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丰产烦恼”到增收基石 建粮食增收长效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2日07:41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张桂英

  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认真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日前我省出台了十个方面、29条力促农民增收措施的《实施意见》。为让全省上下更加细致地了解这些政策措施,用好政策激发的积极性尽快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本报从今日起在第三版开辟专栏《贯彻一号文件迎接金色春天》,对实施意见中强调的各方面工作进行全景式报道。

  开篇的话

  时隔17年之后,2004之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村问题的第六个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意见》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出台了大量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措施,被誉为“高含金量”的文件,送给9亿农民一个金色的春天。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认真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日前我省出台了十个方面、29条力促农民增收措施的《实施意见》。为让全省上下更加细致地了解这些政策措施,将好政策激发的积极性尽快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本报从今日起开辟专栏《贯彻一号文件迎接金色春天》,对《实施意见》中强调的各方面工作进行全景式报道。

  背景资料 今年目标:

  总产:确保280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2%;力争达到300亿公斤,使出省粮食达140亿公斤;

  单产:力争提高10%;

  品种:优质品种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

  种子:良种化率、种子精选率、包衣率和统供率分别提高到95%、70%、50%和65%以上;

  主要措施:

  增加粮食作物面积,增加高产高效作物面积;

  更加有力地实施“良种化工程”,四大粮食作物应用新品种19个,重点推广115个;

  确定今年为实施农业标准化年,全省粮食作物标准化实施面积力争由上年的6000万亩增加到8000万亩以上;

  大力推广12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模式化栽培技术,实施总面积6550万亩;

  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规划各品种优势产业带,杜绝越区种植,搞好产后整理,提高抗灾能力。

  粮食:从“丰产烦恼”到增收基石

  “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面对国家需粮的召唤,面对农民增收的迫切愿望,面对粮价较大幅度上涨的市场变化,面对中央对我省粮食生产寄予的厚望,我省再次亮出一个粮食大省的大局意识———认清责任、顾全大局、为国分忧,抓住机遇、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在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的精神指引和战略部署下,我省及时调整思路,将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紧密联系起来———扩大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增加总量、降低成本,并将发展优质粮食生产作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新近出台的29条增收措施中第一个提出。由此,粮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粮食增收也成为最新的重要课题。抓根本保总产“四大作物”三增一稳

  “确保230亿公斤,力争达300亿公斤,提供商品粮190亿公斤,为国家调出粮食140亿公斤。”日前召开的全省粮食与农业工作会议上,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并郑重承诺。在国家重金扶持的政策激励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粮豆薯意向种植面积达11820万亩,比上年增加218万亩。其中水稻面积将突破历史最高水平,意向种植2700万亩,比上年增加758万亩;大豆意向种植4900万亩,比上年增196万亩;小麦意向种植350万亩,比上年增30万亩;玉米面积基本维持在上年3000万亩的水平上。“从最近调查情况看,农民种粮积极性比较高,实际播种面积有望突破现在的预计数。”省农委生产处处长杭玉臣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遇的双重作用下,新一轮的承包土地热、科技培训热、购买农机具热已在我省农村出现。未到4月,全省已筹措备春耕生产资金167亿元,占春耕生产所需资金的95%,比去年同期快10.1个百分点;化肥肥源全部筹集到位,现已下摆180多万吨,占春耕需求总量的80%以上;种子加工、包衣和到户率达80%以上;农机具检修基本结束,大部分农机具达到待耕状态;6675万亩耕地达到待播状态,深松和标准化整地面积比上年增加30%;已有450万农民接受了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南部地区已利用气温回暖时机抢墒播麦。

  发展粮食生产,尤其优质粮食生产,我省本就具有耕地、气候、品种的全方位优势。东为三江平原,西为松嫩平原,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光、热、水同季,适于农作物生长;全省现有耕地1.7亿亩,耕地总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首位;土质肥沃,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占60%,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300亿公斤的水平;大豆、马铃薯、亚麻、甜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春玉米、水稻面积的产量也居全国前列。但随着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粮食供求出现阶段性变化后,由于粮食价格持续低迷,销售不畅,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我省粮食产量有所减少。2003粮食总产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97年净减少59亿公斤;水稻“水改旱”现象较普遍,并由此导致投入减少,耕作粗放,单产水平低。

  然而,无论市场如何变化,粮食都是每一位黑龙江人心底深深的眷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粮食产业都是我省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正基于这样的定位及认识,当机遇来临之时,我省立刻乘势而上,增面积保产量,从根本上夯实产业基础———新近出台的促进农民增收29条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在基本农田种树造林、挖塘养鱼;对占而未用并具有耕种条件的开发区,今年全部种上粮食作物;其它未利用的耕地也全部利用起来;加大对土地整理复垦的力度,力求耕地总量有所增加;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15%以上要用于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攻单产促增收良种标准双管齐下

  2004年省级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搞好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安排6000万元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筹措5000万元资金,对新组建的50个农机作业合作社予以重点扶持。省农委生产处处长杭玉臣说,“这样大力度地扶持粮食生产,在我从事农业工作近30年中还是头一次,真看出省里的力度了。”

  据他介绍,发展粮食生产,今年我省还有两个创新举措:一是对供种企业进行招标,通过对中标企业的规范管理、规范经营,结合良种补贴的发放,逐步实行种子统一供给;二是发挥农机作业合作社和场县共建的作用提高标准化作业面积。将今年确定为实施农业标准化年,全面推进粮食生产标准化,提高标准化到位率,全省粮食作物标准化实施面积要力争由上年的6000万亩增加到8000万亩以上。

  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促进增收。因为在当前市场形势下,粮食增产就是最现实的增收;而我省除农垦外,一些县市科学种田水平还比较低。去年全省粮食平均亩产只有216公斤,如果单产提高10%,年增产粮食就达25亿公斤。据了解,当前粮食市场仍保持着自去秋以来的良好走势,水稻每公斤售价可达1.5~1.6元、潮玉米0.7~0.8元、大豆3元左右,粮食综合价格比上年增长25%以上。

  为确保粮食增产增收,今年我省还将更加有力地实施“良种化工程”,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大力推广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模式化栽培技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和深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全省四大粮食作物应用新品种19个,重点推广优质粮食品种115个;使全省良种化率由上年的90%提高到95%,种子精选率、包衣率和统供率分别提高到70%、50%和65%以上;力争通过种子更新增产5亿公斤。重点推广大豆行间覆膜和窄行密植、专用玉米通透栽培、水稻钵体旱育超稀植、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化栽培等12项粮食高产、优质、高效实用技术,四大粮食作物计划实施面积6550万亩,比去年增加2500万亩,力争通过技术增产10亿公斤以上;靠标准化和减灾措施增产粮食15亿公斤以上。调结构找优势构建粮食增收长效机制

  粮食“金贵”了,“结构”还调吗?“调!必须坚持农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努力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对有可能出现的只重产量忽视质量的苗头,我省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中,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在今年的粮食生产中,一方面把低效作物全部改种高效粮食作物,增加高产高效粮食作物面积;一方面继续大力发展绿色和无公害粮食。

  全省14133万亩的总播种面积中,粮豆薯面积占83%;效益不好的经济作物面积下降了372万亩,只占播种总面积的12%;而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可达5850万亩,比上年纯增484万亩,增9%,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1.3%;饲草、饲料作物面积600万亩,比上年增154万亩;绿色、无公害粮食监测面积为1700万亩和1400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0%和一倍。

  回顾过去,我们会清晰地记得:2000年,在我省农民纯收入连续三年负增长、粮食价格持续低迷、销售困难、农民增收缓慢的严峻形势下,按照中央部署,结合省情实际,我省开始了全规模、大力度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先后提出压缩低质滞销的粮食作物,“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实施“主辅换位”,建设畜牧大省;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等。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到2004年,我省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已由1999年的83.1:16.5:0.4调整到72.5:24.3:3.2,农作物优质品种面积、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面积大幅度增加,优化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

  “调结构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这两者都离不了市场形势的变化。市场变化不停,结构调整步伐不止。”省农委副主任王兆斌说,促进粮食增收,还有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始终着眼于提高粮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结构调整,坚决防止忽视质量的倾向。

  为构建粮食增收的长效机制,今年我省在粮食优势产业带建设和杜绝越区种植上还有大动作。在已规划出的大豆、小麦、玉米、水稻的优势产业带基础上,推进优质粮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优质商品粮基地。我省规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增加部分,要重点向粮食主产县(市)和农场倾斜;当年新增贷款的30%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地农户生产。同时,通过籽种统供、良种补贴确保适区适种,避免“水玉米”问题再度发生;水稻既不越区种植,又要有水源保证。

  (黑龙江日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