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安徽省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的治理开发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0日08:1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合肥4月9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住在江淮丘陵“脊梁岗子”上的安徽六安市裕民村农民沈广东,前些年出外打工赚了点钱,这两年回家种起了承包田。他说:“以前岗地易旱难收,如今塘里蓄了水,坡上栽了树,出门通了路,粮价涨了,负担轻了,种地的日子有奔头了。”

  沈广东的话代表了安徽江淮分水岭地区许多农民的心声。春耕春种时节,在六安、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合肥、滁州等地采访,看到往日干旱贫瘠之地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过去6年,这里的农民人均收入每年递增6%,高出全省农民平均增收水平3.5个百分点。

  长江、淮河横穿安徽境内,把江淮大地一分为三,江南为皖南山区,淮北是大平原,江淮之间则是起伏不平的丘陵,东西岭脊成了江淮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江淮分水岭涉及3个市,21个县,面积、人口均占全省的1/4,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30%以上。从1997年起,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

  针对岭区易旱贫瘠、缺水少绿、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等特点,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把水留住、把树栽上、把结构调优、促进农民增收”的治理工程,强调一村建一口“当家塘”,连片开发经济林,示范带动高效田。省里选择了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0个乡镇作为首批省级重点治理乡镇,2002年达到100个。省财政逐年加大投入,到去年累计投入9400万元。

  江淮岗岭“穷在水上,困在路上,荒在岭上”,要改变面貌,先要治水。肥东县八斗镇年均降雨量不少,但以前大小塘坝缺乏整治,没人管理,下雨存不住,有水用不好。被列入重点治理后,八斗镇实行“塘坝革命”,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省里以奖代补。不少出外打工挣了钱的农民,回家兴建水塘,发展养殖,塘坝植树,发展“塘口经济”。短短几年,八斗镇打塘480多口,建小型水库13座,打深水井142眼,蓄水量达1.2亿立方米,比治理前增加4000多万立方米。

  在明光市、六安市,在整个分水岭地区,治理也已初见成效。几年来,安徽省财政投入治理开发资金近亿元,带动社会投资5亿多元。全省新挖和整修大中型水塘和水库8000多口,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96万亩。治理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提高1%。

  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他们看到江淮分水岭治理区仍有30%的村不通油路,影响了群众致富。于是,治完了水后,“把路修通”又成了江淮分水岭治理新阶段中的重头戏。省里最近决定将分水岭治理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同步推进,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再谱新篇章。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