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出培训管理的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2日09:04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听一位企业老总说:员工跳槽不可怕,只要企业主体还存在,只要培训体系还存在,企业就可以不停地运作下去,因为它拥有了永不枯竭制造企业人才的源头———培训。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企业培训在不断升温,而且规模已有较大发展。但由于企业培训是新兴市场,操作还不够规范,管理还不够科学,因此问题也不断出现,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及时解决,必将羁绊着企业培训事业的发展。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盲目追赶市场时髦

  一些企业负责职教工作的人说,他们企业的培训计划多为临时敲定,往往是在公司管理上出现了较大问题或经营业绩不好时,紧急安排培训,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感觉。据一位在企业负责培训工作的管理者反映,如今一些企业搞培训,更多的是爱追市场流行风,而不管课题和本企业是否相关。比如,一听说要网络化、信息化,就一窝蜂地搞计算机、IT培训;中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了,就又一窝蜂地搞各种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研讨会;看到诸如资本运作培训班、项目管理培训班、JIT培训班、ISO质量体系认证等比较时髦,就又一期一期地搞这样的培训班。从表面看,培训热火朝天,但实质上是无的放矢,收效甚微,还造成对公司资源的极大浪费。

  忽视“木桶效应”

  一些企业领导人错误地认为:培训只是针对基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而高层管理人员不需要培训,却忽视了“木桶效应”:一个企业好比一个木桶,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是组成企业组织这个木桶的木板,任何一层知识能力的落后都将变成木板中最短的一块,都将制约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培训应该是全方位的,尤其是那些对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提高素质、更新知识,改变观念。国外许多知名企业就作出这样的规定:越是高层管理者,参加的培训就越多,有的甚至把培训作为一项福利按职级分配。因此,全员培训很有必要。

  热衷表面形式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不少企业均进行过不少培训,但却普遍缺乏对培训效果真正意义上的评估,使培训“走过场”,流于形式。有的企业缺乏培训的反馈信息,也就难以根据培训的作用进行方式、内容上的改进。还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的企业界人士在对外宣传时,常把本企业有多少高学历员工作为兴奋点,因而造成许多参差不齐的国内外MBA培训班及各类证书培训班遍地开花。其实那些东西对企业没多大意义,根据实际情况统计,MBA毕业生目前能真正成为企业职业经理人的不超过25%。企业需要的大量人才,其实还是在自己的培训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

  片面强调“立竿见影”

  有的企业对培训急功近利,企图通过培训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所有问题。近几年,我国企业发展迅速,急需各种人才。于是,有的企业就把培训当做灵丹妙药,恨不得受训者在两三天时间内就能为企业创造绩效。却忽略了培训是一种长期的投资,对员工的培训是一项天长日久的工作。殊不知,真正有效的培训,要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培训计划,从实施培训到目标实现,一般都存在着时间的延迟性,多数情况下培训是难以立即产生效果的。有些诸如员工的态度问题、制度问题、市场问题等并不是靠培训就可以解决的。

  缺乏主观能动性

  有的企业把培训的“宝”押在培训师身上,而忽视成功的培训应该是由一个团队共同来完成的。一些培训机构对培训师的依赖程度很高,在培训内容、形式上全由培训师说了算,而不是从客户的需要出发,从而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从国外的经验看,培训师只是培训方案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培训机构水平再高,也不能取代企业的日常管理责任。培训机构的作用仅是提出具体建议和培训计划,并协助企业去实施,而不能越俎代庖。

  缺乏明确目的与计划

  国内企业培训与国外的一个显著差距是,前者往往是为了问题而培训,带有一定的突发性和随意性,而后者的培训则带有很强的计划性与前瞻性。国外优秀企业的培训目的比较鲜明,并有一定的理念和操作方法。每年他们都会对培训计划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和鲜明的主题,比如今年是改进销售方法的培训,明年是改善客户关系的培训。这些主题在年初的培训计划中会鲜明地体现出来,从而使员工有统一而明确的奋斗方向。

  企业培训系统主要由三要素构成:培训课程、培训师和培训流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训流程,包括把培训课程与培训师进行整合,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个性化课程,培训效果评估等。但许多企业往往忽视了这个重要环节,从而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全盘西化、教学流于形式。

  培训手法落后单一

  现在很多培训大多以“讲”课为主,偶尔有些讨论,很少考虑不同企业员工不同层次的理解能力,效率与效果均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培训人数上,国外倾向于小班制,讲究精雕细琢,讲得少,练得多,教师从主角变成配角,学员从配角变成主角。但目前我国企业培训中,教师仍是主角,以授课为主体,学生只是带着耳朵“听”,缺少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