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副总统切尼访华专题 > 正文

中美之间一次重要的战略对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5日05:29 新华网

  首次访华的美国副总统切尼在中国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在与中国几位重要领导人会见之后,从“9·11”后开始相互接近的中美关系被切尼的此次访问再次拉近。

  切尼对中国的此次访问是今年中美关系中一次很重要的战略对话,另外一次重要的首脑会晤将在ACPE会议期间举行。切尼幕僚此前曾指出,2002年5月当时的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访美后,原本切尼就打算在2003年春天回访中国,但因为美国对伊开战,因此延到200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4年的春天。这是切尼就任副总统以来第三次出国访问。

  切尼的身份也决定了此次访问的重要,身为副总统的他在布什的班子里作用非常大,有些西方媒体称切尼为布什班子里的教父,在政府决策上面比一般的副总统起的作用要大很多,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副总统”。“9·11”之后,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逐渐升温。两国在反恐、朝核问题上存在很多重要的共同利益。这种良好势头一直在发展。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评价说“美中关系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但是,上个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会上再次提出了反华提案,中美人权对话随即停止。最近,美国又决定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中美关系处于两年来较为敏感的时期。切尼的此次来访恰好能够扭转这种对立的势头,保证中美关系不受干扰地向前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切尼此次东亚之行开始的顺序是日本、中国和韩国。这一排序看似随意,却反映了美国对东亚的外交政策重视程度。日本排在第一,说明美国加强美日同盟关系的决心;中国排在美国的另一盟国韩国之前,反映了美国对中美关系的重视程度;韩国排在后面,也真实地反映了韩国总统卢武铉上台之后韩美关系趋冷的现实。

  台湾问题被认为是切尼访华双方必谈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在切尼访华当日再次要求美国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废除《与台湾关系法》。新华社报道说,切尼在今天与3位中国领导人的会面中,重申了美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基于美中三个联合公报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的行动。引人注目的是,切尼的如上表述并未提到美国方面对台政策另一基石———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

  在今天下午只面向美国记者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切尼告诉随行的美国记者说,他对自己目前为止两天的中国访问很满意。切尼坦承他来北京不是期待(中国方面)改变一个中国政策,他来北京意在弄清双方的观点,“我想我已达成此目的”。“对所有的美国人来说,低估(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的程度是一个错误”。不过,他也补充说(中美)双方也在许多议题上取得共识,这将“避免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灾难的某种程度冲突的出现”。

  不过,新华社报道说,在上午与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会面中,切尼称赞美中关系“处于非常好的阶段”,虽然存在问题,双方可以共同努力,继续加强合作。

  在中国总理温家宝与切尼的会面中,双方谈论到经济问题。温家宝说,中方愿意进一步加强中美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也希望美国尽早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分析切尼来访时说,中美关系所处的大背景并没有改变———美国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实施它的大中东战略,主要是防止恐怖主义袭击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出现特别大的公开矛盾可能性不大,中美应该会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除非它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出现大的偏差,比如说鼓励“台独”,那个时候可能会导致中美两国公开冲突。

  他表示,近期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美国大选。如果今年美国大选改换了政府,美国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和对台湾的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假设布什总统赢得第二任期,那么就会沿着现在这个政策轨道往前走,他会寻求中美关系大框架上总体的稳定,这是他的一个目标。然后在台湾问题上他会推进两个“清晰”战略,即对台减少模糊性;另外,美国对大陆的政策也会更清晰,对大陆的动武进行一些威慑。所以,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但是,就在大选之年的重要时刻,切尼选择来华,已足以表明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视程度。而且如今的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对华政策上已经差别不大,中美关系料将平稳跨过美国大选年。(记者/石洪涛)(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专题:美国副总统切尼访华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