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财会携款外逃现象调查 是什么让他们铤而走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2日12:13 武汉晨报

  28岁的医院出纳员于永刚,侵占189万元巨款潜逃,通缉令发出的第二天即被抓获。记者昨从警方获悉,近年来武汉警方破获了几十起类似案件,出纳、会计、储蓄员携款外逃案件呈上升趋势。

  外逃画像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年轻外逃者较多

  在记者两天来的采访中发现,没有人能准确统计,到底发生过多少财会人员携款外逃的事件。但就从警方提供的材料及目前已有的公开报道,记者发现5年来,仅会计、出纳、储蓄员携款外逃的案件至少有30起。

  从案发情况看,这种案件不断上升,警方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说法。记者从市公安局经侦处获悉,近年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件呈多发态势,从2000年以来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逐年上升。2002年职务侵占案件立案109起,挪用资金案件立案49起,分别比上年升了15.2%和11.1%。在记者目前了解到的一些案件中,不少外逃的财会人员均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超过40岁的不多。

  警方分析说,此类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件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比较突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直接、巨大。

  外逃经历

  外逃过程中备受煎熬

  法网恢恢,绝大多数外逃人员最终难逃法网,被警方抓获。这些人在归案后的交待中,多数都流露出外逃的痛苦。医院出纳员于永刚曾逃往广东、襄樊等多个地方,最终回到了武汉,原因是想看看妻子。不料没见着妻子,却摔伤了自己,最终在病床上被擒。40多岁的王晓林案发前是某银行宝丰支行一家分理处主任,他将储户400万元存单用得只剩100元后潜逃,8天后落网。

  潜逃途中,他一直揣着妻子的一束头发,以解相思之苦。挪用25万元给他人做生意、发觉被骗后一心想着暴富的某单位女出纳吴娟(化名)仓惶逃亡,被侦查人员抓获时身上只有10元钱。因为做了亏心事,外逃期间担心被抓,所以备受煎熬。在目前已有的案例中,不少当事人外逃一段时间后选择了自首。中南财政政法大学公安学院犯罪心理学副教授吴江皓就他接触的案例说,“外逃者的逃亡历程都非常痛苦,远离亲人,到处躲藏,他们事后都悔恨不该迈出第一步。”

  匡正,市检察院公诉处主诉检察官,曾办理过多起携款潜逃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类作案者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有相当大的便利条件,直接接触现金或账目,有机会划转或套现;二、都是在听到了风声,盖不住盖子之后,才想到了潜逃,铤而走险。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去盖盖子的人;三、所有的作案者都是私利驱使,赃款则多用于挥霍、做生意、炒股、赌博等。

  犯罪心理学专家吴江皓说,在他所接触的此类案例中,不少人并非是第一次侵占或挪用公款后就直接携款外逃,而是第一次没有被发现,第二次还是没有被发现,便越陷越深,最后感觉到事情要败露了,才“被迫”大捞一笔外逃。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刘小林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财会人员、储蓄员这个整天与钱“打交道”的群体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这些人犯罪主要是由不平衡心理促成的,他们常经手大量现金,但都不是他们的。这个时候,如果心态不端正,自然容易滋生一种难以克制的“贪梦”心理,有些人甚至贪图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因此这个人群“可以说是高危人群”,要防止这个人群犯罪,单位加强防范、完善制度十分必要。武汉一家心理医院院长证实,确有银行职员到医院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从目前已发案件看,多数财会人员外逃均发生在一些金融机构。某商业银行武汉分行一位负责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发生在银行内部作案的几率应该说还非常小。至于发生的案例,也多是可以直接接触现金的工作人员。金融界人士受访时指出,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其他银行,在这方面都有非常完善的管理机制,如果严格按规定执行,是不会产生漏洞的。频频发案,多是在执行这些规定时不谨慎,有疏忽所致。

  另一家银行武汉分行的一位副行长认为,这些案件之所以多发生在国有银行,与职工收入较低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外逃特点

  越陷越深“被迫”外逃

  匡正,市检察院公诉处主诉检察官,曾办理过多起携款潜逃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类作案者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有相当大的便利条件,直接接触现金或账目,有机会划转或套现;二、都是在听到了风声,盖不住盖子之后,才想到了潜逃,铤而走险。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去盖盖子的人;三、所有的作案者都是私利驱使,赃款则多用于挥霍、做生意、炒股、赌博等。

  犯罪心理学专家吴江皓说,在他所接触的此类案例中,不少人并非是第一次侵占或挪用公款后就直接携款外逃,而是第一次没有被发现,第二次还是没有被发现,便越陷越深,最后感觉到事情要败露了,才“被迫”大捞一笔外逃。

  外逃心态

  心理不平衡易导致发案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刘小林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财会人员、储蓄员这个整天与钱“打交道”的群体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这些人犯罪主要是由不平衡心理促成的,他们常经手大量现金,但都不是他们的。这个时候,如果心态不端正,自然容易滋生一种难以克制的“贪梦”心理,有些人甚至贪图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这个人群“可以说是高危人群”,要防止这个人群犯罪,单位加强防范、完善制度十分必要。

  武汉一家心理医院院长证实,确有银行职员到医院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外逃管理

  严格规定就不会有漏洞

  从目前已发案件看,多数财会人员外逃均发生在一些金融机构。

  某商业银行武汉分行一位负责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发生在银行内部作案的几率应该说还非常小。至于发生的案例,也多是可以直接接触现金的工作人员。

  金融界人士受访时指出,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其他银行,在这方面都有非常完善的管理机制,如果严格按规定执行,是不会产生漏洞的。频频发案,多是在执行这些规定时不谨慎,有疏忽所致。

  另一家银行武汉分行的一位副行长认为,这些案件之所以多发生在国有银行,与职工收入较低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采写/记者褚朝新王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