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08:27 解放日报

  为迎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向海内外宾客展示上海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实践上海城市精神,抓住举办世博会机遇,坚持以人为本,贯穿“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的主线,提升上海市民的文明素质、文明行为、文明形象,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

  实施“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原则是:第一,以人为本原则。实施“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选项、抓手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引导在上海生活、学习、工作的上海人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实施“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主体。

  第二,政府、社会共同推动原则。“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分解到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工青妇等各级群众组织、有关社会团体的年度目标和日常工作中,形成政府、社会共同推动的整体合力。在实施过程中,市、区县、委办、基层单位要各有侧重,体现分层、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

  第三,持之以恒原则。“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实施,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常抓不懈。对纠正城市不文明现象要抓住不放,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抓一件,成一件,直到真正抓出成效,力戒形式主义。

  第四,工作创新原则。“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各阶段各项活动的推进,要突出工作内容、活动载体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做到常抓常新,保证其良性运行,务求实效。

  第五,软件、硬件相结合原则。在提升市民整体素质的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在硬件建设中要注重人性化的设施建设,注重硬件为软件服务,软件促进硬件建设。

  二、主要目标

  “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目标是:从现在到2010年举办世博会,上海精神文明建设“两提高”目标要有新的内涵和新的发展,力争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市民的综合素质要体现守秩序、讲卫生、护环境、有礼貌、重信用、爱科学、献爱心;城市文明程度要达到建法治之城、健康之城、生态之城、礼仪之城、诚信之城、学习之城、友善之城的目标。上海城市的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接近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

  “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05年,革除市民行为陋习取得突破。以举办2004年F1上海站赛事和2005年第48届世乒赛为契机,兴起革除市民行为陋习的高潮。市民行为中的陋习和城市公共场所中不文明现象明显改观。“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七不”规范人人皆知;城市主要道路和景观地带内基本消除行人乱穿马路、公交(地铁)站点无序、楼宇高空抛物等不文明现象;引导广大市民养成文明的行为举止。

  第二阶段,2006年到2007年,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取得显著成效。以举办2007年特奥会为契机,巩固和深化第一阶段成果。市民的思想道德境界、科学文化素养、法律法规意识、身心健康水平和对外交往能力明显增强;为提高城市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水平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三阶段,2008年到2010年举办世博会,实现“办精彩世博,建文明城市”的目标。以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筹办世博会的冲刺阶段为契机,引导市民加强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到较高层次;城市管理水平、市容环境和行业服务质量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城市水平。

  三个阶段相互衔接、承上启下。下一个阶段是上一个阶段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力争做到三年有突破、五年见成效、七年创一流。

  三、基本任务

  “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在继续向市民倡导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的“七不”规范的基础上,引导市民通过努力达到“七建”。即:守秩序,建法治之城;讲卫生,建健康之城;护环境,建生态之城;有礼貌,建礼仪之城;重信用,建诚信之城;爱科学,建学习之城;献爱心,建友善之城的目标。

  (一)守秩序,建法治之城通过开展面向市民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教育,使广大市民知法、守法、护法,依法解决各类矛盾纠纷,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把上海建成法治之城。

  深入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教育。探索普法教育更贴近市民的生活实际,使市民增强法制意识,增强依法办事能力。重点在未成年人法制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确保普及法律常识的任务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推进法律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的作用。通过社区学校,加大对外来建设者的普法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懂得必要的用法途径,树立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主题活动。从2004年起,集中开展两项主题活动,教育市民遵守交通秩序,着力纠正各类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一是“先下后上,有序乘车”活动。针对部分市民乘坐公交车、地铁上下车无序的陋习,突出“有序乘车”主题,条块结合,充分发挥交巡警、交通协管员、站点管理人员和交通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加大宣传教育与管理的力度,做到公交驾驶员文明准点靠站,市民排队候车,先下后上,文明让座,使“有序乘车”形成风气。二是“珍惜生命,文明出行”活动。针对部分市民乱穿马路的陋习,开展“文明路口”创建,教育、管理、惩罚三者并举。合理设置红绿灯和斑马线,清除违法占道,以人性化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引导市民养成“不乱穿马路”的文明出行习惯,逐渐消除市民乱穿马路,不走人行道等现象。

  (二)讲卫生,建健康之城通过实施“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面向市民的卫生知识、健康和体育健身知识教育,使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纠正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绿化、在公共场所吸烟等不良习惯,把上海建成健康之城。

  开展经常性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从培养市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市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出发,集中开展“乱扔垃圾、乱吐痰、乱晒晾”的专项整治活动;从美化城市市容的要求出发,大力开展违章建筑整治活动,严格规划管理。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形成市容市貌综合管理的良性机制。通过整治,中心城区道路两侧基本无违章建筑、无无证摊点;主要道路两侧的公共设施上无乱晒晾;中心绿地无乱扔垃圾、乱吐痰现象;沿街店铺齐门售货、保持门前卫生。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推广居民小区“相聚谈心室,说说心里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发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进行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培训,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服务,提高市民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开展社区医生进家庭和“青春红丝带”等活动。加强社区医生的全科培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推行家庭保健计划,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实施“人人运动计划”。推广体育健身知识,普及全民健身活动,鼓励更多的市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文明生活方式,使上海市民体质达到全国中上水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逐年增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提高市民的健康素质。

  (三)护环境,建生态之城通过实施“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面向市民的环境保护法律和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市民环境保护意识,自觉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倡导城市绿色文明,进一步营造公众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把上海建成生态之城。

  积极开展环境警示教育,普及环保知识、环境伦理和生态城市理念,使市民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引导市民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积极保护环境,举报和阻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进社区活动。在市民中普及和倡导“生态世博”的理念,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稳步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开展创建绿色宾馆(饭店)、绿色商厦、绿色医院、绿色工厂;倡导市民人人爱绿护绿,沿街、沿世博会场馆的居民,积极参与阳台、墙面、屋顶绿化活动。

  建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全民植树节等重大纪念日,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绿色生活行动,自觉投身于“清洁城市、美化环境”等活动。积极发挥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净化生存空气”、“减少身边污染”为主题的环境保护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态文明素养。

  (四)有礼貌,建礼仪之城通过文明礼仪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市民在社会交往,以及对外交往中知礼仪、懂礼貌,使礼仪知识成为市民必备的文化素养,把上海建成礼仪之城。

  开展礼仪宣传教育。组织编写上海市民礼貌礼仪知识读本,在大中小学和社区学校开设礼貌礼仪课程。拍摄礼仪专题教学片,开展电视教学宣传、举办上海市民礼仪知识比赛,在全社会形成懂礼貌、重礼仪的良好氛围。

  积极推广文明礼貌用语。推广、普及“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基本礼貌用语,引导市民结合本职岗位习惯使用基本礼貌用语,在中外宾客面前树立国际大都市市民应有的文明形象。与“世博”相关的行业、单位普遍开展文明礼貌用语活动。

  提倡公务礼仪、社交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积极倡导礼貌谦让、女士优先、礼让老人、儿童,营造舒心、快乐和高雅的社会氛围。着重解决部分市民言谈举止不文明问题,着力劝阻和纠正不文明观看演出、赛事、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和手机随意使用、言行不文明、穿着不分场合等不良现象。

  (五)重信用,建诚信之城围绕都市诚信体系建设,开展面向市民的诚信教育,使广大市民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素养,在全社会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把上海建成诚信之城。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以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诚信服务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坚持政务透明、公开,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的监督,尤其要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和不作为、乱作为的监督,建立政风测评机制。推广公示制、首问负责制,在行业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设立热线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征信系统。通过诚信教育,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制度和信用监督、失信惩戒制度,引导市民树立以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诚信观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

  加强商务诚信建设,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行业、商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加大对商业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大力推进依法纳税,坚决纠正偷逃漏税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申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六)爱科学,建学习之城通过广泛宣传、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市民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使爱学习、爱科学成为广大市民个人全面发展的自觉追求,把上海建成学习之城。

  普及科学知识。在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进课堂活动,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打好基础。

  推进读书活动。在继续推进“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三学”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万家庭网上行”等各类信息知识的培训,让市民了解信息化,走进信息社会,掌握信息化知识,市民操作计算机普及率逐年提高。

  开展“双语”学习。在市民中广泛开展“迎世博普通话和英语”的“双语”学习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普通话和英语的学习。先从“窗口”行业、涉外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和部分地区中开始,取得实效,推向全社会,为世博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七)献爱心,建友善之城通过倡导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增强市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市民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过程中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把上海建成友善之城。

  提倡新型的人际关系。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人际互助,使广大市民做到主动帮助他人。引导广大市民注重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继续拓展慈善事业,推进希望工程、帮困助学等活动,鼓励和提倡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捐献骨髓、器官,慈善募捐等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

  完善志愿者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社区志愿者及各类专业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国际交流活动志愿者、开业指导志愿者、计划生育志愿者、健康促进志愿者、科普志愿者、帮老助残志愿者、赴西部助教志愿者、海外服务青年志愿者等服务机制。巩固和发展“上海科技馆”等一批志愿者服务基地。制定和实施“世博会”志愿者服务计划,建立一支以市民群众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具有较高服务技术水平、乐于奉献的世博会志愿者队伍。

  四、保障措施

  “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保障措施是: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实践活动、弘扬先进典型、营造社会氛围、完善评估机制、加大硬件投入。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组织在实施“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

  中的职责。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文明委统一领导、推进、检查“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落实工作;市文明办在市文明委的领导下,着重抓好牵头、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文明委各成员单位按自己的分工,各司其职抓好“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落实;各区县文明委按“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精心设计载体和抓手,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确保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社会各界在实施“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中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合力,推进“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实施。

  (二)开展实践活动根据“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以“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为主题,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在实施过程中,主题不变,每年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有新的发展和变化。根据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做到寓教于乐。尤其在中小学生的课程中要设置“2010上海世博会”内容,从小培养“做可爱的上海人,为2010上海世博会做贡献”的意识。

  坚持以每年重大节庆和重要活动为抓手,扎实有效地深化“迎接世博会”的主题活动。在每年12·3世博会申办成功之日,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强化市民“东道主”意识。结合各系统、各单位实际,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城市精神教育,使“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继续推进文明家庭、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和军民共建共育精神文明的创建系列评选活动,提高创建标准。不断扩大文明标志示范区和文明交通路口、文明公交示范路线的覆盖面,加强公共场所的文明创建。从2004年起,每两年开展一次“文明场馆”、“文明展区”、“文明风景点”的评选活动,以文明、高雅的场馆、展区,美观、大气、亮丽的景观,迎接世博会。

  (三)弘扬先进典型树立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示范群体。努力推出一批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在群众中站得住、叫得响的党员、团员群体,大力弘扬他们无私奉献、为民谋利的崇高道德品质,使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真正成为“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的带头人。

  树立一批公务员示范群体。继续开展“争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三优三满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出一批受群众爱戴和拥护的公务员群体,大力弘扬他们真心实意为民服务、面向基层排忧解难、廉洁高效为民办事的优秀品质,使公务员群体成为“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的表率。

  树立一批生活在群众身边、堪称各行各业“排头兵”的示范群体。在本市各行各业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和道德故事教育群众,让广大群众从先进典型身上汲取力量,自觉“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不断升华思想境界。

  (四)营造社会氛围报纸、广播、电视、刊物、广告等大众媒体要大力宣传“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积极营造社会氛围,让人民群众普遍知晓,引导人民群众人人参与。新闻媒体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开设“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专栏、专版,确保质量。广播、电视要保证播出时间和频率,形成舆论宣传的声势。大力宣传体现城市精神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例,对分类专项活动和具有典型意义的道德案例,要广泛发动群众开展讨论,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集中形成舆论声势和环境氛围。

  文艺团体要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努力创作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内容健康、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的文艺作品。坚持下基层、下社区、下农村演出,增进市民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热爱,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围绕迎世博,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活动的丰富性、群众的参与性、艺术的普及性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广场文化建设,提高水平,形成特色。构建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街”“圈”“带”,使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陶冶、弘扬高尚道德情操,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

  积极推进城市雕塑工作,推动重要地区城市雕塑建设,发挥城市雕塑的审美引导与文化标志作用。加强对城市各类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的管理,设立广告管理热线电话,纠正不文明、不健康的广告。运用户外、小区、媒体公益广告、宣传橱窗等多种载体宣传“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弘扬先进思想,倡导文明新风。

  (五)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完善评估测评机制。发挥研究、评估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运用科学手段,跟踪研究并发布由市民行为文明指数、行业文明指数、地区文明指数组成的城市文明指数,规范和指导“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实施。

  完善工作考核机制。规范推进策划、议事和汇报制度,对“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中确定的各项任务,要明确责任、目标和完成时限,严格检查、考核,形成有效的奖惩和激励制度。倡导和发展以市民巡访团为主体的市民群众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群众组织,经常开展以暗查为主的巡访行动。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强化社会约束机制和群众监督机制。在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媒体、行业、社区、基层单位要加强对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言行的批评,对不文明的行为要做到教育、处罚并举。摒弃各种陋习,弘扬社会新风。

  (六)加大硬件投入加大实施项目投入。各级政府对“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实施项目要加大投入,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单位(地区)自筹、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

  重视对硬件建设的投入。政府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人性化交通设施、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力度,方便市民出行。政府有关部门在城市主要道路、主要区域和商业街组织增加设立休憩点、公共厕所、垃圾箱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增配扫路车、冲洗车,提高道路保洁水平,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和良好方便的服务产品,满足市民群众的需要。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04年4月23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