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美国对华逆差:逆差并非中美贸易所特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1日09:10 新华网 | |||||||||
当地时间4月21日,第十五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将在美国举行。这段时间,中美经贸的一系列纠葛又成了热点话题,其中较突出的包括中美贸易逆差,美国频繁引发的各种对华贸易摩擦,多多少少都与逆差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逆差并非中美贸易所特有
据中方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始于1993年,为63亿美元;到2003年为586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其对华逆差始于1983年,为3亿美元;2003年为1240亿美元,在2000年时,中国就取代日本成为美最大的逆差国。 中美双方统计何以差异甚大?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分析,美方统计标准夸大了对华逆差的实际规模,在统计中,出口使用离岸价,进口使用到岸价,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出口金额而扩大了进口金额;对于中国香港的转口贸易,美方也将其算作中国出口,从而明显夸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程度。双方对服务贸易统计的缺乏,也造成美对华出口总体规模的低估。 其实,美国逆差问题不是中美贸易所特有的。自1976年以来,美国对全球一直存在逆差,1983年已达671亿美元,去年竟高达5492亿美元,在其231个贸易伙伴国(地区)中,对123个有逆差。所以,美对华逆差是随着美国全球贸易逆差剧增而出现的。 从中国在美全球逆差中的比重看,这个数字没有明显增加。去年我在美全球逆差中占比23.1%,比1996年的23.2%还略有回落;而日本为美最大逆差国时,对美逆差占美全球逆差一度高达40%以上;1996—2003年间,欧盟在美全球逆差中的占比由8.9%升至20.5%,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 美对华逆差是互补性的 我们再看看美国对华逆差的特点:我国对美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为主,主要包括低技术含量的信息产品、玩具、鞋类及服饰等,大部分均为美国国内不再生产或减产、但又是必需且广受美国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并未直接替代“美国制造”商品。所以,美对华贸易逆差是互补性而非竞争性的。 专家认为,美对华贸易逆差是两国贸易发展中的问题。目前,按中方统计,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国。按美方统计,中国是美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最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承认,美国正从中美贸易中获取重大利益。多年来,美国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并已取得很大成效,可集中力量生产高端产品,而把中低端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对美国是有利的,也符合其进行结构调整的本意。美国公司依托中国市场保持了在全球的竞争力,中国的部分出口商品就是美资公司生产的,它们拿走了丰厚利润。同时,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也让美国消费者享受到大量好处。 造成逆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近20年来美国是高消费、低储蓄,总消费约占GDP的82%,总储蓄约占GDP的1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造成美国国内储蓄不足,需要吸纳国外储蓄来补缺,必然带来贸易逆差。 其次,应该注意到,中方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出口中的大头来自外资企业,中方的实际所获有限。由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实施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将部分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对华转移,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从事加工,再把产品返销美国。一些美跨国公司以在华投资设厂和当地销售取代传统的出口方式,相对减少了对华直接出口。另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周边国家和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美出口摩擦较大商品的加工组装工序移至我国,对华出口原辅材料及零配件等,经过加工组装后再向美欧等国出口,从而将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了我国。 还有,美对华出口管制中保留许多歧视性规定(尤其在美国具有优势的高科技领域),使美对华出口能力无法充分释放,加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别把贸易不平衡问题政治化 近十几年来,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一直是两国关注的焦点,双方就此作过多次交涉。中方从大局出发,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解决贸易不平衡,促使美国扩大对中国出口。比如,自去年10月以来的半年间,中方就先后组织五批采购团赴美,从美国采购了约百亿美元的商品,为扩大自美进口、缓解双边贸易不平衡作出了切实努力。总体上,我国自美进口已明显加快,据中方统计,今年一季度自美进口增长五成以上,比出口增长高了20多个百分点。对这些既得利益,美方心知肚明,也很清楚中美经贸关系对于美国的分量,其一再借口贸易逆差咄咄逼人,事实上很大程度是美政府对其国内“作秀”,特别是美国大选临近之际。 就世贸组织规则而言,WTO有关协定规定:成员可为保障其对外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目的采取限制性进口措施,但只能用于控制进口的总体水平,而不能超过处理国际收支状况所必需的程度。美国贸易逆差连续多年逐步扩大,但资本流入规模很大,资本项目保持顺差,弥补了经常项目的逆差。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对外金融地位得天独厚,因此美国不存在因国际收支目的实施进口限制的境况。WTO规则也不允许成员方因双边贸易不平衡而搞贸易限制。美国拿贸易不平衡说事,并向中国施压,有悖WTO规则。 目前,中美经贸往来发展态势良好,从双方经贸“博弈”过程看,核心还是“发展、平等、互利”,这当中也包括不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美方需要的是正视现实,立足双赢,与中方加强合作,而不是动辄挥起“大棒”,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利益取决于合力,中美双边经贸也不例外。(记者龚雯) 《人民日报》 (2004年04月21日 第二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