶及外围墙壁上抹上草拌泥。

  房屋的门,通常是朝往南方。专家介绍,人们已经认识到这样在抗风、通风与晒阳光方面的优势。这时的房屋面积还比较小,一方面是技术尚未达到,另一方面人们的公共集会可能都在露天进行,房屋只是吃饭与夜晚休息之地。

  新郑大枣名声远扬。追溯新郑大枣的历史,从位于新郑县城西北的裴李岗村和位于新郑县城正北的龙湖镇沙窝李村内,都发现了用火烧过的枣核。据专家推测,当时在新郑生长的枣树应该是野生的,人们还没有种植枣树的意识。新郑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春秋名相子产执政时,郑国都城内外街道两旁已是枣树成行。在汉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大枣的药用价值,新郑民间发现的汉代铜镜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的诗句。到了明代,新郑枣树种植已形成相当规模,明代十大才子之一的高启留下了“霜天有枣收几斛,剥食可当江南粳”的诗句。现在,这里的枣树面积有680亩,园内共有枣树万余棵,其中树龄500年左右的古枣树586珠,品种有30余个。

  第二站轩辕丘

  新郑北关诞生中华始祖

  黄帝的父亲叫少典。当时在中国大地上氏族部落特多,有1万多个,有熊部落占据中原地区,少典就是有熊部落的首领,熊是这一部落的图腾标志。现在走在新郑大街上,还能感受到有熊部落的气息,黄帝故里和县城的西关都有高大的石雕熊“驻守”。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新郑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赵国鼎老人,因为对黄帝很有研究,被当地人尊称为“赵黄帝”。他告诉记者,少典生活的年代距今足足有5000年,当时人们已“住有房屋,食有粮食”,在衣着上,采用麻、皮、叶等物遮体。为了防止其他部落的侵略和骚扰,少典教部落的壮士们已经开始练武术,造兵器。

  赵国鼎称,当时少典还学会了造车,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丘的名称就和少典造车有关,轩辕丘是少典制造有辕轩车的地方。黄帝出生在轩辕丘上,因此便给黄帝起了“轩辕”这个名字。

  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关于黄帝的记载。有文献资料说,对黄帝的敬拜从舜时就开始了。后人们在对黄帝敬拜的过程中,也为黄帝的一生增加了许多神奇色彩。黄帝的出生就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古传黄帝的母亲叫附宝,二月初九是个大晴天,天空中无数的星星眨巴着眼睛,当附宝走到现新郑市区的西北时,突然有一道电光绕北斗星闪过,后感觉怀孕(在新郑市西北,现有附宝感光处)。两年后的二月初九,附宝生下轩辕黄帝。黄帝诞生那天,在双洎河的上空,出现两条巨龙跳跃半天,天空中的彩霞重重叠叠,凤凰如云一样在空中飞舞,百鸟和群兽欢快地庆祝,草儿也开始变绿、花儿也早早地开放。

  自从轩辕黄帝出生后,附宝母子很受少典宠爱。传说里说,黄帝和炎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炎帝的母亲是少典的正妃,黄帝的母亲是少典的次妃。由于炎帝和炎帝的母亲越来越不受少典的喜欢,炎帝的母亲就经常和黄帝的母亲吵斗。此后,少典便把附宝母子带到轩辕丘西南方向10多公里的阴水河边居住,从此人们把阴水河改为姬水河,后人也把轩辕黄帝称为姬姓。炎帝的母亲就更加恼恨少典和附宝,一气之下,带着炎帝离开了有熊。炎帝的母亲死后,炎帝在神农氏族大兴农业,在江淮一带发展。

  第三站自然山

  黄帝造出指南车

  从新郑县城向西南走10多公里,就可看到一条河,这条河的名字叫姬水河。相传在姬水河沿岸长达20多公里的地方,是黄帝训练军队和战马的根据地。在姬水河的沿岸分布着众多与黄帝有关的遗址、古迹,自然山就是其中之一。它沿姬水河沿岸,绵延20余公里。

  指南仪是中国5000年科学的文明结晶,黄帝在自然山下造指南车在古代就有传说。传说中说,黄帝在与蚩尤的作战过程中,常常在大雾中迷失方向,被蚩尤追杀,军队受到多次重创。如何在迷雾中辨别方向,指挥作战,攻破蚩尤,让黄帝费尽了脑筋。经过多次考察访问,黄帝终于在自然山下发现了一种磁石,可以定位指南。黄帝就制作了一个木人,用从自然山下采来的磁石做成木人的手式指向,安装在车上。这种指南仪机动灵活,五指始终指向南方,在黄帝与蚩尤的大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直到目前,在自然山中也还存在有磁石。姬水河边的居民告诉记者,如果你是驾驶铁皮船,行驶到自然山处时,就感到前行特别吃力,船往下沉,这是自然山下的磁石对铁船产生了吸引力造成的。

  第四站嫘祖嫫母庙

  黄帝所选丑妻发明纺织术

  作为中国古代的每一项发明,都包含着人民的集体智慧,纺织技术也不例外。从考古学家们挖掘的结果看,纺织技术的出现与黄帝生活的年代相一致。究竟是谁发明了纺织技术呢?到现在也还没有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在古代的传说中,纺织技术是由黄帝的两位妻子发明的。

  具茨山也叫始祖山,在新郑市区的西南。登上具茨山,可以看到很多自然生长的桑棵树,这些桑棵虽经多次砍伐,但仍繁衍不绝,传说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有一个春天,一位少女在桑园养蚕时,碰到黄帝。黄帝看到在她的身上穿着一件金色彩衣,闪着轻柔、温和的黄光,地面上堆着一堆蚕茧。黄帝就问少女身上穿的是什么,少女就说了植桑养蚕、抽丝织绸的道理。黄帝听后,想起人们还在过着夏披树叶、冬穿兽皮,一年四季衣不蔽体的生活,感觉到这是一项大的发明,能让人民穿衣御寒。他就与这位少女结为夫妻,让她向百官和百姓传授育桑养蚕的技术。这位少女就是黄帝的正妃嫘祖,当时黄帝也已到了三十而立之年。

  黄帝封嫘祖为正妃之后,嫘祖就组织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养蚕织丝。但很快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蚕养了很多,茧也产了不少,但抽丝和织帛却有了困难。就在这时,群女中有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面部丑陋的女子发明了缠丝的纺轮和织丝的织机。黄帝得知后,对此项发明大加赞赏,让她给众人传授技艺。后来在嫘祖的撮合下,黄帝娶了这位丑女,作为次妃,这位次妃被后人尊称为嫫母。

  黄帝所生活的年代,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的中晚期一致,距今在5000年左右。郑州周围在黄帝时期就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仅上个世纪,在郑州市区和登封、新郑、巩义、新密等几个下辖县市就发现了40多个与黄帝同时代的人类生活遗址。其中,在郑州市沟赵乡后庄王、巩义市洛河镇洛口村伏羲台等遗址中发现了用陶制作的纺轮,在郑州市工人路林山寨、巩义市河洛镇滩小关村等几个遗址中发现了用石材制作的纺轮。从这些器物上看,这些地方的居民已开始织布,逐步取代身上的麻、兽皮和树叶。

  第五站郑州黄河游览区

  邙山结盟共同成为华夏祖先

  在郑州市区西北的黄河游览区内,也有炎黄二帝的塑像,这里就是传说中黄帝和炎帝结盟的地方。传说,炎黄二帝结盟后,在黄河南岸的邙山东口,就竖起了二帝的木刻大像。对与炎黄二帝的塑像,战国时代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赵国鼎向记者讲述说,炎帝离开有熊后,到了南方,并做了神农氏部落首领。当时南方有个九黎族,部落首领的名叫蚩尤,很强暴,共有81个兄弟,都长得高大魁梧,兽面,头上长角。在与蚩尤的战争中,炎帝族大败,蚩尤一直把炎帝追到黄河北的涿鹿。后来炎帝和黄帝联合,擒杀了蚩尤。黄帝趁此劝炎帝归顺,炎帝不从,炎黄二帝在阪泉又展开了大战。后来,黄帝看着一时也难分胜负,就派太乙氏再去劝说炎帝,自己领着一批人马回到具茨山。

  一天,黄帝正在山上的避暑洞歇息,太乙氏急急忙忙、面带笑容地来到避暑洞,说他磨破嘴皮,炎帝终于答应与黄帝和睦,永结友好。现今,炎帝已带部族到达黄河北岸。黄帝听得炎帝归来的消息,喜不自胜,亲自率众到黄河边去迎接。当黄帝率众来到黄河南岸的邙山口时,炎帝已渡过黄河。兄弟二人久别重逢,分外亲热,他们携手登上了邙山山顶,接受众臣朝贺。

  第六站始祖山

  黄帝升龙旗

  只要是华人,都会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可没多少人能说清,龙在什么时候成了中国的象征,最早的龙的图腾在那里?

  在黄帝的传说中,也有一个和龙有关的传说,黄帝打败蚩尤,收服炎帝后,统一了大小部落,被诸侯们推举为天子。

  原来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如中原地区有熊氏族有熊图腾,西南地区一部落有虎图腾等等。黄帝统一中华后,就一直考虑一个问题:该用什么图腾好呢?当时他也没有想出个结果来,便召集各路诸侯到具茨山上来商议。

  多数将领提出用“熊”图腾,黄帝怕伤害各个氏族部落的感情,没有同意。他最后提出,以蛇为身,以鱼鳞为护蛇身,以狮头为蛇头,狮尾为蛇尾,以鹿角为蛇角,以鹰爪为蛇爪,拢总起来,代表各个图腾,故谐音为“龙图腾”。它能腾飞,能下水,能爬行,代表各种动物的技能,又代表了多家部落的特征,大家听后,都很满意。

  商定之后,黄帝选择了农历二月初二这个黄道吉日,在具茨山顶举行仪式,升起龙旗。从此,就有了龙的传人的说法。

  由于龙的含义,代表了各个部落的理想,龙自然而然地成了历代帝王的专用名称,皇帝被人尊奉为真龙天子,帝王的子孙叫龙子龙孙。

  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龙的图案,龙作为图腾确实在存在过。1987年,考古学家们在河南省濮阳县西的西水坡发掘出一个由蚌壳组成的龙的图案,根据年代判断,出土的这一蚌壳龙也属于仰韶文化时期。

  第七站登封王城岗

  第一个奴隶王国的开创者

  洞熊山位于具茨山的西坡,位于新郑、新密和禹州的交界之地,是大禹的出生地。

  禹相传是夏后氏部落领袖,从小就跟着父亲鲧,奉舜的旨意,治理洪水。禹的父亲鲧治水9年都没有成功。鲧死后,舜就让禹接任父亲治水。禹治水很认真,也很专著,他在治水的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同时也改变了父亲治水时采用的堵的办法,而是挖沟,疏通水道。首先,他在新郑、登封、新密和禹州一带治理了姬水河、颍水河、洧水河。禹又采用修堤的办法治理了黄河、淮河和长江。

  位于登封市城西北2公里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有一神道阕,是汉代修建的,在炔上的铭文中,就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舜年龄大了,便推荐了大禹任帝位。舜死后,大禹便把都城建到了阳翟,也就是今天的登封告成镇。大禹年龄大了之后,大禹的儿子启接任天子位,结束了荐举制。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建立。

  大禹所建都的阳翟也就是现在的王城岗遗址,王城岗遗址在我省著名考古学家安金槐老先生的带领下,于1975年开始大规模挖掘,发现了东西两座带有城垣的城池。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