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古城今犹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16:55 郑州晚报 | |||||||||
□晚报记者游晓鹏/文 河流孕育城市文明。流经王城岗古城的侧畔,淌过新寨古城的墙根,在郑州南面42公里处,古老的双洎河和黄水河相遇,形成了一块三角形的河汊地,使这里再次成为一块筑城宝地。
从春秋初年起,一座巨大的都城开始在这里耸立,高大宽阔的夯土城垣经历了无数次战争与自然的破坏,如今依旧巍峨屹立。它跨越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两个阶段,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目前地面上同时期保存最完整最高大的古城遗址。它就是已有2700年历史的新郑市郑韩故城。 得郑城者得中原 从正北面进新郑市区,一截绿色的城墙远远映入眼帘。走到墙根儿下才发现,城墙原是土黄色,为了防止城土流失,人们用一种叫做“抓地龙”的草把它“裹”了起来。亭子的下面,“郑韩故城”四个白色大字刷在护墙中央,在黑色衬底的映照下显得庄重肃穆。 陪同记者采访的新郑市博物馆文物科科长宋守杰说,这里是豫西山地和豫东平原的交接地带,春秋时期,郑国第二位国君郑武公首先在此建都,韩国灭郑后仍以此为都,前后时间长达539年。河南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马世之认为,郑韩故城的这个位置正是当时天下的交通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有这么一种说法,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郑城者则得中原。 三面环水“牛角城” 郑韩故城的大规模勘探与发掘始于1964年。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如今它的城垣与宫殿整体轮廓已基本确定:这座城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周长1.9万米。中部有一道南北隔墙,把城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西城北墙长约2400米,东墙长约4300米(大部分墙基埋于地下),南墙和西墙部分墙基还未找到。东城北墙长约1800米,东墙长5100米,南墙长约2900米。与其他古城不同的是,郑韩故城的大部分城墙都保存在地面。 新郑市博物馆内陈列着一张放大的郑韩故城平面图。从上面可以看到,故城东墙的南半部紧贴南北向的黄水河,南墙与双洎河走向一致。西北斜向的双洎河从上游西城北墙西头经过,一路弯曲穿越中部隔墙后,在东城的南墙与东墙交角处与黄水河汇合。这样,整座城酷似以两条河交汇处为尖角的“牛角”,当地老百姓因此称其为“四十五里牛角城”。宋守杰告诉记者,因为故城就建在河的交汇地带,这座城天然就三面环水,西城缺失的部分城墙可能就是建得太陡峭,年久失修,坍塌到河里了。韩国灭郑后迁都新郑,加固加高了郑国的东城墙和北城墙,南城墙和西城墙却向里收缩很多,可能就是考虑到离河太近的不安全因素。 北魏俪道元所著《水经注》里记载:“洧水自郑西北入而东南流,经郑城之南城门内。……洧水又东与黄水合……黄水又南至郑城北东转,于城之东南与洧水合。”文中的洧水就是双洎河,黄水就是黄水河,准确地描述了郑韩故城的方位,成为后人判定郑韩故城性质的重要依据。 郑城位踞交通要冲 马世之说,中国古代分为九州,河南地处九州的中心,郑韩故城又在中原的腹心地带,堪称九州的咽喉。从地域上讲,郑国西连周秦,东通齐鲁,北上燕赵,南抵楚越,紧邻嵩山与黄河,形势险要,堪称“天下之中”;从战略上讲,郑韩故城向西不远即是洛阳周王都城洛邑,对其有包围之势,视王都如探囊取物。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想要争雄称霸的各个诸侯国来说,占据这里就意味着占据夺天下的先机,秦王嬴政就很清楚这一点,他于公元前230年首先攻破了郑韩故城,迈出了翦灭六国的第一步。 如同现在的郑州地处陇海线和京广线交叉点一样,郑韩故城也是当时的交通枢纽。从山东的齐都临淄到周王都城洛邑,从南方的楚都郢北上到赵国邯郸,郑韩故城处在了联结这些当时大城市交通线的交叉点上。郑韩故城出土的一些遗物遗迹,如各国的钱币等表明,当时各国的使者、商人都经常到这座名闻天下的都城。 天下强兵皆韩出 驱车行走在新郑市区,高高耸立的城墙随处可见,历经两千多年风雨冲刷仍能留存下来,足见其坚固。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蔡全法在郑韩故城主持发掘多年,他说,整座城的城垣是用黄土夯筑的,目前大部分城墙还都在地面上保存着,一般残高10米左右,最高的有16米,墙基宽40-60米,墙基底部有基槽,规模比商代和西周时更大了。城墙下部是“春秋夯层”,上部为“战国夯层”,成因是韩国灭郑国之后将城加固加高。东周时期战事频繁,城破则国破,因此城池的防御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郑韩故城除了三面环水和城墙宽大结实外,还是其他一些防御特点。 瓮城马面共保城池 在筑城者最初选址的时候,已经充分地利用了双洎河和黄水河这两道天险做屏障。这两条河流都岸高水深,河面窄的地方有几十米,宽的地方有数百米,部分城墙距离河岸比较远的段落,又另挖有宽阔的护城河。 在郑韩故城,记者注意到,除北墙比较平直外,其它城墙都是弯弯曲曲的,在一定的长度内就会有一个拐角。新郑市博物馆文物科科长宋守杰告诉记者,这可能与城墙边河流的走势有关,但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设计使得一部分城墙较为凸出,站在凸出的墙顶使用弓箭,既可以提早射击来犯之敌,也可以横向射击城下的敌人。北城墙虽然修得比较直,在它的上面却设有与弯曲城墙同道理的马面设施。宋守杰说,所谓马面,就是与城墙顶齐平但延伸出城墙一定距离的墩台设施,古代筑城时常常使用。郑韩故城北城墙上的马面设施是目前我国已知的古城中较早的新型防御设施,虽然没有后世那样整齐划一,但在军事防御上无疑也是进步与创造。据介绍,北墙上共有4个马面。 瓮城则是另一种先进的城防设施,可以引敌人进入瓮城而将其围堵歼灭。虽然考古工作者在郑韩故城的城门遗址处并没找到瓮城存在的证据,但在《诗经·郑风》里关于郑城的描写中却有这么一句:“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马世之告诉记者,“闉阇”是指一种瓮城设施。这说明,很可能当时郑韩故城城墙上既有先进的马面设施,城门处又有瓮城,筑城者在城防的“硬件”建设上可谓费劲了心机。 “军事工业”作后盾 在新郑市博物馆展厅里,记者看到郑韩故城内出土的一对铁门枢。门枢是长方形的,由于年代久远,锈迹斑斑,已成黑色,其中一块的小半截都朽掉了。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两块门枢就有50多公斤重,可见当时城门之厚重。记者注意到,这对门枢铸造得相当光滑,侧边凸出来的转轴圆称合理。 河南省博物院研究员蔡全法说,春秋时期,郑城已能铸造出闻名天下的“青铜莲鹤方壶”,其精美造型说明当时冶金技术非常先进;在战国时期,韩国的冶金手工业更是一度处于列国的领先地位。《战国策》中《韩策》篇里说:“天下之强攻劲弩,皆自韩出。”《史记》中也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的记载。考古工作者在郑韩故城的东城发现了一处10万多平方米的铸铜作坊遗址和一处4万多平方米的铸铁作坊遗址,出土了鼓风管、木炭屑、耐火砖、熔炉等,确定韩国生铁冶炼工艺发明较早,且工艺先进,已经出现球墨可锻铸铁。 退休前曾是新郑市史志办负责人的刘文学老先生认为,先进的冶炼技术无疑成为郑韩故城统治者强大“军事工业”的后盾,使之成为郑韩故城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硬件”之一。 高城深池仍需演“空城” 曾对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城做过系统研究的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徐卫民告诉记者,愈来愈残酷的战争,使高城深池成为当时都城的显著特点。很多都城不仅修有城,而且修有郭,规模愈来愈大。郑韩故城也不例外,其宽度远远超过了商城的10米,顶部甚至可以过汽车,墙高也在15米以上,且有双洎河与黄水河做天险。 但尽管如此,城池在战争中也有岌岌可危的时候。对郑韩两国的历史相当熟悉的刘文学说,郑韩处于中原腹地,常常四面受敌。郑国有历史记载的战争有176次,平均每2.7年一次,韩国平均每3.3年就有一次战争。有这么一个故事,郑文公当政的一年,楚国派军队攻打郑国,中原一带地势平坦,楚军势如破竹很快打到郑城下。看到楚军的浩大声势,城里人慌了,有主张投降的,有主张逃跑的,有主张决一死战的。这时,宰相舒詹出了条计谋,命令士兵大开城门,城门口照旧车来人往,城内作坊市场照常营业。这招“空城计”十分奏效,楚军的军队以为有诈,当夜就悄悄撤退了。 刘文学说,凭借郑韩故城的高城深池,郑国初期在周天子联合诸侯前来讨伐的六七次战争中都没处过下风。但后来国势衰微,高城深池也终被韩国攻破 “羊市”等专门市场出现 周王朝对筑城的大小和内部形制都有明确的规定。古书《正义》将贵族按照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把他们的城池划分为方7里、5里、3里三个等级;《周礼·考工记》更是将都城的大小、城门的多少、道路及祖庙的设置、朝廷和市场的位置等,都做了详细规定。但在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地盘仅仅剩下方圆一二百里,地位下降,各个诸侯势力日益增强,他们都城的规模都超过了礼制的规定。 郑国国君是“伯”一级的爵位,按规定城应该是方5里,但郑韩故城面积有16平方公里,将整个新郑市区都包含在内,比当时周天子的都城大了近一半。蔡全法说,郑韩故城为两城制,西城为宫城和贵族居住区,东城为手工业者和平民居住区。 脱出“重围”的宫城 徐卫民教授在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城特点时说,这时的都城一般分为宫城和郭城两部分,或称内城与外城。二者有两种组合形式,一是宫城位于郭城之中,一是宫城与郭城分开。郑韩故城属于第二种。 早期的都城大多将宫城置于郭城的包围中,如鲁城、郢城、魏城等。因为如果把宫城置于郭外,或居郭城一边借郭为城,就会直接受敌,成为敌军全力以赴攻击的目标。采用两城分离的格局,既可以使他们的栖身之地脱离居民区的包围,又可以解决宫城规模受郭城限制的矛盾。 大概是郑武公建城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春秋时故城的西城一直是郑国的宫殿区所在。韩国灭郑后也沿用了这种模式,并且重新修筑了宫城和宫殿,使得国君和贵族在西城里生活更舒适,更有安全感。同时,东西两城之间高大的隔墙上筑有不少城门,并不影响交通和军队的调动。 考古工作者在西城北中部发现了1000多处夯土建筑基址,这片建筑区的偏西部,有一座现今城内惟一高出地面的春秋时代的大型夯土台基,俗称“梳妆台”。该台基为长方形,长135米,宽80米,现存高度6米多。从表面上看,这个土台子并没有什么异样之处,但考古工作者在台基上发现了用井圈构筑的水井和埋入地下的排水管道。专家根据其规模推测,这里可能就是郑国宫殿区的主殿。韩国的宫城为南北长方形,东西宽600米,南北约1000米,西围墙在梳妆台西100米处,北面直抵北城墙,东墙位于于阁老坟村东100米处,南墙还未找到。宫城内曾出土了一块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圭形石碑,是韩国的宗庙祭碑。 子产住在东里街 郑韩故城的东墙在今天的裴大户寨村一带向西内收,形成了一个近90度的拐角,城池的东门遗址就坐落在这里。如今,这道50多米宽的城墙缺口中间种满了桃树和油菜,已丝毫看不出它与其他缺口有什么区别。但《诗经》里却保留了不少与其有关的诗歌,从中或可领略当时风貌。 刘文学说,东门也就是都城的正门,根据历史记载,城门上还有城阙,即城门两旁的楼台建筑,更显巍峨。从东门往西一直通到西城,有一条大道,叫做逵路,还有一条叫做中分的南北大道,就通过现在的炎黄广场。这两条主干道贯通东西两城,闻名于列国,为各国使者商旅所熟知。有意思的是,据传郑国名宰相子产就住宫殿区附近与逵路交叉的东里街上。 在西城内,至今还留存有道路的“活标本”。其中有一条战国时期的大道,宽5米,是用碎陶片和粘性土筑成,极坚硬,路面亦较平;在韩宫中部,还有一条残长218米、宽达14米的南北路。 自由市场列东城 东城是郑韩两国的手工业区和居民区,这里不仅分布着大量大规模的制陶、铸铜、铸铁、制骨作坊,也有不少专门的市场。在春秋时期,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据《左传》、《国语》记载,当时郑国最有名的就是“逵市”和“羊肆”。 马世之告诉记者,这时已出现专门的市场,如羊肆就专做买卖羊的生意,米市和布市专做大米和布匹生意,这也正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据说这一时期,畜牧业被一些人视为发财致富的捷径,一部分新兴地主阶级分子走上了专营畜牧业的道路。 历史研究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都城的作用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西周以前单纯的政治中心演变成既为政治中心,又为经济中心。出现了集中的商业区,并成为大众的交易场所,其规模与繁荣都远非以前单纯为贵族服务的“宫市”可比。 韩王用上“土冰箱” 郑韩故城西城内,最重要的发现是宫城西北部的战国时期地下冷藏建筑遗址。该遗址距离宫殿很近,其使用者是当时韩国贵族无疑。这处被考古工作者称为古代“土冰箱”的冷藏设施,如今也享受上了被保藏的待遇,在今天阁老坟村北,文物部门专门为它盖了一座宽大的保护房。 这座地下冷藏室为长方形竖穴式,口略大于底,南北长约9米,东西宽约3米,深2~3米,原先地面上修有建筑,相当于“土冰箱”的盖子。在冷藏室南壁上修有一条14级台阶组成的走道,顺着走道一进入室底,记者就感觉凉爽异常,仿佛置身于一股凉气之中。室底地面平坦而规整,面积有20多平方米。底部东侧,5眼井南北方向一字排开。新郑市博物馆宋守杰说,这些井是冷藏窖,深2.5米左右,井口有特制的陶井圈上下套接而成,避免井壁泥土弄脏储藏物品。在井外的地面上,铺有印着对称三角纹和菱形格米字纹的方砖,室内周边墙壁的底部也砌有这样的方砖。 马世之当时参与了这座“土冰箱”的发掘。他说,室内底部和井里发掘出来大量的动物骨头,如鸡、羊、牛等,他们推测,当时保鲜的方法可能是在井中填入冰块,然后用铁棍篷在顶上,把生肉挂在上面,由于地底的温度比较恒定,这种办法能够使肉类保鲜较长时间。这种冷藏设施在以前没有发现过,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及食品冷藏技术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相关专题:郑州灿烂36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