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西北22公里处大师姑村发现大型夏代古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1日12:53 中原新闻网 | |||||||||
这是迄今为止惟一被发现的夏代中晚期文化城址 记者昨日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继新密新砦遗址发现夏文化早期大型城址后,郑州又发现一处在当时极具重要政治和军事意义的夏代古城,面积约有51万平方米,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座夏代中晚期城址,同时伴随出土的还有陶器、骨器、玉器等大量破碎器皿以及几座墓葬,这座大型古城遗址位于距郑州西北22公里的荥阳市广武镇的
历时一年,发现夏代古城 为了配合农村基本建设,从去年3月到现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一直在郑州西北郊大师姑遗址进行连续钻探和抢救性发掘。发掘发现了被确认是一座二里头文化中晚期的夏代大型城址。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座夏代中晚期城址。 专家们在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这座夏代古城址共由城墙和城壕两部分组成,城墙和城壕基本平行,城墙距离现在的地表深度约有1米,现有城墙的顶部宽度约为7米,底部宽约16米,残存高度约有3.75米。已经发现有东西南北四面城墙的部分地段。南墙西段有480米长,西墙北段有80米长,北墙西段有220米长。整座古城址形状呈东西长、南北窄的扁长方形。 城墙上有夯过的痕迹,根据不同颜色和土质的差别可以分为7个文化堆积层。当初建造这些城墙的年代还不完全相同,根据出土陶器的形制判断,城墙最早是建立于二里头文化二期偏晚阶段,在二里头文化三期早晚阶段之间。目前,夯土城墙的废弃年代还不清楚,初步推断大师姑遗址为一座夏代城址。 城壕在夯土城墙的外侧,距离夯土城墙约有6米,深约2~2.8米。考古人员推测,内侧壕沟的时代应该晚于城墙,属于早商时期。外侧壕沟出土了少量二里头文化陶片,时代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应该是古城的护城壕沟。 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破碎陶器、玉器和骨器,陶器图案以简单绳纹为主。还发现了房基、墓葬、人骨、灰沟、灰坑和遗物。 在灰沟中还出土有大量陶质排水管残片,说明遗址中应该存在大规模的建筑基址。 早商时期的大型环壕也是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早商环壕位于夯土城墙和护城壕沟之间,和护城壕沟平行分布,环壕内的早商文化遗存极其丰富,说明早商时期这里仍然是一处重要的聚落。 这座夏代古城的两种推测 据郑州市文化考古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师姑夏代城址北依邙山,紧邻黄河,面积较大,显然是一处具有重要政治和军事意义的夏代古城。城址的性质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推测认为大师姑城址是夏王朝设置在东境的军事重镇。根据《史记》记载,夏王朝的东境在河、济之间。而河、济相交的地点根据《尚书》、《汉书》、《水经注》等古代文献记载,应该在现在的温县和武陟的沁河和黄河南岸的古荥镇东边一带,而这一带正好是夏商文化的分界线。大师姑夏代城址正位于这条分界线的附近。 其实大师姑城址所在的郑州西北郊分布有众多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和大师姑二里头文化面貌基本一致,都属于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因此,大师姑夏代城址有可能是夏王朝设置在东境的一处军事重镇。 第二种推测认为大师姑夏代城址是夏代的方国都城,文献和甲骨文材料记载在夏王朝东境的方国有韦、顾、商、昆吾、戈等小国,近代学者认为韦国就在现在的郑州市区,而顾国则紧邻黄河,在怀庆府(今沁阳)的沁水附近。而大师姑夏代城址北距黄河南岸约有13公里,隔岸正对沁水的入河处,距离郑州市区的直线距离也只有22公里,从地理位置上判断正好与近代学者考证的韦国或顾国接近,因此也极有可能是二者其中的一个小国。 考古知识 夏分为新砦期和二里头文化两阶段 考古界有一种提法是把夏分为新砦期和二里头文化两段时期。而二里头文化又根据不同时代分为4段时期。其中新砦遗址在龙山晚期和夏文化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考古学上也称为“新砦期”。前不久在新砦发现的大型城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夏代最早的城,而大师姑夏代中晚期城址的发现使现代人对夏历史的研究更加具有延续性和完整性。 考古名词 二里头文化———上世纪50年代,考古专家们首次在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相当于夏时期的一种文化,后来又在河、洛地区发现了相同的考古学文化,由此把这种文化命名为二里头文化。方国———夏商时期独立于中央政权的地方小王国。文化堆积层———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垃圾堆积。城壕———一般指护城河。环壕——围绕城市外围的大壕沟。 相关专题:郑州灿烂36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