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乌盟调整种养结构开辟增收新途径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3日12:38 新华网

  阳春三月,记者深入乌盟农村实地采访,映人眼帘的是一排排标准的牛羊圈舍,以及农牧民养奶牛、喂寒羊的忙碌身 影。

  走进丰镇市浑源窖乡的寒羊养殖小区,记者掠奇地发现,农民不种粮,而是在种草。问起他们为什么要在耕地里种草 时,这里农民说是在种“金元宝”。谈起种草的战略举措,乡党委书记胡建中讲得头头是道:种草是一项产业,我们一边退耕 ,一边种草,特别是种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植一些优质牧草,既可以得到国家的钱粮补助,还能为寒羊养殖提供饲草料保证,收下的草籽还可以出 售,种粮、种草哪个收入多,农民心里最清楚。

  乌盟是个农业大盟,虽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马铃薯、杂粮杂豆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格局,但仍未摆脱农业靠天吃饭 、广种薄收单纯靠农业抓农业局面,农民致富缓慢,始终在温饱线上徘徊。

  2003年,乌盟新一届领导班子重新审视盟情,提出了建设“畜牧业强盟”的发展新思路,确定了今后三年增加农 牧民收入的主攻方向:突出发展奶牛、寒羊两大畜种,加快由种植业主导型向高效养殖业主导型转变的步伐。

  实践证明,过去的一年,是乌盟农牧民得到实惠、增加收入最多的一年。这一年,乌盟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产业化 经营为突破口,全力培育壮大奶牛、寒羊两大主导产业,基本上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去年,全盟农牧 业增加值达到46.7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畜牧业增加值达21.8亿元,同比增长39.7%;农牧民人均纯 收入达到2138元,同比增长21.9%。其中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占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5.1%。

  这一年,乌盟把奶牛养殖业作为水资源富集地区最大的富民工程来抓,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出台优惠政策, 使奶牛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去年,全盟奶牛存栏达到13.5万头,比上年增加8.4万头,增长1.6倍;全盟建成并运行 的奶站192座,正在建设的118座;年鲜奶产量达到25万吨,农牧民人均来自奶牛业的收入达到220元,占总收入的 10.7%。由于实施禁牧舍饲和大力调整畜种结构,全盟畜牧业饲养方式由传统的散养逐步转向舍饲,由粗放经营转向精养 高效。正如记者几天来所看到的,许多农民通过养奶牛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有的养殖大户,不仅自己圆了致富梦,而且带 动周边群众通过奶牛养殖走上致富之路。目前,全盟乡镇已建成奶牛养殖小区130个,专业村430个,专业户21100 多户;新增配套加工机具6963台(套),建牛舍62.4万平方米,青贮窖30440多处、63.1万立方米。

  这一年,乌盟把大力发展寒羊养殖作为丘陵干早农区最大的富民工程来抓,走出了一条数量扩张、质量提高、链条延 伸、效益增加的路子。

  一方面,通过群众集、扶贫补、干部帮、社会引、项目争和财政贴的办法,共筹集1.5亿元资金,加快了寒羊量的 扩张。去年,全盟寒羊基础母羊存栏达120万只,比上年增加83万只,增长2.2倍;寒羊饲养量达到280万只,比上 年增加170万只;另一方面,各地从“种子工程”建设入手,以村为单位建立了羊人工授精点,通过投放多赛特种公羊,开 展羊的胚胎移植,提高了寒羊的品质。去年,全盟共投放多赛特种公羊82只,完成肉羊胚胎759只,全年出栏肉羊300 万只,肉类总产量达22万吨。农牧民人均来自寒羊的收入达到115元。为了促进寒羊的健康发展,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和 出台了不同的优惠政策。四子王旗共确定52个行政村为发展重点,采取每只羊由世行贷款280元,扶贫补贴50元,其余 由农户自筹的办法调入寒羊9000只。察右前旗实施寒羊流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借母还仔”、“联投联保”体制,对 13个乡镇的32个贫困村进行重点建设,年内寒羊饲养量达到42万只,基地村养殖户达到80%以上,户均饲养基础母羊 3只以上。目前,全盟已建成寒羊养殖小区223个,专业村1402个,发展专业户29087户。

  谈起发展奶牛、寒羊的话题,乌盟盟委书记韩志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早坡地的种植业延伸到寒羊养殖业上来,一亩 地可以增加5—8倍的收入;水浇地的优势延伸到奶牛养殖业上来,一亩地的收入也可以增加5—8倍。那么,就种植业而言 ,每年提高10%—20%的效益是很难的,如果把它延伸到另一个产业层次上,一下子就能增加500—800倍的收效。 所以,农牧业和农村经济进入现代化,高效畜牧业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