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孔庆祥“反偶像”之实:偶像文化的倒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7日13:13 新华网

  主持人:本报记者陈瑜嘉宾:顾骏(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新闻背景:21岁华裔青年孔庆祥,没有任何天资异禀,却在一夜之间成为“美国偶像”,这场被称之为“反偶像”风暴从年初持续至今。1月27日,孔庆祥参加“美国偶像”歌手大赛选拔时的录像在电视上播出。他五音不全,舞姿滑稽,加上龅牙的土气外表,让人不忍卒睹。评委终止了他的表演:“你不会唱歌,你不会跳舞,你还要说什么?”紧接着孔庆祥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的两句话让他一夜成名:“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所以我一点也不遗憾!”孔的“表演”石破天惊,他的支持者们迅速建立起他的个人网站,一周内访问量就超过700万次。“美国偶像”节目破例让他参加下一阶段比赛,《洛杉矶时报》、《人物》杂志纷纷找他专访。这个被称为“可能是电视史上唱得最糟的歌手”,与两家唱片公司签下合约,4月6日,他的专辑在全美发行。孔庆祥香港出生,11岁移民美国,现为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主持人:孔庆祥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偶像的标准认识,一个如此普通的人,为什么会被奉为偶像,而且能够赢得如此狂热的追捧?这其中到底映衬出怎样的社会心理?

  顾骏:与其说这是孔庆祥的成功,不如说是偶像迷的成功,他们愿意看到这样一个人站在偶像的位置上。如果没有广大支持者的呼应,孔庆祥的那两句所谓“格言”,说了也是白说,因为他的确不具备任何偶像要素。这里所说的偶像是狭义的,是商业化运作制造的产品。偶像具有稀缺性,这种稀缺性与其市场价格成正比,而这种稀缺要素认定的背后,则是社会文化。偶像迷追捧偶像,看到的是镜中的倒影,是自己没有的容貌和才能,这可能并非是你原初认同的东西,但是社会认定它有价值。这一切生产了偶像,而偶像迷成了文化祭坛上的牺牲品。

  偶像是偶像迷反差造成的,这种反衬,让偶像迷心悦诚服。拥趸们的心灵底板上有一种卑谬的东西,他们在推崇偶像的同时,伴随着一种不可企及的失落,这就造成一种社会心理的冲突和压迫。例如,偶像身上视觉审美的标准压迫,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去整容,参照的标准又都是自己的偶像。

  这其中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普通人群因为不具备偶像所具有的条件,所以追捧偶像,但同时他们的潜意识里其实保有摆脱偶像和偶像压迫的冲动。而孔庆祥明白地告诉你,我没有任何的天赋条件,但我有一种决心、态度和梦想。他的故事中有明显的对偶像条件的摆脱,达不到要求,不怕,给自己的交待是“我已经尽力了,没有遗憾”。所有偶像迷在偶像面前的压迫感,被他的这种态度完全宣泄出来,理所当然获得强烈认同。孔庆祥的出现,暗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偶像,让他们感觉同偶像之间的距离倏然间缩短了,甚至消失了。

  主持人:这种心理平衡究竟是孔庆祥作为偶像的特殊作用,还是一场闹剧营造的虚幻景象?

  顾骏:这一切还是虚幻的,是偶像迷自己喂给自己吃的“精神鸦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合适的人在一个合适的场合说了一句合适的话,如果换了时间、地点、人物,则一钱不值。孔庆祥之所以能成为偶像,因为他意外获得了一种稀缺资源,那就是机遇,充其量不过是灰姑娘故事在偶像舞台上的再版。

  我不认为,孔庆祥的出现有什么“反偶像”的意义,他还是偶像文化的倒影,是偶像文化的延伸品,只是与常规有所不同而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们选择孔庆祥的时候,内心运用的还是偶像的标准,他们以为从孔庆祥那里获得了对偶像压迫的解放,却反而卷入了新的造偶像运动,所有的反抗和拒绝还是局限在偶像逻辑中打转,然后造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偶像,换了一个对象,本质上没有突变。可以这么说,脱离了偶像文化,就没有孔庆祥。打个比方,孔庆祥是月亮,不是太阳,偶像文化给了他光,反射以后才让人们看到他。如果我们深入推究可以发现,孔庆祥之后的“星途”路径与其他偶像的包装制作别无二致。孔庆祥现象正让我们感受到偶像文化的强大,感受到偶像文化在当代人心目中的统治地位。

  主持人:在商业文化、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反偶像”只可能是个体行为,而不能成为集体理性的主动选择吗?

  顾骏:财产理论上还可以平均分配,但名望在理论上都不能。偶像文化的内核,同人的某些永恒愿望有关,比如人们想吸引别人的眼光,想拥有自己的影响力。现代社会商业化运作,把这种愿望划分给两部分人承担:一种人是偶像,愿望正实现;另一种人崇拜偶像,愿望负实现。大家都落到这个机制里,只要出名的欲望要素存在,那么偶像必然存在。偶像是商业化制造产品,是商业控制的手段和载体,本身就是被用来消费的。人类被生产、消费牵引着,无意识中,我们社会生活的各种安排变成了被利用的对象,不是生产为人,而是人为生产,这一点在偶像崇拜中显得特别明显。所谓“反偶像”,是一种无奈状态下的哀鸣,貌似有自觉性,但并不表明人们有能力自主,有能力反抗一种宿命。(解放日报)(来源:解放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