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8日06:18 石狮日报

  昨天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对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进行了部署。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国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阶段召开的。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审议和讨论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重要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对政协章程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这是一次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大会,它对于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全国“两会”上,福建代表团两次提出建议,要求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得到了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烈支持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成为福建代表团的最大热点和全国“两会”的一个亮点。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省提前三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先行,环渤海经济区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国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着这种发展态势,福建应该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去审视自己的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和发展政策。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目标的提出,正是更高站位和更宽视野的科学抉择。这一目标定位准确地反映了福建的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符合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是我省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的主要着力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推动福建更好地融入全国发展的大格局,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福建在两岸统一大业中的独特作用;它不仅反映了福建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而且在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中引起了积极反响。

  从2001年开展“四个专题”调研,到今年省“两会”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标志着经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数年艰辛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发展战略思路。蓝图已经绘就,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统一思想、狠抓落实。虽然经过20多年发展,我省已经拥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定物质基础,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实力仍比较薄弱。这次全国“两会”上,我省代表已经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把海峡西岸经济区纳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战略,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规划、重点扶持的要求。然而更要看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归根结底要靠全省人民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同样是中央赋予的政策,执行者思想解放不解放、作风扎实不扎实,其结果大不一样。过去,福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今天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同样要致力于更高层次的全面开放,要充分发挥福建作为两岸三地和两个三角洲联结点的区位优势,依托对外开放、对内联接、山海协作三条战略通道,构建大开放格局。着力推进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实现产业、市场和基础设施的对接,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拓展经济腹地;着力提升我省与台港澳的合作水平,尤其要注重发挥对台优势,大力发展闽台在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只有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海峡西岸经济区才能快步走向全面繁荣。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还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与发展。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繁荣。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关键在人。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围绕“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总要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思路,作出自身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努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与合力,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使海峡西岸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亮点。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