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复活民俗绝技(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1日11:41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陈红梅
  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会终于有了新传人——前天,7位二十来岁的姑娘小伙儿正式拜老会惟一真传弟子、76岁高龄的张全增为师。又一项濒临失传的民俗绝技从此有了传承的希望。

  作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发祥地,近年来,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宣武区一直在积极挖掘、整理、挽救民俗文化,特别是老天桥艺人留下的绝活儿。目前,已有多项民俗绝技被从濒临失传的边缘上抢救回来。

  “五斗斋高跷秧歌”收徒弟

  19日上午,76岁高龄的张全增老人把阔别十多年的高跷又绑在了腿上。这位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惟一的真传弟子,喜悦得连热身活动都没有多做,就在刚收的7位小徒弟面前,迫不及待地表演起“蝎子勾”、“抱月”等绝活儿来。

  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在彻底中断十多年后,终于有了新传人。7位二十来岁的姑娘小伙儿拜师后练起了基本功,张全增老人手把手教着,红润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

  听老艺人介绍,曾受过皇封的五斗斋高跷秧歌会,原称“万寿无疆、随意乐善、太平歌唱秧歌老会”,起于清乾隆年间,慈禧太后掌权时最为兴盛。当年,老会为慈禧六十大寿祝贺表演时,慈禧对秧歌中“小头行”的表演十分赞赏,特赐“太子冠”取代原本的“孩儿发”。五斗斋高跷秧歌从此名声大振。

  军阀混战时期,花会活动处于低潮,至民国二十几年后逐渐兴旺。解放后,该会会头李贵金去了新疆,行前把道具行头变卖一空,老会活动中止。此后,五斗斋老会历经过两次恢复、又中断的过程,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京城绝迹。

  像五斗斋秧歌这类的民俗技艺,一向以口传心授这种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一旦没有了传人,它就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即刻消失。近些年,一项项民俗艺术消逝、濒临失传的消息不断传来,挖掘、抢救的呼声响成一片。

  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文化局的支持下,宣武区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作。区文化委主任许立仁介绍,他们把这当成保护、弘扬宣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民俗项目普查,寻访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及其传人,录音、录像、整理文字资料,还和地区单位、街道一起物色喜欢民俗文化的年轻人,扶持起一支支民俗文化队伍。

  今年,街道干部找到五斗斋传人后,立即和区文化部门商量,要帮助老会寻找新传人。以弘扬民俗文化为主的学明艺术团听说后,立即响应,团里练武术、杂技的小演员纷纷报名。区文化馆也积极支持,无偿提供训练场地。

  收徒这天,张全增特意起了个大早,穿上压了多年箱底的练功服,盘算着如何上好第一课。令老人十分高兴的是,他的新徒弟个个身手灵活,才练了不到十分钟,就能在高跷上行走了。老人说:“照这样,两三个星期,他们就能掌握基本技能。”

  按照约定,今后,张全增他们每周安排一次授课,小徒弟每天抓紧时间练习。区文化部门将视学习成效安排五斗斋新传人在宣南文化节、厂甸庙会上亮相,让现代北京人看看这传承下来的老技艺。

  五斗斋高跷秧歌的复活只是北京近年抢救民间文化成果显著的一个缩影。以五斗斋高跷秧歌为例,从今年年初宣武区文化委进行民俗项目普查,和大栅栏街道一起寻找五斗斋老会传人,到前天正式拜师学艺,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一项濒临失传的民俗项目就有了发展下去的希望。与此同时,更多的老北京民俗绝活儿正从濒临失传,甚至是已经失传的窘境中摆脱出来,并以全新的面貌重焕生机。

  “掷子队”有了专用训练场

  清晨,宣武区牛街西里文化广场的一角,十几名男子把状如铜锁般的掷子舞动得上下翻飞。十多斤重的铁掷子,在他们手上被抛出好几十转,再稳稳地接住……这是牛街民族掷子队在晨练。

  掷子,又称扔石锁,是中国式摔跤中的一种基本功。据说,清朝成立“善扑营”,跤手们就开始练这种功夫了。清朝灭亡后,掷子流入民间。

  解放初期,牛街地区还有一些人扔掷子,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参加过全国运动会表演;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受场地等条件限制,练的人就不多了。“文革”时期一度绝迹。八十年代初,牛街又出现了掷子,但只是个别人、零散着玩。2000年,有关部门找到掷子手李宽等人,成立了“牛街民族掷子队”。

  业余玩耍的哥儿们大爷,成了一个队里的队员,正规的训练每天早晨坚持着,无论雨雪风霜。牛街掷子在群众中叫响了,每年的地区体育节、开斋节,掷子表演都成了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这些年,为了在城里寻找松软的黄土地练习,掷子手们费了多少心思,求了多少人。可往往好不容易找到一块,没多久又被人“撵走”了。

  去年夏天,有关部门在刚刚建成的社区文化广场中,专门为掷子队建起了一块两百多平方米的训练场。最为可喜的是,如今的牛街掷子队里有了一批年轻队员。他们小的才十三四岁,大的不过十八岁,从前年冬天起练掷子,如今已是小有身手了。

  “宝三”传人办起民俗艺术团

  付文刚,老天桥“宝三”宝善林的第二代传人,如今他有了个新头衔——“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团长”。

  宝三,在老天桥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摔跤和中幡分别师从著名跤师宛八爷和艺人王小辫,声震京城。据说,中国式摔跤也称撂跤,清朝侍卫府成立“善扑营”时最为红火。1922年后,一些名跤手开始在天桥撂地表演为生。而中幡,则是清末从皇宫里传出的,源于皇家仪仗队中的“大执事”演练。宝三的这两样功夫传给了弟子付顺禄,也就是付文刚的父亲。付文刚又从父亲那里得到传授。

  “文革”期间,中幡、撂跤在京城销声匿迹,直到1985年才在地坛庙会上首次亮相。可别小看了这次亮相,付文刚他们刚耍了几个套路,就被蜂拥而至的观众围了里外十多层。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叫好声,让付文刚看到了人们对老北京绝活儿的喜爱。

  “宝三传人”的名声叫响了!2002年,付文刚办起了民俗文化艺术团,聚集起天桥双簧、数来宝、硬气功等一批老艺人的后人。近年来,付文刚的表演,成了京城各大庙会、国际旅游节上的主打项目。“每次都是政府主动来请,为我们搭台唱戏。”宣武区厂甸庙会自打2001年首次恢复起,年年都在黄金地点为他们搭起表演台。

  筹备民俗艺术团时,付文刚办团体演出证时遇到了难题,按照规定,每位演员必须提供专业院校毕业证明。可民俗技艺传人,哪里上过专业院校?又哪有什么毕业证明?付文刚一筹莫展。

  区文化委领导得知后主动帮忙想办法。他们派人为团里每位演员先办理了演出证,然后备齐所有材料,陪着一起跑市有关部门,终于促成民俗艺术团体的诞生。

  洋学生投身“穆派戏法”

  旧时京津一带,提起中国戏法,“大天一”穆文庆是出了名的。如今,它的传人已是第四代,仅有两三位,39岁的田学明就是其中之一。

  田学明听师傅们讲,中国戏法早在汉朝以前就有,是先人在劳动之余玩耍时孕育出来的。汉时的《百戏图》中,明确记载了戏法、杂技等民间技艺。民国以后,有了专门的戏法艺人,在老天桥表演出名的还有胡老道、常连安等人。

  田学明是1992年经人介绍拜“穆派戏法”第三代传人为师的。勤学苦练一年多后,他掌握了“仙人摘豆”、“罗圈荡荡”、“古彩戏法”等绝活儿。从那时起,田学明逐渐演火了穆派戏法。大江南北,祖国各地;法国、德国、意大利……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反复谢幕、要求加演、排队等候合影的火爆场面,经常出现。一些人还追到后台,一再恳求想跟他学两手。美国留学生大卫就是这样拜田学明为师的,这个17岁的小伙子,一年多的时间几乎天天追着田学明学戏法,还让师傅给起了个中文名字,叫“白猴”。

  2000年,田学明办起了“学明艺术团”,目前每天在大观园戏楼、鑫融剧场演出。2002年5月,作为“北京传统技艺赴台展演”的主力成员,艺术团5位演员走遍了台南、台中、台北,场场演出爆满。一位老先生骑摩托车追了他们100多公里,眼含热泪地说:“多少年,没看到老北京的绝活儿了。”

  “太狮老会”重振雄风

  一个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印钞厂,一个是成立于清乾隆年间的白纸坊太狮老会。由于老会的嫡传弟子在厂中工作,又由于有关部门的倡导、扶持,这种“机缘巧合”,使二者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支有着264年历史的老会没有像其它一些姊妹民俗艺术那样消失,幸运地传承下来,还在改革开放后重振雄风,作为全国惟一一支代表队参加首届国际民间艺术展演,名扬四海。

  这个印钞厂就是位于宣武区白纸坊的北京印钞厂,厂里的舞狮队如今成了宣南文化传承的名牌队伍。白纸坊太狮会成立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白纸坊太狮最为兴盛,地区里有二三百人练太狮。旧京各种民间乡会上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三十年代以后,白纸坊太狮活动逐渐减少。解放后,印钞厂依靠老工人、太狮会传人刘德海等在厂里恢复起舞狮,还多次参加北京市及全国调演。“文革”中,老会活动再度中断。

  改革开放后,印钞厂又一次恢复起舞狮。舞狮队继承了老会凶猛粗犷、形神兼备的风格,在道具、技巧上又有所创新,很快就享誉海内外。“龙潭杯”全国花会大赛上,他们连续七年夺魁,成为所有花会中惟一的“七连冠”获得者。全国工人运动会、国庆庆典活动、香港回归晚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中,印钞厂舞狮都成了最叫座的节目之一。

  区里也十分重视舞狮队的发展,不断为他们创造参加全市、全国乃至国际的展演和比赛机会。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还用了近三年的时间,专门挖掘、整理出太狮老会的全套历史资料及图谱。其间,工作人员泡在老艺人家中,用文字记录下老会发展的点滴;专门学习舞狮动作,领会后再一一用图解标记下来。仅草图,他们就先后画过四五百幅。如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中已用文字和图解详细记下了白纸坊太狮会的历史沿革、道具服饰造型和全套动作,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这种艺术形式会彻底失传了。

  “什不闲莲花落”告别失传险境

  “什不闲莲花落”是清末民国时期流行于京、津、冀等地的一种曲调。据记载,它是清末由“莲花落”和“什不闲”这两种艺术形式合流并演而成的。“莲花落”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什不闲”,是由凤阳花鼓等曲艺发展而成,表演者要一边用手脚不停地敲打锣鼓镲等十样乐器、一边还要不断地唱词。

  “什不闲莲花落”合流后,有单曲、对唱、彩唱等形式,内容多是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岁月流转,“什不闲莲花落”专业艺人早已没有了,能整段哼唱其曲调的人寥寥可数。

  有关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已在宣武区找到了两三位能唱出其曲调的人,如年轻的曲艺演员郭德刚,是还能整段哼唱“什不闲莲花落”的人之一。由于从小学相声,郭德刚有幸把这种曲调当作基本功练习,至今还能完整地唱出“王二姐思夫”、“十里亭”、“丁香割肉”等小曲。目前区文化部门正积极准备录音、整理,还打算面向社会招生成立曲艺培训班,力争把包括“什不闲莲花落”在内的一些老曲艺传承下去。

  图一: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的传人——76岁的张全增老人舞起高跷来依然身手敏捷。本报记者李继辉摄

  图二:太狮老会演出的情景。马晨摄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