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 老年人精神赡养不可或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6日12:03 新华网 | |||||||||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1998年春节晚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立马引起轰动, 很快红遍大江南北,到处传唱。这首朴实的歌曲,真切地道出许多老年人的心里话。社会学家认为,“养老”并不仅仅是物质 上的供给和经济上的资助,对老年人来说,还有一项需求不能缺少,那就是精神上的赡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素质会逐渐弱化,表现出进取心差、风险承受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家庭规模在缩小,三口之家、单亲家庭增多,甚至一口之家也不在少 数。我国社会正在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这种老龄化现象也随之有了一个很学术的名词——“少子老龄化”,即父辈多子辈 少。这是我国独特的社会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独身老人和身边无成年子女的老年家庭占老年人总数的25%,且 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在现代社会,想做个孝子是非常不容易的。通常一对中青年夫妻要面对四位老人。即使老人病了,子女们 想24小时守在身边也几乎不可能,有的老人长期生病,需要人照顾,他们的子女们可能就要面临这样的选择:做孝子,还是 牺牲前途?有的给老人雇了保姆,但根本解决不了老人的精神期盼问题。时下,一些家庭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状况实在令 人堪忧。据记者的粗略调查,100多户老人中,子女与老人不交谈、较少交谈的占一半以上,老年人与下一代不和睦约占三 分之一,一般化的占三分之一。就是说,老年人与子女之间存在着代际关系和感情淡化等问题。超过半数的家庭对老年人“精 神赡养”的情况不尽如人意。 “精神赡养”的前提在于相互接近、交流与抚慰,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中年人却选择了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笔者在采访 有关“精神瞻养”问题时,家住长春市柳影路的一位72岁的老人对记者敞开了心扉:“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身边有 很多老伙伴,有的住的房子不大,但和儿女同住,儿女却和老人在生活上分开,一家饭桌两家饭。有的子女认可租房子,干脆 就住在外边,给老人一点生活费后,便不再去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还有那些在外地打工、上学的,有的好几年都不回家里看 看。‘精神赡养’就根本谈不上了。” 家住长春伊通河畔某小区的刘大娘,今年74岁。老人有5个儿女,现在居住在大儿子家,三室一厅的住房很宽敞, 大儿子和儿媳妇住一室,正在读大学的孙子拥有一间,老人独居一室。大儿子是单位的小头头,经常值夜班不说,平时在家吃 饭都很少。儿媳妇常年上夜班,白天大部分时间是睡觉。孙子也不是天天在家住。老人实在觉得憋闷,每天都拿出一些破铺衬 做鞋垫,不是拿出去卖,就是找个营生。春节前,老人终于耐不住寂寞,溜达到农村的姑娘家去了。老人的儿子和儿媳不是不 孝顺,就是没时间陪伴老人。刘大娘还是“幸运”的,家住四马路的王大爷老两口可没那么大的福气。老两口也有姑娘儿子, 可一年365天,儿子、姑娘几乎没登过家门。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往往还是以吵架而告结束。没办法,老两口养成了特殊 的爱好——拣垃圾。什么垃圾都拣,没地方放就堆在一楼楼下,惹得邻居十分不满。老人无奈地说:“没办法,我们也得活呀 !”看来,做子女的应设法让老年人在家里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经常抽时间陪他们散步,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陪他们 看看电视,遇事多同他们商量,让他们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非多余的、不中用的人 ,从而在心理上、精神上与他们取得沟通。其实对老年人的关爱也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一个电话,一封家书,一张贺卡,送 几份报纸和书籍都是对老年人很好的精神慰藉,在老年人失落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动员老人培养某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如 集邮集报、养鸟种花、绘画书法等,也是为老年人寻找一个精神支柱的良方。(记者姜忠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