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八旬幸存者写下《南京大屠杀铁证》却无钱付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1日00:38 现代快报

  "就一个幸存者来说,我并不愿纠缠以往,去回忆那一幕幕可怕的情景,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日本,企图否定南京大屠杀暴行者大有人在,他们对南京大屠杀存在的定论进行恶毒的攻击,像对待当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土地上挑起战火一样,我将坚决战斗到底。"

  摘自林长生《南京大屠杀之铁证》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这是一个历经磨难但有着执着信念的老人:虽然只在解放后上过5年的“扫盲”文化班,他却出版了35万字的小说;虽然患严重白内障而几近失明,但他却就靠着放大镜完成了20万字文稿的写作,这一切缘于67年前他所经历的那场浩劫:南京大屠杀。

  老人叫林长生,今年已81岁高龄的他现居住在江西乐安,1937年,从六合到南京做学徒的林长生年仅13岁,在目睹了一幕幕发生在身边的杀戮、抢掠、强暴后,林老记忆中再也没能抹去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作为幸存者,林老一直专注地致力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研究。8年前,他沥10年心血完成了20万字的著作《南京大屠杀之铁证》(本报于本月8、9日两日连载其中部分章节),在有生之年能将这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种种谬论的一本论著出版是老人现在惟一的心愿,但出版书籍所需要的高昂费用难倒了这名退休多年的老人。

  无奈之下老人向家乡南京的市民求援,只为让这本书早日问世,让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为世界上更多的人知晓。

  历经磨难13岁少年虎口逃生

  1937年,13岁林长生从来到南京淮海中路的“许记食品厂”做学徒,十二月上旬,日军进攻南京,本要回老家的林长生却被老板要求留在南京看店,林长生因此亲历了这场浩劫。

  12月13日上午,日军进城时,林长生正陪着自己老板的姨娘——一名姓沈的老太太迈出家门外出逃难,“几个老百姓从她(沈老太太)家门前向西跑去,就在她跨出门槛的时候,一颗子弹打中了她的头部,鲜血顿时从太阳穴处流出,她两手张开似乎想说什么,但还没说出来就挣扎着倒在了门槛上。”

  林长生被突如其来的杀戮吓得六神无主,“随即我汇入了躲避鬼子追杀的人流,在震耳的枪声中跨过一具又一具尸体,拼死往新街口西北的难民区逃命”,一名60多岁姓李的鞋匠带着他四处逃命,一路上的见闻让他惊恐不已。

  “沿途好几条街上火光冲天,条条街巷里都躺着尸体,评事街上一具女尸怀里抱着婴尸,鲜血从皮革店门口的石阶上流下来,另两具男尸横躺在石阶上,鲜血从鹅卵石缝中流到街心里,令人胆颤心惊。”

  惊恐中,他来到了太平路,在这儿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近处躺着一具具尸体,北面的太平北路,南面的四象桥,东面的马府街都有大火,浓烟滚滚,火势仍在不断蔓延,人要想通过不被鬼子打死也得被火烧死,南面白下路十字路口处的鬼子在放枪,射杀逃命者。”

  年幼的林长生跟着老鞋匠在南京城里四处逃窜,想着法子进入难民区,但最终未能如愿,“所有的大街都去不得,盲目乱闯更是危险,小巷里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开着的,逃难的人们只有从这家躲到另外一家。”

  几经周折,林长生随众人逃到了城外,在这儿他又亲眼目睹了一场集体屠杀,“太平门一带的山林中隐藏很多国民党的散兵,大汉奸高冠吾(后任日伪南京市长)向散兵喊话,要求他们放下武器,说美国大使馆会派车来将他们安全转移,不少散兵听信了他的话,放下武器集中等候。不一会儿,日本后分乘五辆卡车开到蒋王庙,迅速占领山头,架起机枪向散兵们猛烈开火。”

  最终,林长生跟随大人将被烧毁房屋的梁柱拆下,抱着梁柱在刺骨的江水中泅渡过江,这才回到六合的家中,但他也因此落下了终身残疾。

  耗时十年 一生心血写《铁证》

  这段经历一直萦绕在林老的心头,1954年他就开始着手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进而反复考证。“我现在所收集成本的国内外有关大屠杀的书有13本,剪报有厚厚四大本,”长期研究南京大屠杀,加之有死里逃生的经历,林老在1986年写出了35万字、以南京大屠杀为背影的长篇记实体小说《千古浩劫》,该书获得了全国图书优秀奖。

  而让老人萌动念头写《南京大屠杀之铁证》的原因,是当年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在1983年挖空心思写了一本《南京大屠杀之虚构》,该书将南京大屠杀说成了子虚乌有的事,这激起了林老的强烈愤怒。

  “南京大屠杀是公认的事实,但日本右翼势力却极力要否认历史罪恶、否认历史事实,所以和他们的抗争绝不是学术之争,而是关系到民族尊严的严肃问题,”1987年,林老开始整理资料,着手写书,这一写就是十年,1996年书稿完成初稿,全书30万余字。

  经三次校对删改后,此书由十一个章节被改成八个章节,现已基本定稿。在书中,林长生老人一部分详尽描述了自己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即《虎口余生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兽行,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多种资料加以归类整理,对田中正明在《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中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种种所谓理由一一加以驳斥。

  对已80高龄的老人来说,写成这20万字书稿所付出的艰辛远非常人所能想像,因眼患严重白内障,林老白天看东西已很模糊,到了晚上就与盲人无异,视力日衰,他借助放大镜完成了全书的写作。

  书稿的完成,老人的视力状况也进一步恶化,现在一人独居于江西乐安县的他连饭都做不起来,每天只能以饼干牛奶充饥。老人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南京大屠杀之铁证》在经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审阅后,被认为有一定价值,而出版社也对这本书给予了好评。

  无钱出书 垂暮老人抱憾而归

  老人著书并不是为了自我满足,他想把自己知道的历史告诉世人。2000年秋天,林老回到久别的家乡南京,在友人的陪伴下的找到了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社的领导热情接待了林老,在听取有关情况后表示可以出书,但此类书的出版需要作者支付若干费用,出版社将成本压至最低,老人如要出一千册书也须4万元左右的费用。

  林老回江西后即开始积极筹款,老人工作所在地乐安县政府虽愿支持他出书,但无奈全县年财政收入才4千万元,“他们是有心无力”,林老的友人说。而林老多年收集资料、打印书稿已花费许多钱,生活十拮据。

  无奈之下,老人寄希望于南京的乡亲,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叫嚣,他十分着急:“历史事实不会因时过境迁在社会上消失,不会被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所遗忘,更不会因加害者的幻梦而一笔勾销,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历史真相告诉世人。”

  老人的愿望是,能将书顺利出版,然后再全部赠送给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芦沟桥抗战纪念馆之类的纪念馆和研究机构,再下一步,他愿以自己的老迈之躯,以一个大屠杀幸存者的身份向日本政府提起诉讼。

  快报即日起开通热线025-84783554,为林长生老人募集出版《南京大屠杀之铁证》所需的费用。

  特约通讯员袁兆平    快报记者言科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