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风雨架“桥”十八载 ——高级农艺师吴仕俊帮助农民增收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08:59 无锡日报

  早听人说,宜兴有个草莓协会可不得了!会长吴仕俊可了不得!农民中间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连书记市长都敬他三分。当地的百姓还把他们传得神乎其神,说他们创造了这么三对“吉尼斯”纪录:

  “最小和最大”:最小的协会———工作人员十年前一个人,十年后两个。最大的协会———会员686人,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和上海三省一市。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金手指颁奖大典紧急招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最穷和最富”:最穷的协会———18年来平均年活动经费不到1000元;最富的协会———年年得到宜兴市、无锡市、江苏省的各种奖励和荣誉,今年荣登“全国百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宝座;更为富有的是帮助5000多农民甩脱了“穷”帽。

  “最老和最少”:最老的协会———1986年诞生,为江苏省牌子最老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协会两位负责人加起来134岁;最少的协会———它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代表了农村专业协会的前进方向。

  真有那么神?拂着三月的微风,记者踏进陶都的田野山川后,方知这些项目不可能参加“吉尼斯”比赛。然而这个小小的协会,确确实实创造了一个“纪录”,就是在十八载风雨岁月中,为许许多多农民架起了沟通科技、市场和党政领导的三座“金桥”。

  要致富,拜“师傅”———架科技之桥宜兴市草莓协会会长吴仕俊今年67岁,是宜兴公认的“草莓之父”。他常说:

  “种草莓都要拜师傅的,这个师傅就是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其实,作为高级农艺师的吴仕俊是最大的师傅。目前近千名草莓专业户,十有八九都是他的学生。他创办了草莓协会,引进了草莓品种,发展了草莓加工业,开展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这是为农民架起的沟通科技的“金桥”。

  丁蜀镇三洞村钱方敖夫妇俩加起来124岁了,为了改变贫困生活,起初种了3亩草莓,可是不懂技术,一年忙到头,却只能眼看着草莓全都枯萎了。走投无路之时,他来到草莓协会“拜师”。协会为他们进行了“会诊”,找到了水分、温度和农药三个“病因”。接着对症下药,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动员他们参加技术培训班。3年里,不管他们遇到什么问题,老吴都会立即从15公里外赶来。

  在草莓协会的帮助下,这对老人种的草莓果大、肉甜、销路好,一年收入五六万元。

  一花独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草莓协会追求的是大批大批的农民脱贫致富,所以他们以典型引路,致力于推广。

  协会先后利用新闻媒体树立过120多个科技致富的典型,在简陋的办公室接待过上千农民群众的来电来访,到各镇搞科普宣传,亲自走访过200多个村的500多个农家。宜兴市草莓种植户从最初的几户种几亩,发展到上千户种4000多亩;亩产由几百元上升到8000元至10000元;5000多个农民,由此脱贫致富。

  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致富,草莓协会也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师傅”,学习各种“绝活”。他们组织科技人员和农民代表到北京、河北等地考察学习;与全国5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先后完成了30多项科研任务,获得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三次应邀在全国草莓研究会上作典型发言。吴仕俊本人被聘请为中国科协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成员。

  要销路,找老吴———架市场之桥宜兴许多农民在销售无路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吴。可是,人们认识老吴却是从“不打不相识”开始的。吴仕俊初次将草莓引进宜兴时,农民遇到了“销售难”。在草莓大上市的季节,50多户农民喜洋洋地将丰收果实运到宜兴汽车站,排着长队等待原来约定好的一家食品厂来收购。出乎意料的情况出现了:从早上7点钟等到下午3点钟,连个厂家的人影都不见。老吴闻讯赶到现场时,农民情绪激愤,认为种草莓上了当,有人高喊“扒老吴的皮!”老吴诚恳地说:“你们不要扒我的皮,扒了就没用处了。我活着就会帮你们帮到底。”他马上找到食品厂的主管部门,经谈判,最后有关部门派车连夜将农民送来的3吨多草莓销往食品厂。

  老吴就是这样的人,农民急,他比农民更急。2002年8月一个炎热的夜晚,凌晨两点钟,张渚镇百家村农民吴志洪心急火燎地敲开了吴仕俊的门,叫道:“老吴,我家里2500多公斤香糯玉米没办法销出去,天这么热,就要烂掉了,你快帮我想办法呀!”老吴一听也急了,天一亮,他就奔波在宜兴城里,跑超市,跑银行,跑医院。

  连续几天下来,腿跑细了,眼圈黑了,玉米终于销掉了。朋友劝他说:“老吴你这是自作自受啊,帮人家引进新品种,还要帮人家卖产品,何苦呢?”老吴说:“这就是专业协会的功能呀!我们应该为农民架起一座沟通市场的金桥呀!”为了架起沟通市场之桥,协会年复一年,与本地和外地的农药、肥料、种子等农资部门和食品加工销售部门挂上了钩。他们发展草莓深度加工,将冷冻草莓出口到日本、法国。近3年来,该协会已为种植户代销草莓新品种苗8万余株、玉米10000多公斤、新品种西瓜5000多公斤,还有芦笋、芦蒿、日本南瓜、北京紫萝卜等特种蔬菜,为近百户种植户解了燃眉之急。

  要撑腰,找领导———架干群之桥草莓协会虽小,“面子”却很大。

  每届理事会都有宜兴市领导挂帅,每次重要推广活动都有市领导参加。老吴是市委书记、市长办公室和家里的“座上宾”,领导经常向他了解农民的情况,他也经常向领导反映农民的疾苦。人们戏称他是领导的“心腹”。老吴自豪地说:“协会是领导的参谋。领导离不开农民。我们要架一座农民和党政领导之间的金桥啊!”南新的58岁的农民邵新农,5年前到新街镇的铜山村承包100亩山地,成为搞多种经营开发的先锋人物。他参加了草莓协会,先种3亩试验地。可是就在草莓丰收时,却连续三次遭遇歹徒的破坏,损失不小。吴仕俊得知后拍案而起:“这还了得,邪气不刹,谁还敢进山开发?”他先带着记者走进山里调查,把情况用书面材料写给了市里主管农业的领导,领导马上签了处理意见,第二天公安局就派民警来到邵新农家里进行了侦查处理,从此歹徒再也不敢来破坏了。

  日前记者来到这片山坳里,看到油桃、银杏、李子、梨子花漫山坡,猪场、鸡场一片兴旺。邵新农说:“要是没有草莓协会请市领导来撑一把腰,我早就知难而退了。”老吴出面请领导为农民撑腰的事,每年都要有十多次,没有哪个领导嫌烦“打回票”。但是也有人对老吴这种做法有微词,认为是自己“卖面子”,给领导“出难题”。对此,老吴理直气壮地说:“在我们这个社会,农民是最需要关怀的。卖卖我这张老面孔,为农民谋些福利,有什么不好?领导本来就是要为农民排忧解难的嘛!”走了千山万水,吃了千辛万苦。

  67岁的会长吴仕俊和67岁的秘书长杭元大两位退休的老科技人员,至今没有确定接班的人选,他们仍然每天上山下乡,与农民风雨同舟。他们说:“许多农民的钱袋子还没有鼓起来,我们‘架桥’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啊!”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