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副总统切尼访华专题 > 正文

专家:切尼访华肩负多重使命 互探对台“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14:3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14日电 美国副总统切尼13下午由日本东京飞抵北京,开始其对中国为期三天的工作访问行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在接受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做出如下三方面的分析:

  一、中美将谈及包含台湾问题在内的多个话题,侧重点各有不同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这次美国副总统切尼对中国的访问是今年中美关系中一次很重要的战略对话,另外一次比较重要的首脑会晤将在ACPE会议期间举行,但APEC首脑会晤的时间很短。其实这次访问由来已久,前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作为国家副主席的时候邀请就发出了,美国也承诺实现这次访问,后来因为伊拉克战争等原因一再推迟,直到最近才实现。

  另外,切尼副总统本人在布什的班子里作用非常大,有些西方媒体称他为布什班子里的god father(教父),在政府决策上面比一般的副总统起的作用要大很多。特别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在紧张的日程安排下切尼能抽出时间来访问中国,足可以反映出布什班子对中美关系的重视。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中美双方都非常重视这次会晤,双方都会把关心的问题摆上台面。

  从中国方面来讲,首当其冲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此外,还有一些问题如消除贸易纠纷、地区安全等中国也很关心。

  从美国方面来讲,关心的问题可能会更多一点。首先就是反恐问题,目前美国的反恐进程并不是很顺利,在这个方面需要中国继续提供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其次是防止武器扩散问题,在这方面双方有可能达成一些协议。另外美国关心的问题还有朝核问题、台湾问题、贸易问题、人权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等等。

  二、美对台湾问题的政策框架未变,中美双方互探“底线”

  切尼这次来中国访问,估计首先会再次重申“中美建交三个公报”所确立的原则,特别是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同时,美国也会明确反对动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这样一个基本政策框架应该不会改变,但是这次会晤属于中美双方最高层的战略对话,双方可能会比较坦率地交待自己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

  由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局势还不明朗,未来4年的台海关系存在很大变数,美国当局可能会想一些办法控制危险,近期的重点应该是对陈水扁当局的行为加以控制。

  另外,美国国防部最近通知国会要向台湾出售预警雷达,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双方可能会就这个问题进行磋商。美国军售台湾是一个长期以来形成的现象,是中美关系中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它没有影响中美在其它领域的合作。

  三、中美关系相对比较成熟,今年总统大选是不确定因素

  去年11月初,鲍威尔国务卿曾经表示目前的中美关系是30年来最好的。除了外交辞令的因素之外,从总体上来讲目前中美关系应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关系。所谓的成熟关系,它是一种矛盾和合作共同存在的关系,相互可以不直接影响。美国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会实施它的Greater Middle-East(大中东)战略,主要是防止恐怖主义袭击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中美关系出现特别大的公开矛盾可能性会小一点,中美应该会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除非它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出现大的偏差,比如说鼓励“台独”,那个时候可能会导致中美两国提前公开冲突。

  近期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美国大选。如果今年美国大选改换了政府,美国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和对台湾的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假设布什总统赢得第二任期,那么就会沿着现在这个政策轨道往前走,他会寻求中美关系大框架上总体的稳定,这是他的一个目标。然后在台湾问题上他会推进两个“清晰”战略,即对台减少模糊性,就是台湾不要以为美国给它一个空白支票,它想干什么都可以;另外美国对大陆的政策也会更清晰,对大陆的动武进行一些威慑。所以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如果排除这个不确定,那么未来中美关系肯定会在大框架下追求稳定,在台海问题上美国追求对两面的更为清晰,应该是这样一个状态。(民生)

  相关专题:美国副总统切尼访华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