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文楼村陷艾滋之困 迫切解决吃饭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1日19:09 胶东在线 | |||||||||
CCTV经济半小时:再过几天,国务院将召开第二次全国范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确立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框架,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牵头,一个中央级办公机构今后会全面统筹协调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那么,现在我们的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还存在什么样的难处?艾滋病人的治疗和生活还面临哪些问题?《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康敬峰、毛云李刚刚到艾滋病严重的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进行了采访。
艾滋病村之困 每天一大早,文楼村的艾滋病患者就会早早来到村里的卫生所,排队等着拿药挂针,卫生所吸引他们的惟一理由,就是可以领到免费的药物,只要他们感觉不舒服,就会来到这里领药、挂针输液,这是国家对艾滋病高发村的承诺。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村民对记者说:“挂挂舒服一些,心里舒服点,不挂针心里难受。” 对于文楼村卫生所的所长侯巳俊来说,每天的工作就像打仗一样,他带领的9个医务人员每天都要面对文楼村的几百名艾滋病患者,他来文楼村的一个多月当中,病人最多的一天,光处方就开出了424张。侯巳俊所长告诉记者:“咱要是作为正常人有病到大医院看的时候,诊断一个病人一般都需要最少都在20分钟左右,这儿根本不可能。” 在文楼村3211名村民中,被检查出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就有678人,其中578人已经出现不同症状的并发病。对于文楼村的大夫来说,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写处方,根本没有时间对每一个病人进行诊断。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卫生所医生对记者说:“因为人太多,根本就顾不过来,只拣重病号特殊地看一下,提前给他看一下。” 对这些患有并发症的艾滋病患者,大夫只能凭借患者的症状,发给一些治疗感冒、发烧的药物。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卫生所所长侯巳俊:“你昨天开的啥药,你拿着方子重新开。第二个就是你站在门口给他说一下,把症状给他叙述一下,他就根据症状给你开了。” 在卫生所的病房里,5个发病比较严重的艾滋病患者正在挂针输液,而更多的人是在院子里蹲着、站着输液,还有一些病人把药取回去自己配药挂针输液。村民告诉记者:“只有两个护士,要配针还要扎针。现在天气比较暖了,病号少。原来病号多的时候,一天就100多人挂针,光扎针都忙不过来。” 在文楼村,抗病毒药物是一个月免费发放两次,一次发放半个月的药物。而每天来这里取药输液的,都是针对艾滋病并发症进行的治疗。尽管每天县卫生局都会给这里送药,但是仍然有一些患者无法领到自己需要的药品。卫生所医生告诉记者:“进多进少基本上都发光,每天都发光。有那么多病号不发也没有办法,天天都挤的没办法,有时候病号还用不上。” 在侯巳俊的本子上,记着每天卫生所所缺少的药物,然而这些缺少的药物并不是每天能送到文楼村。侯巳俊:“按正常的手续,造个计划之后交上去,明天就可以送到,实际上造计划也没有送,根本送不到。” 在距离卫生所不远的田地里,几座新坟平添了几分凄凉,这些死者中绝大多数是死于艾滋病,目前文楼村已经有100多人死于艾滋病。死亡的威胁成了悬在村民心头的一块重石,只要不发病,很多村民是不愿检测化验的。村民告诉记者:“明明知道自己是艾滋病,但是还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怕承受不了这个压力。” 干部进驻文楼村 有病不敢查,发病没药治,是现在文楼村不少村民的实际困难。因为,治艾滋病最有效的是鸡尾酒疗法,也就是说,需要同时吃好几种药才管用。可是,现在他们使用的免费药物,往往只有一两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其实,对文楼村的艾滋病患者来说,现在更迫在眉睫的不是吃药,而是吃饭的问题。多年的治疗花光了村民所有的钱。家徒四壁,已经成了文楼村绝大多数家庭的写照。 在文楼村卫生所,经常会看到两个孩子在看病的大人中间穿来穿去。从个头上看,两个孩子差不多,村民告诉我们这是姐弟俩,今年7岁的姐姐叫小茹,每天被父亲带到这里挂针输液。小茹每天都要经受这样的痛苦,已经七岁的她只有3岁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瘦小的手已经找不到可以扎针的地方。而她的弟弟只有3岁,也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嘴角已经出现了溃疡的艾滋病症状。她的母亲两年前因为艾滋病去世,父亲马深义也是一个艾滋病携带者。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村民马深义对记者说:“我现在最发愁的就是这个小女孩挂针挂不上,静脉根本扎不上,静脉细的很。” 马深义一共有三个孩子,除了9岁的大女儿不是艾滋病,剩下的两个孩子都是。自从妻子因为艾滋病去世后,他就自己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每天要给三个孩子做饭洗衣服,还要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去卫生所看病输液。马深义说:“一到过年人家又说又笑,我一个人领几个孩子自己想吃点什么也不会做,想包点饺子都不会。” 国外的资料显示,通过母婴传播的艾滋病,有记录的最长活到了9岁。已经7岁的小茹,每天在病中还坚持写作业,面对天真的孩子,马深义不知道小茹能够坚持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弃子而去。他对记者说:“我现在总是想着这一点希望,能多活一天。小孩不管怎么着还有一个爹,那真正到发病了,到发病的时候再说。现在我没什么希望,我就想让我这个大女儿上好学。” 现在马深义还能照顾孩子的生活,然而却不可能再出去打工挣钱,只能靠政府的救济来渡过难关。他最迫切需要的是家里能搞点养殖业。马深义说:“我也想过这些事,我想搞些养殖业,养些猪。没有这批资金,没有什么办法。” 在文楼村,更多的艾滋病患者家庭面临生活的压力。最近村里几个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因为其中一人出现了艾滋病症状,就被老板给撵了回来。村里更多的艾滋病患者只能呆在家里,因为出去后,一旦发病根本没有钱看病。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支部书记刘月梅告诉记者:“老百姓心里都想着给他们点经济,能给他们一家买上几头猪,或者搞上项目能叫年轻人不出去打工,这都满足了。现在好多人都在家,都是携带者,出去人家也不要。” 艾滋病给文楼村村民带来的,不仅是贫病交加的生活,还给他们带来了另外一种痛苦。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位村民马深义,他的父母、哥哥嫂子都是艾滋病患者,他身上的病,也早晚有一天会发作。马深义现在最放心不下自己的三个孩子,一旦他因为艾滋病离开的话,三个孩子将举目无亲。文楼村越来越多的孤儿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文楼村之困 文楼村和其他的乡村比起来,除了艾滋病人多,还有一个人群,也显得很特殊。他们就是那些去世的艾滋病患者,留下的孤儿。他们中间,有的因为母婴传染,本身就是艾滋病毒携带者,有的尽管没有染病,也因为父母双亡,生活没有着落。《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在文楼就认识了这样一个孩子。 今年14岁的小旭,在文楼村的小学上六年级,他的父母因为艾滋病去世后,他就和奶奶住在了一起,平时的生活都是由姑姑照顾。他自己家的院子便不再有人住。小旭的姑姑说:“他妈死了以后就没有人住了,他搬走了。他爸跟他妈卖了血盖起的这个房子,这是俺老父亲卖血,为了娶媳妇,卖血盖的这个房子才娶的媳妇。” 在那个时候,小旭的爷爷和奶奶、父母和姑姑,都曾经卖过血。之后他的爷爷和父母在一年里先后因为艾滋病去世。现在小旭和奶奶相依为命,然而奶奶同样也患有艾滋病,而且病情开始恶化。小旭的奶奶:“你可要听话,奶奶这回是不行了。” 在文楼村,像小旭这样父母都去世的孤儿一共有28个。去年7月份,小旭和村里其他三个孤儿,作为第一批父母因为艾滋病去世的孤儿,被送到了芦岗乡孤儿院,然而半年过后,他就因为不适应那里的环境,回到了奶奶身边,然而奶奶已经无法照顾他了。小旭的奶奶说:“我要好了就行了,我能把你养活多大就养活多大;我要好不了,你要听话,咱这大队孤儿院盖起,你还上孤儿院。” 目前文楼村的孤儿主要以寄养在亲戚家里为主,乡里每个月发给112元的抚养费。而更多像小茹一样失去一方父母的孩子,只能靠社会的力量来救助。吴秀丽和李茹也是艾滋病患者,两年前吴秀丽的丈夫因为艾滋病去世了,也就是从那时起,她们两个开始忙活着为村里的艾滋病孤儿寻找一个家。李茹说:“因为像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一般有将近60%都是双方感染者,也许不远的一天,他们都相继倒下去,那么多的孩子怎么办?” 李茹说他们最早想在村里办一所孤儿院,然而政府不允许个人办,他们曾经租的房子和创办的协会,已经很久不用了。目前芦岗乡只有一所孤儿院,条件也比较好,但是距离比较远,而且也没有经济条件让所有孤儿进去。李茹:“政府这方面是说不让个人办孤儿院,我们想着是把孤儿收养,不把他们孤立,还是以家庭形式收养,孩子就在我们身边。也可以说我们就是他们的父母,让孩子有一个家有人照看,他能得到正规的教育。” 目前李茹和吴秀丽一直在做着救助艾滋病孤儿的工作,她们为北京爱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联系需要救助的孩子,并负责救助资金的发放,同时他们还在筹划着帮助单亲家庭的事情。她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李茹说:“有一天自己也会要死去孩子无人管,想到身边有那么多病人和自己会一样,所以说我们这样把孩子管起来。我想假如有一天我们就是去世了,还有像我们这样的人站出来做这个事情。” 文楼村来了省干部 接受完记者的采访,李茹和吴秀丽就赶到了北京,她们要参加一个有关救助艾滋病的会议,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救助艾滋病孤儿的行动中。她们说,尽管有国家政府的支持,但是财力毕竟有限,只有大家互助帮扶,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抚养问题。我记得今年2月18日那天,河南省直机关的76名干部,背着行囊,提着锅碗瓢盆,进驻到全省38个艾滋病高发村,他们不仅要和那些艾滋病患者做一年街坊邻居,还要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帮扶。如今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这些省里来的干部为艾滋病村带来了什么呢? 当记者走进文楼村的时候,进驻这里的干部正在与村民进行交谈,这间村委会的大房子,就是他们平时办公和睡觉的地方。由于驻村干部不接受记者的采访,我们找到了与驻村干部朝夕相处的文楼村支部书记刘月梅。她说:“省里市里县里都有工作组,村里也没多大难度,领导都在这里,领导都很支持关心。” 当初这些驻村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当地建立和完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救治、救助机制,督促当地完成国家提出的“四免一关怀”,即向艾滋病感染者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物、免费匿名检测、免费实行母婴阻断,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使孤寡老人得到照顾关怀。此外,按照河南省的统一部署,进驻村庄的这些干部还要督促每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建设“五个一工程”,包括修一条柏油路、打一眼深水井、建一所学校、建一所标准化卫生室、建一所孤儿孤老养育院。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支部书记刘月梅:“诊所那不是挖了地基了,正扎根脚呢;学校2001年就建起来了,在村委的对面,井现在打好了,现在盖配房;这个路基本上碾了一遍,正铺第二遍。”记者在村子里看到,驻村干部督促落实的几项公共设施建设,正在村边的田地里进行着,卫生所的地基已经打好,4月底一个包括诊疗室、病房在内的标准化卫生室将出现在这里。三口深水井也开始下管子,村里的配套管线正在铺设,连接文楼六个自然村的路已经压了两遍,只等铺柏油了。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记者了解到,今后五年时间,我国将在安徽、河北、河南、湖北等七个省的五十六个艾滋病高发贫困县,建立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这个项目,已经获得了九千七百八十万美元的国际援助。我们希望像小旭这样的艾滋病孤儿,能早日有一个温暖的家。(《经济半小时》记者:康敬峰)责任编辑:丁俊杰来源:央视国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