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减轻中小学竞赛负担还缺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31日07:01 扬子晚报

  “数学赛”、“物理赛”一赛紧跟一赛;“中华杯”、“华夏杯”一杯接着一杯。为解决中小学竞赛负担过重问题,省教育厅逐步减少中小学生竞赛项目数量,于近日公布了13项省厅认可的“合法”竞赛,并规定任何竞赛“不得与升学挂钩,获奖学生中考时不再享受加分待遇”。

  一些老师认为,省教育厅此次规定“竞赛获奖中、高考不加分”,目的是为我省中小
紫光扫描仪服务创新高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金手指颁奖大典紧急招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学生竞赛“减负”。中小学生竞赛项目越办越多原因在于“竞赛获奖中考、高考可加分投档”,教育厅此次规定,无异于“釜底抽薪”。然而,记者在一些学校采访时却发现,虽然“竞赛获奖中考可加分”的规定取消,但减轻中小学竞赛负担依然“还欠火候”。

  虽然新规规定,竞赛获奖不得加分,学生参赛似乎“无利可图”,参不参加都无所谓。事实上,由于竞赛依然是一些学生择校的“敲门砖”,对于竞赛,学生不得不继续“趋之若鹜”。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张老师说:“现在小学生恨不得所有比赛都参加并获奖。什么原因?学生想择校,人家都要看你的获奖证书,看你的竞赛成绩,不参加比赛怎么行?前两年,南外把小数报竞赛成绩作为入学参考标准,结果几乎所有想进南外的学生都报名参赛,为了小数报竞赛加班加点,夜以继日。”

  小学生如此,初中生更甚。民办中华中学李老师说,看看近日出台的南京四大名校的中考招生政策,就明白为什么初中生热衷于参加比赛,为什么中小学竞赛项目会越办越多。翻阅南京四大名校的招生政策,记者发现,“竞赛获奖”依然是升学“敲门砖”。“初三阶段获省数学、物理竞赛二等奖及以上,英语、化学、计算机程序竞赛获省一等奖及以上的学生将优先录取”;“对在数、理、化、外语、计算机五门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学校将给予特别的关注”等规定,在一些中学的招生政策中随处可见。既然各大高中均把竞赛作为选择学生的重要标准,学生又哪敢不去参加比赛?

  专家认为,取消“竞赛获奖可加分”是减轻竞赛负担的一个方面,但要真正消除中小学生盲目参加比赛,导致竞赛负担过重的情况,还得还竞赛的本来面目。“竞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很多学校把竞赛作为考察学生优与劣的标准,这就使学生在考试中比拼了以后,不得不到另外一个‘战场’继续比拼,并争取获奖,学生岂能轻松?”本报记者 刘庆传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