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超事迹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3日05: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编者的话 本报昨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的长篇通讯《新时代的中国工人许振超》和评论员文章《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报道了青岛港工人许振超三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技术,创造出世界一流工作效率的先进事迹,人民网即时进行了转载。报道推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广大读者和网友纷纷发表意见,高度评价许振超的事迹和他身上所体
青岛 唤起千万个许振超,同心干 本报青岛4月12日电记者宋学春报道:“读了、收看了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对许振超的报道后,我们备受鼓舞,我们的时代需要大批像许振超这样的工人。”“唤起千万个许振超,大家同心干,一定会加速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步伐。”……4月12日,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刊发的青岛港许振超事迹的报道,在青岛各行各业引起强烈反响。 记者来到青岛港,大港公司箱站的王海云告诉记者,在“振超效率”和“振超精神”的鼓舞下,大港公司昼夜的吞吐量由过去的4万多吨,目前达到了9万多吨。仅进入4月的头10天,就完成了15天的工作量。 装箱队的李大宝、业务部的刘起昌说,在“振超效率”的感召下,他们创出了12小时装3600吨的“木薯干效率”,取得10小时55分钟接卸14900吨的“大豆效率”;推出了“雒勇操作法”、“舰峰查车法”。 “许振超不仅是青岛的自豪,更是我们产业工人的自豪。”青岛长途汽车站站长宋定军、工会主席张莉手拿当天的人民日报说,“许振超是个‘三型人物’,即学习型、进取型和实干型,我们要向他学习。”这个1997年被誉为“李素丽群体”的全国文明窗口,用“振超效率”结合交通运输服务的特点,进一步改善服务方式,创新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许振超的事迹在青岛高校也引起很大反响。青岛科技大学大三学生边华东说:“我们应该像许振超那样知难而上,敢于创新。”2004届毕业生徐广基同学说:“许振超的事迹证明,岗位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这对我们将要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启示太大了!” 青岛市部分企业职工纷纷表示,要以许振超为榜样,在工作中敢想敢干、能干会干、苦干实干,谱写当代产业工人爱岗敬业、学习创新、拼搏奋斗、敢争一流的豪迈篇章。 读者 伟大,总是用平凡震撼人心 本报北京4月12日讯记者李丽辉报道:本报刊登了长篇通讯《新时代的中国工人许振超》和评论员文章《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后,人民网进行了转载和报道。许多读者、网友通过电话、电传或在人民网上留言,积极评价许振超身上体现的新时代的中国工人精神。 四川华西集团十五有限公司员工波涛赋诗一首,赞扬“振超精神”:“普通工人不一般,卅年岗位埋头干。码头工作苦钻研,誓与吊车结下缘。做主人翁任劳怨,新时代的好模范。” 许多不知名网友读了许振超事迹后,发表简短评论和留言,表达心声: ——在学历高于一切的今天,一个工人能脱颖而出,是时代的进步。 ———英雄,建功立业总是默默无闻;伟大,总是用平凡震撼人心。 ———老许,中国需要你这样的人! 还有一些网友对媒体大力宣传许振超这样一位工人典型表示肯定,并提出了具体建议与希望: ———这篇报道让人看了感到兴奋,像许振超这样的工人应该好好地宣传。 ———感谢人民日报和人民网推出许振超这样的给人以向上力量的报道。 ———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人了,更需要大力宣传这些产业工人。在我眼里,任何一名出类拔萃的工人、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都更应成为青年人的榜样。如果总让歌星影星在媒体上晃来晃去,那才是可悲的。 《人民日报》(2004年04月13日第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