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西崛起的“红土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9日08:34 东方网-文汇报
  2001年6月底,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在南昌曾接受过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上海新闻采访团的采访,那次采访时值他履新后完成对“红土地”11个地市中的10个地市的视察,返回南昌后的第二天。他说,我相信,英雄的江西人民会用自己的双手,把这片“红土地”建设得更加美丽。那时,在座的各位记者如果再来的时候,你们会发现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个崛起的新江西。当时,我和同行们都被他的这番话语所打动,那阵阵掌声压过了身后滚滚的赣江涛声……

  文/本报特派记者曹家骧

  三年过去了。

  在红红的杜鹃花开遍山野的时节,记者又一次来到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

  解读“江西现象”

  我对这块“红土地”并不陌生。这许多年来,不知多少次在这里采访、游览。而这次,所到之处给我的一个感觉:似乎一切都是新的。

  为我们采访开车的司机听说我们是从上海来的记者,顿时谈兴大起:“春节我就是在你们上海过的,你知道吗,现在开车去上海只要六七个小时。这次,在路上我们还吃了顿饭,连6个钟头都不到就进了上海。离着近呐!”省委宣传部的曹副处长补充道:“去广东和武汉也只要4个钟头。深圳同志来我们南昌也不过5个小时喽。全是高速路,爽啊!”听得出来,那声音里透着些许的骄傲。

  来南昌的头一天,陶春华来看我,他是我认识多年的一位南昌很有名的民营企业家,我们一直聊到了次日的凌晨。我记得,那几年,我们每次见面,他总是懒散的。这次,他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告诉我:“江西这两年的政策好哇!”声音很响,全然没有去顾及那静谧的四野。看得出,这几年他很开心。

  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洪礼和提供的一组有关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最新数字,更引来我和我的同行的一片赞叹:去年,江西省全省国内生产总值2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是十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0亿元,增长49.3%,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增幅最高;财政总收入284.9亿元,增幅在21.5%;全省直接利用国外境外资金16.12亿美元,增长48.3%,绝对值居中部六省之首和全国第九位;实际利用省外资金700亿元,增长了64.3%。

  我问他,这些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洪礼和解释道,江西过去一直是个农业大省,农业主导着整个江西的经济。建国以来,江西经济发展有三个阶段:即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江西国民经济总量年增仅4.3%,比全国年增6.1%的同期速度低;改革开放至上个世纪末,增幅在9.4%,与全国增长9.5%的增幅大致同步;进入新世纪至今,年均增10.8%,比全国平均8.3%的水平,高出了2.5个百分点。从低于全国1.8个百分点到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这不能不说是江西经济的一次重大的变化,也是一次转折性的变化。其标志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完成了重大的调整,在三大产业的排序上,工业已经成为江西的第一大产业,使江西经济发展结束了以农业为主的发展历史。

  近几年来,在江西发生的巨大变化,引起了海内外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有经济学家将之称为“江西现象”。

  对接国际,对接“长珠闽”

  打开中国行政地图,你会发现江西省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紧紧相联,江西也是唯一一个与三个三角洲毗邻的省份。因此,江西同志清楚地认识到,“三角洲”板块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内陆地区接轨三角洲,就是意味着接轨机遇、接轨机制、接轨发展、接轨国际化和现代化。

  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为了实现这种对接,2001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发展江西经济的“三个基地和一个后花园”的思路和准确定位,即把江西建设成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沿海城市群众旅游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讲到招商引资,南昌市外经贸委的一位同志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00年南昌实际利用外资只有3288万美元。2001年,市里下的目标是1.5个亿。不少干部觉得是“天方夜谭”,为什么?胆子小。思想没有解放,想都不敢想。这几年下来,软硬环境不断改善,去年南昌利用外资达5.8个亿。今年说是6.6亿,干部们没皱一下眉。问他什么原因?他笑着说:“胆子大了呗。”截至2003年底,江西全省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7944项,其中,实际利用外资79.36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6875家,外资来源涉及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南昌,仅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就有45家。

  项目大、水平高,是南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坐落在昌北的国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山东引进了一家年产100万吨涂布纸的生产企业,总投资将达到85个亿,明年初投产,当年将达到24亿元的产值,3-5年后这里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现代造纸工业园。与此同时,与之配套引进了德国、芬兰等国家最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不让“现代化”污染“红土地”的蓝天碧水。而国家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两个“对接”中,更是让人喜悦:不少世界500强企业都先后跻身这里。

  江西省交通厅厅长蒲日新则感慨颇深。他告诉我,江西百分之七十的国土面积是在山头上,大山阻隔了老表与外界的往来。就拿高速公路的建设来说吧,2000年江西的高速公路只有421公里,修了11年。当时全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是2万公里,江西只占了两个多百分点。而去年一年,江西高速公路总里程就达到了1038公里,成为全国16个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之一。农村公路九五建了6000公里,去年一年江西就建了6700公里。

  他告诉我,今年,江西十五期间新建1000公里高速公路将比原计划提前15个月建成;2005年,江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717公里,其中包括吉安-井冈山的高速公路,这也是我国第一条通往景区的高速公路。这1717公里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意味着江西“天”字型高速公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江西完成了所有通往周边省的高速公路接口;南昌与10个地级市全部连通。

  记者发现,江西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老表们真心实意搞改革的那股劲儿,并在“对接”中改变着观念。2001年,孟建柱同志就说过,上海改革开放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实践证明那里的成功经验,在江西都可以试。2002年,江西省委提出制定了学习浙江经验加快江西经济发展的措施;去年,对49个政府部门开展政务评价活动,为加快江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3月31日,《南昌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经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5月1日施行。这也是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投资环境,在我国尚属首例。

  “我们沪赣两地人民是亲戚!”

  在江西采访,总会感到有一种在“家”的感觉,或像是走亲戚。沪赣两地的交流、交往有着渊远的历史。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先后有23万上海知识青年告别黄浦江,在这片“红土地”学习、工作,江西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2001年后,两省市高层往来不断,2001年7月初,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率江西省代表团访问上海,签署了《上海市江西省加强全面合作协议》,确立了两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框架。

  三年来,沪赣两地共签定了经济协作合同项目878个,合同引进上海资金261.39亿元,上海实际在江西投资112.04亿元。在这些合同项目中,超亿元的项目有57个,占了6.5%,第二产业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上海宜林电池有限公司投资8.3亿元在安义县生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项目、上海中泰凯马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在新余市兴建机电工业园项目等,都相当有前途。

  (本报南昌4月8日专电)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