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色农业使同心农民“钱”途无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31日08:04 宁夏日报

  本报讯 (记者张虹张晓芳)一亩枸杞收入2000元,一亩红葱收入600元,这些丝毫激不起川区农民心动的数字,却让生活在同心县旱作区的农民品尝到了土地赋予的甘甜。同心农民不仅有了对付“旱魔”的法宝,一批敢为人先的农民还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同心县连遭大旱,一些旱作区粮食颗粒无收,很多人绝望地对脚下的土地发出诅咒。面对困境,同心县委、县政府组织科技人员调研摸索,最终把结构调整的目标锁定
紫光扫描仪服务创新高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手指颁奖大典紧急招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枸杞、红葱、红枣、地膜西瓜和马铃薯这“三红一绿一白”,“五朵金花”上。枸杞被当地农民称作是致富的“朝阳产业”。5年前,羊路乡吊堡子村利用清水河的苦水,在不长粮草的盐碱地上种植枸杞一举获得成功,沿河万亩的盐碱地一下成了“黄金宝地”,一些大户投资数万元租赁土地栽种枸杞。2001年,黑桂明投资140万元租种了340亩枸杞,2003年便收回了大部分成本。目前,同心镇红柳湾、南北湾和纪家乡下河湾村已形成了两个千亩枸杞园。随着种植观念的转变,昔日被群众当作副业的红葱、红枣、西瓜在农业生产中唱起了“主角”,如今全县已发展地膜西瓜4万亩、红葱2万亩。过去预旺镇南关村农民马正有家徒四壁,长期依靠政府救济粮生活。1997年,在政府的扶持下,马正有种了10亩地膜西瓜,当年收入5000元。随后他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认真总结种植技术,西瓜品种已由1个发展到4个,成熟期也由一季变成了早、中、晚三季。2003年,他种植的15亩西瓜收入达万元以上。旱作区是马铃薯最好的栖息地。随着同心县10万亩专用马铃薯基地和1万吨马铃薯保鲜储藏基地的建成,全县种植马铃薯26.5万亩,东部5乡3镇3000户农民都种上了马铃薯。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去年,同心县“三红一绿一白”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今年,县委、县政府将这些“特”字号产业划分为五大经济类型区,再赋之以“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决心全力打造这株农民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