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粮农老郑黑土地里淘金子:春耕时节记者行系列报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5日09:47 黑龙江日报 | |||||||||
本报记者 李飞 吉林榆树农民郑洪波,几年前到我省哈拉海农场包地。由于种种原因,赔了十几万元。今春赶上好政策,他准备甩开膀子大干,并期盼着收获季节的到来。 新建的育苗大棚里,温度高达30多度。52岁的郑洪波,一手捻着黑土,一手拿帽子扇
1995年,这位吉林榆树农民抱着奔小康的愿望,携家带口来到黑龙江农垦总局九三管局哈拉海农场,包了200亩地开水田。不熟悉微碱地,加上自然灾害频频,折腾好几年,赔了十几万。2002年,产量稳住了,粮价又下跌到每公斤8毛多,刚好混个“肚子不饿身体不错”。农场引进的50多个种田大户,就剩下十几户了。大家认为:种地没戏。好不容易开发的1万亩稻田,也迅速滑落到1000多亩。 “种地还够不上成本,国家不会让这种事长久下去。”坚信这个理儿的老郑咬牙挺着、盼着。 去年秋天开始,老郑就觉得“气候”不寻常了。粮贩子“上赶着”收粮。车,自己装;包装袋,自己备,粮农手都不用伸一下。今春,“一号文件”和省政府免税公告传来,他的心一下子亮堂了。这些日子,他把两个儿子的雇工都请到自己家,昼夜大干,搭起占地1900平方米的5个育苗大棚。花2万多元钱,备齐了良种、化肥和薄膜,准备播种300亩香米稻。“我要打个翻身仗。种300亩地,光是良种补贴就是4500块,正好够上柴油钱。成本没增加,粮价涨了,还给保护价,这些都是纯收入。今年我打30万斤粮,净收入9万多元是保准了。还完欠债,明年挣的就都是自己的了。” 农场生产科科长蒋春才,正在大棚里做现场指导。这些年,他见证了水稻市场的起起伏伏。他告诉记者,2003年农场职工靠种旱田为主,来自土地的平均收入是2000多元。现在全场正在全力推进开发水田4万亩的规划,3年后,农场职工单靠种地人均年收入就能突破1万元。 “我都准备好了,到秋天一定摆上两桌,请客好好庆贺庆贺。发财了有弟兄们的功劳,我不能一人红啊。”郑洪波刚接过话,一旁的常年雇工杨洪江也来神儿了:“老板发了,我想干点啥也能借上力了。” 蒋春才也喜上眉梢:“前年我种地赔了10多万。今年包地4000亩,种小麦、万寿菊、大豆、玉米、葵花。我算了一下,有国家免税和补贴托底,铁板钉钉,怎么也能赚个50来万。只可惜种水稻来不及了,要不发得更大了。” “你急我更急,恨不得明天就是金秋,那是往咱农民腰包里装钱哪。”老郑的一句大实话,引来一串串笑声。这笑声像一缕缕春风,飘向广袤的哈拉海原野。(黑龙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