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靠什么来鼓励“实名举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9日10:41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成彪 继全国许多省市出台实名举报奖励办法之后,海口市纪委近日也发布了《关于奖励实名举报有功人员的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实名举报海口市各级党政机关、共产党员、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工作人员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吃拿卡要、行政工作不作为、严重违纪等行为,经过查证属实的,举报人可获得最高3万元的奖励。(据4月5日
据说,海口市这次开出的奖金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实名举报人实施奖励的最高价码。有比海口更富有的地方,有比海口反腐更坚决的地方,相信在不长的时间内,海口市实名举报的悬赏记录就会被其他地方刷新。稍稍留意了一下,发现凡是提倡实名举报的地方,都千篇一律地祭出了“实名有赏”招牌,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实名举报。 在这里,我想请执法者站在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考虑两个很现实的问题:举报人最想得到的是什么?举报人最怕的是什么?我说出来的答案执法者未必信,但广大百姓都认同:举报人最想得到的不是赏金,而是腐败分子被真真实实地查处;举报人最怕的是反腐部门诿责泄密,对腐败分子“捉放曹”,对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 举报人最想得到的不是赏金,各地推出的举报奖金领取率不高就能证明。百姓举报腐败分子,最基本的出发点并非为了得利,而是出于对腐败行为的深恶痛绝,出于本能的是非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腐败分子得到应有的党纪国法处罚,便是对他们正义行为的最好奖励。莫说给他们几万元奖金,对很多百姓来说,只要将腐败分子揪下台,倒贴钱他们也愿意举报。在举报腐败和经济利益两者之间,百姓大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 之所以出现求“实(实名举报)”若渴的现象,原因之一是百姓有一怕,怕有关部门诿责泄密,最后腐败分子未倒台自己遭了殃。河南吕净一、河北郭光允、江苏兰贵来……这些“榜样”举报后的命运,足以让所有热心反腐的百姓心寒。举报信递出石沉大海,甚至回到了被举报人手中,回过头来打击报复举报者,这种情形发生之后,百姓看不到反腐的希望,只看到官官相护的另一种腐败,自然退而求其次,或匿名举报碰运气,或往高层举报“告御状”,或对腐败现象不管不问。 毫不客气地讲,用抬高奖金的办法推行实名举报,低估了百姓的反腐觉悟和热情,而没有抓住百姓不肯实名举报的真正要害。与其喊破喉咙说要给实名举报人发奖金,不如向百姓庄严承诺:如果出现诿责泄密现象,当事人罚3万元。这样的“罚令”一定要比先前的“奖令”更有效果。反腐部门内部有严格的工作纪律,对举报信实行“首问负责制”,对泄密者给予严肃的处理。把这些措施踏踏实实落到实处,让每一个诿责泄密者都得到处罚,恐怕比“实名有奖”更有效。 采取悬赏举报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悬赏的价码也越来越高,可群众举报的积极性却在下降,实名举报的人越来越少,反腐部门也该自问一下:这是奖金多少的问题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