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供水危机”警报频频 建设节水型社会刻不容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0日14:4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述评:“供水危机”警报频频 建设节水型社会刻不容缓

  新华社记者陈二厚、姚润丰

  最近,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联系到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严重旱情和一些城市陆续出现的供水危机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我国严峻的水资源状况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

  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状况的真实写照。水作为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关人士指出,水资源紧缺已经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加上了一个大问号。

  这不是危言耸听,有数字为证: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全国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面临缺水,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已经到了供水最严峻的时刻。与此同时,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已经达到15万平方公里,其中华北平原近7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全国每年因城市缺水影响产值达2000亿至3000亿元。接连出现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更大的水危机还在后头。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缺水现象只是水资源危机的黄色信号,如果没有立竿见影的节水措施,考虑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25年后,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仅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人们将不得不面对河水断流、土地龟裂的景象。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近日指出,在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决不亚于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

  节约意识淡薄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导致我国水资源严峻状况的两大重要因素。尽管谁都不否认水是生命之源,须臾不可或缺,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水都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免费商品,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几乎随处可见:不少机关、团体、企业和家庭,大量不该流的水哗哗地流着。街头洗车、维护草坪、浇地等用的都是自来水,一些高档洗浴、美容店,不但耗水极多,还没有废水回收处理设备,水被一次性使用后白白流走。经济生活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论证中几乎没有节水内容,粗放的增长方式使一些高耗水行业无情地吞噬着日见“瘦弱”的水资源。

  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瓶颈制约警示我们:建立节水型社会已经刻不容缓。据悉,一系列严格的节水措施将逐渐展开:水利部正组织水资源管理法规修订和起草工作,《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已经出台,《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正在开展前期调研。与此同时,地方水资源立法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广东、江苏出台了水资源管理条例,天津、山东出台了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大连、呼和浩特、长春、青岛、哈尔滨、南京、郑州、宁波等城市,也相继出台了节水和水资源管理地方法规。这些法规和规章,使我国在依法治水、建设节水型社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毋庸置疑,提高水价,是利用价格杠杆体现水资源的特殊商品价值的有效手段。但水作为商品,涨价的幅度有限,对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每月增加几元钱的水费,还不能让他们心疼到自觉节水的程度。专家指出,价格杠杆虽是节水的重要举措,但完全依赖用经济手段“刺激”人们的节水意识,恐怕并不是万全之策。关键是要树立水资源的忧患意识,从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真正建立起节约用水的机制。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