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抚慰高桥灾民 我市8位专家奔赴开县(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5日08:09 重庆晨报 | |||||||||||
事故发生后,当地灾民的心理状况怎样?这次灾害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心理影响?近日,重庆新思维心理咨询公司的8名心理咨询专家,自费前往受灾最严重的高桥镇义务进行灾后心理调查。 灾民接受心理调查 据介绍,这次调查专家们以井喷事故发生的现场为中心,以各村为半径,分别走访了高桥镇小阳村、高旺村、银山村、大旺村、高升村、正坝村共6个村260余户300多人,收回有效问卷279份。被调查的人绝大多数是亲身经历事故发生者,也有部分是当时未在现场事后回家的人。 调查对象在性别上,男性占48%%,女性占52%%;年龄结构上,未成年人占15.4%%,青年人占28%%,中年人占44.8%%,老年人占11.8%%。由于农村青年已有相当部分外出打工,因此被调查者中、老年人居多, 从文化程度上看,文盲占14%%,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9.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1.5%%,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4%%。此外,从与事故现场的距离来看,被调查者居住地距离现场100米以内的占7.9%%,距离100—500米的占53.8%%,500米以外的占38.4%%。 灾难阴云依然笼罩 重庆新思维心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冀川告诉记者,调查结果表明,这次事故对当地居民在身体上、生活功能上和心理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心理调查发现,“12·23”井喷事故对女性的影响,相对比男性更大一些,表现为女性的各种症状都要比男性更为严重。 心理咨询专家以出事地点为中心,分为半径100米内、100—500米和500米以外三个受灾地域组别展开心理调查。结果显示,100—500米内的居民的生活功能和焦虑因子分数均高于其他两组对比半径的居民。这说明离事故发生现场越近,其心理上的影响越大;但紧靠井场的居民,却由于通知及时或看到事故发生而迅速撤离,反而死亡率低,心理影响相对较小。 社会责任普遍增强 高级心理咨询师蒲诚说,事故发生后,几乎所有高桥镇人的社会责任感都有所增强。主要表现在: 对其它地方的灾害事故的关心程度比事故发生前普遍增加。如果其它地区的群众受了灾,他们也非常愿意进行捐助,因为在这次事故中,他们得到政府和各地的帮助和支援; 更加关心发生各种灾害时的应对方式,也更加关心自己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这说明当地灾民在井喷事故后,已从中汲取了教训。 在对灾害的认知对比调查中,绝大多数灾民在灾前对可能会发生井喷一无所知,对如何逃生就更不知道了。在“你是否知道会发生井喷?”“你是否知道硫化氢是有害气体?”“你是否知道主要逃生方式?”“你是否知道硫化氢中毒会留下后遗症?”4项调查问卷中,回答事故发生前“不知道”的分别为94.6%%、84.6%%、87.5%%、78.5%%,回答事故发生后“不知道”的分别为46.6%%、15.1%%、18.3%%、28.0%%。这说明灾民对灾害的认知度大大提高。 观点 心理援助应纳入灾害救援体系 重庆工商大学心理学硕士袁琳是这次开县“12·23”井喷事故灾后心理调查的问卷设计者。昨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危机心理干预应尽快纳入灾害预警和救援体系。” 袁琳认为,我们国家应当尽快建立起国家级、高危企业和地方三级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预警机制、并制定出危机处理预案。 同时应建立危机处理应急救援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应有心理学家的参与,因为灾前的心理准备、灾害发生时的心理恐惧和灾后的心理症状都需要心理专家的帮助。 本版稿件由记者赵君辉采写 面对面 帮助灾民走出心理困境 昨日,记者就有关读者感兴趣的话题专访了新思维心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冀川。 记者:你们为什么想到要义务介入这次灾难的心理援助呢? 冀川:作为一个专门从事心理服务的机构,为灾民送上我们的帮助和关怀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因此,我们觉得到灾区去,真正地和灾民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援助迫在眉睫。 记者:什么是心理干预方式? 冀川:心理干预方式主要是和灾民进行面谈,通过谈话,缓解他们因灾害而产生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减轻他们对灾害的恐惧心理,释放他们因失去亲人和财产而堆积的悲伤情感。 记者:你们在开县具体使用了哪些心理干预方法?收到什么效果? 冀川:我们对灾民首先施行了合理情绪疗法,通过和灾民探讨灾害以及对灾害的反应,恢复他们自身的理性认知。其次是现实疗法。让那些不愿面对现实,不愿接受灾害发生事实的灾民,重新燃起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勇气。再次是支持疗法,通过劝导、启发、鼓励、同情、支持、评理、说服、消除疑虑和提供保证等交谈方法,帮助灾民认识问题、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从而促进身心康复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