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时评:反渎职犯罪为什么难?渎职也是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7日10:40 新华社

  作者:杨金志

  记者从纪检、检察等部门了解到,当前查处渎职犯罪难度比较大。一些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渎职,他们的顶头上司却理直气壮地到处走动说情。据说,顶头上司不去说情,还会被本单位、本部门的干部群众看作“没有人情味”“不爱护干部”。对于纪检、监察和检察部门的调查,不少地方和部门百般隐瞒,极不配合。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反渎职犯罪为什么难?难在思想认识不清。不妨看一看,人们对于渎职犯罪存在哪些认识误区:其一,哪怕损失再大,“钱不进个人腰包不犯罪”;其二,“为公不犯罪”,甚至美其名曰“好心办坏事”;其三,“失误在所难免”,造成重大损失是“交学费”;其四,“法不责众”;其五,“集体研究无责任”或者“领导决定无责任”。

  种种借口,没有一项符合法治精神。单说“钱不进腰包不犯罪”这一条,便是荒谬之极。许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犯罪行为,其特点就是钱不进个人腰包。但是,法律上并没有哪一条规定,钱不进腰包就不是渎职犯罪。拿不拿钱,只是罪轻、罪重的区别,而不是罪与非罪的区别。如果“进了腰包”,那就是渎职加贪污,罪上加罪!

  不能只看到渎职犯罪的“钱不进个人腰包”,而是要看到它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当人们已经普遍把贪污受贿看作“罪”的时候,渎职犯罪还被不少人认为是“错”。这是因为,我们容易看到贪污分子把几十万、上百万元的财产据为己有,我们比较难以看到的是,一个漠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干部,一个“拍脑袋”蛮干的干部,一个制造了“豆腐渣工程”的干部,哪怕是“钱不进自己腰包”,却有可能造成上千万、上亿元的经济损失,有可能贻患几十年、上百年。

  “钱不进腰包不犯罪”,说得多么“高明”。人们可以从这种看似聪明的说辞中,读出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读出钻法律空子的歪门邪道。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就像被蛀毁的种子,长不出苗。“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如果“人民公仆”仅仅把“不犯罪”作为行事底线,这样的人群众指望不上。相反地,群众倒要对这样尸位素餐的“公仆”多长几个心眼,多一些监督和制约。

  腐败,不仅仅是权钱交易,还包括权力和责任的分离。说到底,渎职也是腐败。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被赋予可行使的权力时,同时就肩负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他的每一个职务行为,不是给群众带来益处,就会令群众利益受损。“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执政者来说,这不是衡量先进与否的标准,而是衡量合格与否的标准。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