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公民手持宪法抵制非法强制拆迁的标本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06:14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据4月5日《中国青年报》载,4月1日上午,北京的63岁老人黄振沄的房子挺立在一片拆迁后的废墟中。当强制拆迁的人员来到他家,他拿着一本新《宪法》进行抵制,使得这座建于清朝的院落暂时保留了下来。据黄振沄说,当日一大早,他在屋前插了一面国旗,将《宪法》中的一页特意折起,并用蓝笔画出这样的字句:“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他还从《宪法》中摘出一句“国家尊重人权和保障人权”大写了放在门口。当20多名穿警服的人开着警车到来时,现场已聚集100多人,组成了人墙进行抵抗,僵持一个多小时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金手指颁奖大典紧急招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后,穿警服者和民工无奈撤离。

  国旗,宪法,老人,废墟中挺立的老房子,看到这里,这一连串形象立马在我脑子里浮现成一尊雕塑,那是一尊镌刻着法律和公民权利与尊严的雕塑。而仅仅几个月前,面对非法强制拆迁的隆隆车轮,我们所看到的公民合法抵抗还无异于螳臂当车。现在,宪法中加进去“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14个字,公民的“螳臂”前就像竖起了一面巨大的盾牌,迫使非法强制拆迁肆无忌惮的车轮戛然而止。我以为这起事件是有纪念意义的,它不仅昭示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更体现了我国文明、法制和民主的进步。

  依法治国,长期以来,在一些人心目中只是针对公权力而言,似乎只要公权力能自觉地依法、守法,我们自然就走上了法治的坦途。这种期望当然是美好的,却未免一厢情愿。事实上,公民懂得并敢于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是促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因为我们毕竟不能保证公权力永远都那么自觉,公民能依法保护自己,势必在现实中起到遏制公权力滥用的积极作用,实际上也是一种“护法”行动。

  “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但我们必须看到,要想让宪法概括性的条款具备可操作性,更需要一个由各种普通法构成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其精神的实施。让人欣喜的是,4月2日,即“老黄事件”第二天,北京市国土房管局针对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下发了补充通知,首次详细规定了房屋拆迁听证必备的9项程序(见4月3日《新京报》)。我不知道这个通知跟“老黄事件”有没有直接关系,但可以看出,在今天,非法强制拆迁不仅面临着宪法的阻击,也开始受到一些具体法规的强力制约,这是公民权利与尊严的胜利,是依法治国理念的胜利,值得所有公民欣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