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台湾关系法》:中美关系25年风波频现的根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9日17:18 国际先驱导报 | |||||||||
2004年4月10日是美国《与台湾关系法》正式签署25周年。从25年前美国总统卡特签署这一法案开始到今天,美台关系在美国与中国大陆关系的框架下风云起伏。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斗争到21世纪制衡中国和平崛起,《与台湾关系法》见证了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关系25年来的变迁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周见仁报道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
这一法案最初来源于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卡特政府为了提醒和维护美国在台利益的考虑。在废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之后,美国国会提出了调整美台关系的肯尼迪-科莱斯顿提案,在这个基础上,卡特政府仿照日本模式1979年1月26日就美台关系作立法调整而提出了《台湾综合法案》。据介绍,这个法案是提醒中国大陆重视美国在台安全利益。在国会讨论时,参众两院分别提出修正案,加进了所谓保证台湾安全的条款以及“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和“维护并促进全体台湾人民的人权”等条款,并且实质上继续把台湾当作国家。因此,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直接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 《与台湾关系法》从外委会出台,在美国亲台势力的代表戈德华特和罗伯特·多尔、外交委员会的赫尔姆斯等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这份法案的起草过程中,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丘奇的领导下,美国参众两院频频召开听证会,国务卿万斯、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等人都出席作证。当时正是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之际,美国国内的保守势力一度因为冷战思维而担心中国的强大势必影响美国在亚洲的利益。甚至有参议员提出了更为激烈的法案,但是遭到了部分有识之士的抵制。1979年前3个月美国参众两院就召开了数十次听证会和讨论会,以至于部分美国议员形容这是“台湾的三个月”。 《与台湾关系法》当年在参众两院通过之后,因为其中的一些条款直接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相抵触,美国政府官员曾经劝说卡特予以否决。但是由于其在参众两院的高通过率,卡特考虑到政策风险和美国在台商业利益,因此予以签发。当年美国国务院和白宫办公厅詹姆斯·弗雷等人的备忘录都曾经提及,这一法案有可能被认为“与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有严重冲突,因此总统的解释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无论是什么解释,都无法掩盖其本质。同年4月28日,中国外交部照会美国,正式表明中国政府反对美台法案的原则立场,希望美国政府切实遵守建交协议的原则,不做任何损害两国关系事。这之后,美国《与台湾关系法》开始实施,中美关系因为这个法案,在25年中频频出现风波。 2004年4月5日,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商业委员会和外交委员会的成员萨姆·布朗巴克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表演讲,纪念《与台湾关系法》25周年。布朗巴克声称,“《与台湾关系法》在冷战时期很好地为美国的利益服务,它经历了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变化,并且维持了美国政策的基础。许多事情都在发生变化,但是随着保卫民主依然是我们的目标,美台关系需要《与台湾关系法》来保证台湾的民主政治走向明天。天佑你们,天佑台湾。” 《与台湾关系法》主要是保证美国在台湾的利益,就连天佑,也只顾美国和台湾,在美台关系中,美国丝毫不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对中国大陆的承诺放在心上。这就是25年来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核心和实质,说的更直接一些,就是通过立法基础,“合法地”武装台湾,对抗所谓的“共产党中国”,持续制造海峡两岸对立的局面,以维持美国在亚洲的利益。作为典型冷战思维的产物,《与台湾关系法》也是美国府院政治相互制衡的一个产物。[全文]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就开始实施武装台湾对抗中国大陆的战略。因此,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军援”等方式将一些武器装备“赠予”或卖给台湾。美国甚至还在台湾驻扎军队,部署武器。1979年中美建交、美台断交之后,美国对台军事援助改为《中美建交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前提下的对台军售。[全文] 台湾一份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8%的台湾主管级人员在未来一年内有赴大陆工作的意愿。而在选前预期泛蓝获胜的台湾人中,该比例提高了26%。“3·20”后,台湾社会陷入前所未见的混乱,使得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决定远走他乡。[全文] 近年来,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始终面临着变与不变的压力,美国政府的“新三句”政策,客观上使大陆在台湾的“萨拉米香肠战术”面前力不从心,因此想依靠美国解决台湾问题,没有出路。[全文] 直到目前,台湾的这场选举闹剧依然没有完。从陈水扁“枪伤”到选情突变,以至于广场上示威,“立院”内打架,有人破口大骂,有人上吊自杀。这样的“险象环生”确实许多人开始并没有预料到。台湾这两年来总是标榜着民主、自由,民进党上台被陈水扁称作为“民主的胜利”,“两岸政府必须尊重人民自由意志的选择”。台湾当局大打“民主”和“自由”牌,其目的无疑是想给“台独”罩上一道“尊重民意”的光环。[全文] 相关专题:2004台湾“大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