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金融犯罪“精英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8日08:30 东方网-文汇报 | ||||||||||||||||||
文/张晓晶贾富彬
挪用公款发案率高 金融犯罪的另一个特点是,挪用公款成为危害金融资金安全的主要犯罪手段之一。据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介绍,近年来查办的金融犯罪案件中,挪用公款案件的发案率特别高,涉案金额占金融案件涉案总金额的80%左右。有的犯罪人采取开大头小尾收据的方式,把客户的存款不入银行存款账,直接转给用款人;有的私刻储户开户预留印鉴,挪用银行资金营利,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 高技术犯罪防不胜防 与其他领域犯罪相比,金融犯罪多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现在,计算机等高科技结算技术在金融系统普遍应用。计算机虽然技术性强,但同样具有不易监督的弱点,个别心怀不轨的金融员工或窃取他人保管的电脑密码指令作案,或操纵电脑客户作案,或利用电脑联网调取异地储户情况作案。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对于业内的高智商犯罪,尽管有规章制度予以制约,但在技术层面上防范仍有难度。” 违法常自违纪始 记者在金融领域采访了解到,金融系统相对于其他系统、行业来说,规章制度比较健全,但仍然是经济犯罪的易发区、高发区。对此,有些金融部门负责人解释说,现在金融行业竞争加剧,只能对有些违规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规章制度实际上形同虚设。 正因如此,一些金融案件的发生往往从违规违纪、公款私存开始;有的从违反结算原则、违反大额现金备案制度、违反内控制度开始;有的复核员认真复核就会发现马脚,但违规行为不被制止,最终就将发展成犯罪。 【内部监督机制待完善】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已经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话题。对于我国羽翼尚未丰满的金融机构来说,急需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特别要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金融活动中各项业务工作,加强计算机应用的管理和控制,建立严格的金融秩序,形成制度防线,用制度来防范金融犯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