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 吉林省农村教育“以县为主”步履蹒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3日11:52 新华网

  吉林省拥有270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达1482万。中小学在校生320余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生近260 万人。这两组数字显示:吉林省基础教育的重点、难点在农村。

  (一)

  2002年9月,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吉林省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的改革,省政府下发了《关 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明确了县、乡、村三级承担的责任,把建立完善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 管理体制,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之策,要求县级政府对本地义务教育负有三方面的主要责任:一是统筹规划责任;二 是经费保障责任;三是教育管理责任。

  到2002年底,全省54个县(市、区)实现了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县级政府统筹管理,统一发放。按照各地实际发 放的工资标准,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不拖欠,前几年大面积拖欠工资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同年,47个县(市、区)理顺了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53个县(市、区)理顺了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中小学校 长的选拔任命权,教师的考核、调配权,全部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现了人权和事权的统一。

  然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且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改革以后,地方财政往往无力承担高额的教育投入。吉林省西部某县财政局,依旧每年从 两所高中的自费生收入中提走80%,从县直属中、小学学费中提走50%,共计300万元用于县财政教师开支。当地财政 部门说,这是按照“预算内、外收支统管”的原则,每年重新核定一次全县各事业单位年度收支。但实际上,这是将政府承担 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公用费混为一谈,用教育事业费来掩饰教育公用费投入的不足。

  其次是人事管理体制问题。“以县为主”要求建立和健全以县级教育部门为主的教育人事、教育管理体制,但放权的 乡镇政府对教育投入普遍出现弱化的倾向。教育经费不足,县里无力弥补。为堵塞这一缺口,只好在人权事权上妥协。该县除 教师工资外,其他的人权、事权仍主要由乡镇政府掌握。该县乡一级政府可随意任命和撤换农村小学校长或任意调动教师。

  税费改革之后,农村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是税费改革的目标之一。然而,这 个县的税费改革却造成了更大的教育经费缺口。这个县于2002年开始进行农业税费改革。改革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由 县里统一发放。省里拨付487万元教师工资补助转移支付,全额用于教师工资。而应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转移支付资金, 却被用来补发了教师的陈欠工资。一些农村学校校长告诉记者,要靠校长出外化缘来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

  (二)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吉林省农村有70%以上的初中学生毕业后,将不能接受高中教育,他们中绝大部分面临着回 乡务农或外出打工。如何让这部分学生与地方经济发展衔接,使之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是农村初中在办学上所要破解的难 题之一。

  2002年11月,省教育厅和省农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农村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通知》,将“绿色证书 ”教育课程列入农村初中教学计划。一些地区打破了行业界限,统一调配教育、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相关部门的技术人 员和社会能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参与教学。在舒兰市,所有农村初中教师,除具有文化课知识外,每人必须掌握1 —2项农村实用技术专业知识,把它作为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从1999年起,这个市利用寒暑假,集中对初中教 师进行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如今,所有农村初中教师均接受了培训,成为既胜任文化课教学,又胜任专业课教学的“双师型 ”教师。

  一些地区从本地经济的主导产业、区域经济特点出发,自主编写教材,特色鲜明。长春市双阳区157中学所在乡政 府,组织乡各站、所的技术人员及当地农民致富能手配合学校劳动技术教师,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实际编写了《西瓜技术 》、《蔬菜化学除草》等15种乡土教材,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目前,吉林省农村初中开设的专业实用技术课程已 达11类51门,有效服务了农村经济。

  实践基地是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农安县高家店镇在选择初中基地建设项目时,紧紧围绕当地农业经济 结构调整,针对当地黄牛养殖、果树种植、花卉苗木栽培、优质玉米培育等项目前景看好的实际,建成六个标准的实验小区, 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龙头和源头辐射作用。

  在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又浮出水面,不容忽视。许多学校的农业技术课内容陈旧、方法 不当、效果很差,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村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缺乏对农村学生职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许多学校的基地 被承包给个人经营,基地的育人功能和生产示范功能几乎丧失;一些关于城镇第三产业的职业课程根本没有实习基地;地处偏 远地区的农村学校,由于经济、交通条件所限,无法对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很多职业技术课教师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这些 问题,直接关乎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应引起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莫作看客。(记者李林岩)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