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灰蓝绿到调色板:色彩消费里看中国社会之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1日01:50 胶东在线

  新华网长沙4月10日电(记者刘璐璐)家住湖南新化县的唐勃良,在忙碌了一周之后,周六凌晨乘坐早班火车前往长沙,赶赴已经预约好的一家色彩工作室进行色彩诊断。虽然有点累,但49岁的唐勃良仍觉得值得,因为“今年夏天我将度过一个靓丽的夏天!”

  时下在中国非常流行的色彩消费,是让专业人士根据消费者的肤色、气质,为其选出最适合她(他)的服装或化装色系。由于色彩诊断是为每个消费者“量身定做”,备受爱美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人士尤其是女性的青睐。

  色彩消费自1998年在北京兴起后很快风靡中国,虽然做一次色彩诊断的价格不菲,一般是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仍然挡不住爱美者的“趋之若鹜”。

  49岁的唐勃良出生在建国初期一个人们都不在意穿着打扮的年代,“那时候大家都只穿灰色的衣服”;她的青年时期则是在一片“国防绿”中走过的;八十年代风行一时的“红裙子”是她记忆中的惟一亮点。

  如今,许多象唐勃良这样已步入中年的中国女性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街头的少男少女几个月就把头发换一个颜色,连街坊老婆婆也穿上了明亮艳丽的衣服。五彩缤纷的色彩点亮了她们的眼睛,也让她们在色彩消费中追寻留有“遗憾”的青春岁月。

  “人们不但开始释放爱美之心,舍得投资美,而且也愿意了解美的知识,”长沙洁莹色彩工作室的老板告诉记者,像唐勃良这样到她这里进行色彩消费的顾客平均每天有七八人,高峰期时还要预约,大部分顾客来自湖南的各个地市,还有一些是县城来的。

  当温饱得到解决,人们对个性美的追求就更加强烈。色彩消费在中国,已走进了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下岗女工想通过自己形象的改变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为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想方设法“打扮”自己。

  湖南省妇联副主席肖百灵是个色彩消费的热衷者,有着两年色彩消费经历的她认为,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如果对自己的外在特点有全面的了解,都将有益于生活、学习和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最近做了一个题为《中国人的色彩消费》的调查。此项调查显示,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虽给社会带来了丰盛的产品,却没有了流行色,中国人生活比以往更加个性化、多样化了。

  城市问题学者、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杨东平对这一现象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不断开放的社会环境,使个人本位价值得到承认和确定,而这正是现代社会的起点。

  回想一下,中国人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处在“讳言美”的阶段,追求美会被扣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到今天可以尽情地打扮自己:烫头发、迷你裙、高跟鞋、染发风,直至最近“人造美女”的风行……观念与时代一同在进步,中国人对色彩的追求已不仅仅是爱美的问题。

  “色彩的变化可以作为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一个古老民族正在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和无穷的进取心。”杨东平说。责任编辑:杨胜武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