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唤醒浪子 南宁一帮教小组24年助30人重燃希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5日09:39 新桂网 | |||||||||
新桂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韦夏 特约记者 庞庆玉 实习生 桑显文 兴宁区解放社区居委会共安置“两劳”释放人员重新就业30多人,5年内重新犯罪率为零。创造这一奇迹的是该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冼世玉和她领导的帮教小组,24年来持之以恒,苦口婆心,终于将浪子拉回正常的生活轨道。日前,冼世玉光荣地被评为全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个人。
知己知彼 掌握主动 据冼主任回忆,她的“帮教”生涯从24年前开始,当时包括管段民警和8位居民成立了居委会“两劳”释放人员帮教领导小组,通过建立《安置“帮教”工作登记表》,把他们的个人情况、犯罪事实摸得一清二楚;然后主动与他们谈心,争取“帮教”的主动权,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叶某父亲英年早逝,母亲瘫痪在床多年,几兄弟都因缺少家庭管教先后犯错蹲过监狱。 1991年,叶某因扒窃罪被判处劳动教养3年。 1995年4月,叶某刑满释放,当时家中兄弟姐妹都没有固定的职业,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身材矮小的叶某无一技之长,找工作屡碰钉子,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先后卖过青菜、水果、猪肉,也代销过小百货,但生活还是无法摆脱困境。 冼主任了解情况后,决定从帮扶他脱贫入手,在居委会的生产组中专门开设一个饮料摊给他经营,后来还支持他办了个便民糖烟店,这样一来,叶某不仅解决了自己和母亲的生活问题,还能时常接济姐弟们。 当叶某第一次领到工资时,全家都激动不已,叶妈妈握着冼主任的手说:“最好是共产党牎”生活稳定后,叶某不再犯事,他成了家,有了孩子,而且光荣地成为居委会的一名志愿服务者和义务消防队员,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爱心感化 真情帮扶 “人心都是肉长的,做思想工作,一定要有爱心,要有真情。”这是冼主任的口头禅。 刑满释放人员小恩,其妻平时靠摆卖羊肉串来维持生计,一次,其摊位被划为禁摆卖之列,失去了生活来源的小恩整天借酒消愁,打妻出气。冼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多次派人上门做思想工作的同时,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为他申请了一个临时摊位。他很感动,对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很后悔,决心好好工作,回报社会。 为了让“帮教”对象下决心重新做人,少走弯路,冼主任要求每个“两劳”释放人员向居委会写《保证书》。 张某在保证书上写着:“我坐了8年牢,释放回家后,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我很惭愧。现在我一无所有,但居委会冼主任、父母、小妹没有抛弃我,我一定不辜负居委会领导和家人对我的期望,好好做人,用实际行动报答居委会和家人。”他说到做到,如今,他已成为和平商场的一名守法经营户。 关爱信任 浪子回头 1983年,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的廖某获提前释放。然而就在他要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却由于交友不慎,结识了一名“粉妹”而染上毒瘾。很快,他便“吸”光了家产,靠举债度日。其父因此忧郁成疾,被活活气死。冼主任决心驯服这颗“野性的心”,她首先要求他写下保证书,并经常和他促膝谈心。冼主任的苦心没有白费,33岁的廖某终于痛下决心戒掉了毒品。 他在保证书上写着:“过去我吸毒气死老父,气坏了老母,可我不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为了亲人,为了居委会大姐们的一片苦心,为了关心我的人,从今以后我一定远离毒品……” 2003年,廖某在帮母亲看管车辆时,发现果皮箱里有一个被小偷丢弃的钱包,里面有身份证等物,他想捡回去送还失主,但又怕自己名声不好,好心不讨好,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打电话给冼主任,冼主任说:“清者自清,你自己处理。” 就这么寥寥数语,让廖某信心倍增,他果断地做出了决定,把钱包交到居委会,由居委会交还给失主。后来,居委会放心地把看管车辆的岗位交给他。如今,他戒了毒,结了婚,当上了爸爸,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注:因涉及隐私,文中人物除冼世玉外均为化名) 编后语“两劳”释放人员尽管当初做了对不起社会的事情,但是经过劳动教养或劳动改造后,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过,而且有悔过自新的愿望,只是往往由于一些来自家庭、社会的偏见及自身某些残留恶习的影响,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心理,较难克制自己的行为,这时候,他们就是一群最需要社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的弱势群体。 本文主人翁冼世玉的仁爱慈心,是我们社区人学习的榜样。 作者:韦夏 庞庆玉 桑显文 (来源: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