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京报:对“打工子弟学校”要多些宽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9日11:28 新京报

  作者:秋风

  据报道,虽然大多打工子弟学校不具备办学条件,北京目前不会对打工子弟学校采取“一刀切”方式全部取缔,而是加强监管,引导其走社会力量办学之路。

  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孩子、最关心自己孩子前途的,恐怕应当是孩子的父母。没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条件简陋的学校中接受教育。但是,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一般的外来打工人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很无奈。他们没有本地户口,因而,也就无法无偿或廉价享受本地的公共教育资源,毕竟,在目前体制下,基础教育基本上是由地方财政支撑的。但他们又普遍地收入偏低,因而,掏不起进入本地公立学校所需要的巨额赞助费,更没有钱供养孩子到合格的私立学校读书。于是,他们只好让孩子到条件低劣的学校接受教育。

  这些孩子构成了那些打工人口子弟学校生存的基础。然而,这些学校将城市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置于一个两难境地:它们显然不具备合法办学条件,也根本没有办学资格,依法理当予以取缔。一些城区教育部门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屡次清理、关闭这类学校。然而,政府又不可能向在这些学校就学的孩子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以替代这些学校。而孩子不上学,无论如何,也是政府的一块心病,即使这些孩子的户籍不在本市。于是,我们看到,多年来,政府在关闭与容忍之间徘徊不定,而这些学校也是开了关,关了开,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面对这种困境,也许,政府需要在积极地向外来人口子弟开放本市公共教育资源的同时,对于自发地形成的这类学校,采取英国思想家爱德蒙·柏克所说的“善意的疏忽”态度。也就是说,既然城市教育部门无力给予财政和师资方面的扶助,就最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不要一味地关闭。

  问题是明摆着的:关闭这些学校之后,目前在这些学校上学的大部分孩子将无学可上。因此,政府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这些孩子上什么样的学,而是上不上学。无论如何,有学上总比不上学好,哪怕学校条件确实简陋,师资水平确实差,但至少,这些学校把孩子们集中起来,给他们以纪律约束,总是有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而且,聪明的孩子也总是能够从老师们那里学习到一些知识的。

  因此,北京市目前所采取的不全部封杀的政策,是可取的。这是一种面对现实的审慎态度。我们的政策应当面对现实,而不是面对规范。毕竟,规范要服务于现实,而不是不顾现实,削足适履。如果我们真正地生活在现实中,那么,即使看到一些不那么合乎本部门制定的规范的事情,也不会那么匆忙地要求予以封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