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半月谈》专稿:拥抱宪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0日15:32 新华网

  修宪彰显人本色彩

  在中国百年宪政史上,宪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公民权利高高举起。3月14日,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2900余名代表,肩负着近13亿人民的重托,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做出郑重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庄严的宪法,仅1万余字,却字字千钧。改革开放20余年间,宪法历经4次修改,每一次都折射出中国在民主法治建设道路上的求索和突破。此次修宪因涉及一系列重大而敏感的民生及民权问题,尤为引人注目。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保护私有财产权、尊重和保障人权、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紧急状态”取代“戒严”……修宪所涉及的内容与保护公民权利密不可分。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认为,此举充分体现出保障公民权利、制约行政权力的理念,充分体现了新一届领导人的宪政思维。

  “更人本、更文明、更民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副市长董恒宇代表说:“关于土地问题,别看只增加了‘征收’二字,差别却是所有权的问题。征收是所有权的改变,征用是使用权的改变,字里行间体现出国家对人民利益的重视和保障。”

  “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不仅是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也是保护普通老百姓的。”萧灼基委员说。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经过四次修改后的我国宪法,将更充分维护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状态。

  上下涌动宪政潮

  修宪备受瞩目绝非偶然。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依宪治国是必由之路,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民主宪政道路。

  中国社科院科研局研究员刘白驹委员指出,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而所谓宪政,就是宪法政治,即依据宪法的民主设计而形成的社会政治治理状态。

  从领导人民革命到长期执政,从依靠政策和群众运动到发扬民主、依法治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治国的基本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原则体系和制度体系的总成。在这一整套庞大体系中,宪法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2002年12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

  中国在向社会主义民主宪政道路上迈出的步伐扎实而稳健。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坚持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也是政府执政为民、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相继颁布和实施,正起到约束政府“无边权力”的重要作用。最近,国务院已经制定并即将颁布依法行政纲要,明确提出在10年内建成法治政府。

  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2003年以来,《居民身份证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的通过或实施,充分显现出“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宗旨。人民权利正在更多地享有法律的保障,而政府权力也正在更多地受到法律的制约。

  在执政党与时俱进地推动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2003年以来,法治思想和宪政理念在民间蓬勃生长,依法维护、张扬公民权利的行动蔚为风尚。比如去年5月,选民以另选方式投票选举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校长、41岁的王亮为深圳市福田区第四届人大代表;去年底,4名律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审查《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法律效力。这是《立法法》实施后,公民首次以律师身份提出立法审查建议。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建设,正在走上一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结合的道路。

  违宪行为的两个突出表现

  回首近百年的中国宪政史,中国其实并不缺少宪法,然而宪法在很长时期内不但未得到应有的“尊荣”,反倒备遭冷落、屈辱。从“预备立宪”中的花瓶地位到辛亥革命的昙花一现,从为国民党独裁护航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起伏跌宕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人们对民主宪政的认识非常落后。许多人只知道有宪法而不知道宪法是什么,有什么用。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严重违宪现象屡见不鲜。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夏家骏委员对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去年河北某市为搞房地产开发,准备动用行政手段强行拆迁大片民房。我闻讯后立即找到该市市委书记,指出政府不能出头代替开发商分割百姓利益,这是违宪行为。当时那位一把手承诺不强迁,但没想到我走后不到三天就下手了。许多上访群众也遭到抓捕。该书记怕我把这些问题反映上去,居然拉拢我说:你来吧,我们这儿有娱乐场所供你消遣!”

  夏家骏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普遍存在的违宪行为有两种:一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行为违反宪法规定;一种是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与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相抵触。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违宪可以说是最严重的违法。

  前不久,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田纪云同志撰文告诫: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法治建设特别是执法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当前,从不少地区的情况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实可堪忧。这个问题不解决,党的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将成为空谈。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杨伟程认为: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脑海里,宪法和法律被严重歪曲。他们往往把自己摆在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将法律视为一种治人的工具,对自己有利时就拿来适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执行,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行,更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宪政之路如何才能走踏实

  中国向宪政时代前进的趋势已不可逆转。3月14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德国记者提出的关于宪法能不能执行好的问题时,表明了本届政府的坚定信心:“我们有两条原则:第一条原则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党的领导人和全体党员要模范遵守宪法。第二条原则是,宪法是我们的根本大法,宪法和法律都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也就是说它不因领导人的更换而变更,也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宪法修正案通过后,我们要认真执行宪法的规定。”4天之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进行了研究部署。

  曾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做过宪法讲座的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走好社会主义宪政文明道路,必须切实树立宪法的应有权威。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我们还要着重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宪法思维,在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以宪法为出发点。他们宪法意识的强弱,能否依法办事,是民主宪政制度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在今年“两会”上流传甚广的温家宝总理引及的诗句。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不仅是新一届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更是推动中国走向民主宪政的关键保障。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讲到:“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

  当前法学界的共识是,要重视宪法的法律功能,使宪法进入司法程序。尤其是在目前与宪法直接相关的民权法很不完备的情况下,有条件、有限制地让法院适用宪法来处理一些涉及宪法的案子,十分必要。杨伟程代表在议案中提出: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宪法应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人民群众可以引用宪法的有关条文进行诉讼,以达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目的。法院也应当依据宪法的条文判案。比如,现在侵犯公民私有财产的两个普遍问题:一个是城市的拆迁,一个是农村土地的征用。宪法保护公民的财产包括住房,可是房子说拆就拆了,现在法院不受理这方面的纠纷,这不是宪法没有规定,而是没有实施好宪法。

  把宪法精神落到实处,关键还要建立健全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机制。“徒法不足以自行”,要在现行宪法规定的基础上,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机制和程序。必须坚决改变某些国家机关及少数干部执法犯法、滥用职权等破坏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恶劣现象,扭转那种“有法没办法,没法有办法”的错误态度,遏制那些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违法行为,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中国向社会主义民主宪政道路大踏步迈进!(编辑:王新亚)※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