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呼吁中国应摆脱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2日10:49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22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此间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年年会上呼吁,中国应摆脱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平衡的发展道路。 徐匡迪说,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能源的消耗。而能源的消耗,不但关系到地球资源总量减少的问题,更会引起环境的污染。
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一条著名的倒U型曲线,即在经济发展初期环境的破坏程度较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当工业化程度达到高潮时,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会随之到达峰值。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将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付出巨大的代价用于治理和改善。 这一模式已充分印证于当今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然而,徐匡迪说,中国不应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希望这条曲线可以相对平缓,即使付出较高的代价,从长远角度看,也是值得的。 中国已经确定了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力争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以能源消耗翻一番的代价赢得GDP翻两番的成果,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徐匡迪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要走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能耗的降低必然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迎刃而解。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中国应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力求工业设计、制造以及管理的最优化。同时,通过对各种生活和消费过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控和调节,也可以达到降低各种资源消耗的目的。 此外,绿色制造技术以及循环经济概念的大力推广,对于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中国应在未来20年内努力营造一个节约型的社会。这既是由于我们面临着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更是对于我们子孙后代和世界全人类高度负责的一种必然选择。(记者丘昭 任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