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农村成为假冒伪劣商品倾销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6日08:01 河北日报 | |||||||||
“3·15”期间,各级工商、质监部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假活动。然而,有着广大农民消费群体的农村却显得冷冷清清。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大量生活用品进入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也找到了生存空间,农村在一定意义上成了最大的消“废”者。
假冒伪劣商品之所以在农村“大行其道”,其原因有四:首先是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购物图便宜,即使知道商品质量不过关,也不得不购买;其次,农民消费知识不多,辨别商品真伪能力较弱;第三,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即便买了假货,也常常自认倒霉,很少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第四,农村市场分散,打假力量相对薄弱,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令人忧虑的是,一些执法部门对此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有人甚至认为:农民愿买,是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其次,农村市场多是质次产品,只是质量稍差一些,对人体危害并不大。 中央多次强调,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防止坑农事件发生。因此,城市的打假力度不能减,农村的打假力度更要加强。有关部门应该转变观念,从切实保护农民切身利益出发,从源头遏制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蔓延,决不能让农村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倾销地。 (新华社贵阳3月15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