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老舍女儿舒济:作品改编要改出真味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3日09:17 大众网-大众日报 | |||||||||
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月牙儿与阳光》近日开机拍摄。老舍的女儿舒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小说改编成影视剧首要的是要尊重原著—— 《月牙儿与阳光》已经是第16部改编自老舍作品的影视剧了。今年还会有第17部,话剧《茶馆》的电视剧剧本已经改编完了
今年是一代文豪老舍先生诞辰105周年,作为纪念活动之一,根据老舍先生的作品改编的30集电视连续剧《月牙儿与阳光》近日开机拍摄,马伊俐、江珊、黄磊等一干明星将倾情出演。 《月牙儿与阳光》已经是第16部改编自老舍作品的影视剧了。今年还会有第17部,话剧《茶馆》的电视剧剧本已经改编完了。 记者日前对老舍纪念馆馆长、老舍的女儿舒济进行了独家专访。 有些电视剧拉长到了40、50集,结果就像把饺子做成了片儿汤,什么味也没了 一谈起改编,舒济有许多话:“小说体现的是作者的原创思想,影视剧改编则属于再创作,为了照顾画面或者衔接情节,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允许的,但不应该离原著太远,应该尊重作者,尊重原著,在不妨碍原著人物形象、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的前提下进行再创作。有的影视剧平白增加了些内容,或者只是借人家作品的名字、人物,没意思!自己有那么多想法,何不去写一部新的?” 说到这里,舒济意犹未尽:“有的小说本来不够拍成连续剧的,就不停地往里添些与小说内容无关的东西,电视剧拉长到了40、50集,结果就像把饺子做成了片儿汤,什么味也没了!改编首要的是改出真味道。” 但对于《月牙儿与阳光》,舒济倒是很放心:“编导霍庄、徐晓星夫妇原来曾拍过老舍先生的作品,拍得很好,这次算是进一步体会了,相信他们拍得不会走样。” 《月牙儿与阳光》改编自老舍先生《月牙儿》《阳光》与《微神》三部小说,讲述了在北洋军阀时期一穷一富两个家庭的女孩子由小到大的不同命运。电视剧将在宏阔的背景下展示老北京民风民俗和老北京人的生活形态。“其实,现在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舒济说。 扳着指头算来,电影《龙须沟》《骆驼祥子》《月牙儿》《鼓书艺人》和电视剧《四世同堂》《二马》《离婚》《我这一辈子》等,都是取材于老舍作品,这些影视剧大多取得了很大成功,或者引起了很大反响。 老舍先生的作品何以如此受影视界的青睐?舒济认为这一点都不意外:“老舍的作品非常适合改编。首先一个是雅俗共赏,这是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小说中描写的大都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的生活,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很接近,很容易与人沟通。小说中人物都很鲜活,个性特别突出,一个是一个。还非常口语化,用的都是大众化语言,尤其对白特别精彩,有的电视剧就直接用的小说中的对白,效果非常好。所以,改编成影视剧,老舍先生的作品有先天的优势。” “就说《四世同堂》吧,说的是老北京的事,上世纪80年代改成电视剧播出时轰动全国,都爱看。”舒济说,“那里面的很多对白就直接引用自小说。导演也特别认真细心,选择演员时完全按照小说中描述的样子去找,看电视剧就像是活生生地看到了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情景,原汁原味,所以特别受欢迎。” 写作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没人干预,但改编则是别人的事情,究竟会改成什么样子,难以预料。因此,舒济是很赞同作家参与到影视剧的创作改编中。“只是很多作家没精力,或者不太懂。”说到这里,她又有些遗憾。 舒济出生在济南,名字中的“济”字就是由此而来。她一直对济南怀有很深的感情 舒济眼下正忙着准备一个捐赠活动:“画家孙之俊的女儿孙燕华根据1950年出版的《骆驼祥子画传》重新制作了一批画稿,捐赠给老舍纪念馆,准备4月2日搞一个仪式。这些画有些现在已经收入《骆驼祥子》插图本了。”至于今年还要干哪些大事儿,舒济笑笑说,主要是忙着筹备扩展一下老舍纪念馆的规模。再就是参与在北京的鲁迅、宋庆龄、郭沫若、茅盾、梅兰芳和老舍六家纪念馆展品联合展出,全国巡回展正在进行,今年准备到境外去展。 舒济出生在济南,名字中的“济”字就是由此而来。她小时候前前后后总共在济南住了大约5年,“那时的印象有些肤浅,有些模糊的记忆。”但她一直对济南怀有很深的感情,当请她对本报说几句话时,她很坦率地说:“《大众日报》历史悠久,很有影响,希望报纸办得能对人的思想有所启迪,能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能雅俗共赏,让大家都欢迎。” 本报记者 于国鹏 逄春阶编辑:(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