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资涨价:控制农资价格上涨应标本兼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16:24 新华网 | |||||||||
新华网成都4月26日电 记者来信:控制农资价格上涨应标本兼治 新华社记者杨三军、江毅 针对近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猛以及部分地方假冒伪劣农资充斥市场的问题,中央及各地出台诸如实行临时政府干预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要
记者了解到,针对农资价格上涨过猛的形势,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省份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整治或干预。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过猛的问题,省政府紧急下发了化肥“限价令”。为防止化肥在销售流通环节出问题,四川省采取了一手抓销售主渠道、一手抓市场打假的“两手抓”措施。然而,省农业厅的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各地化肥上涨趋势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主要农资尤其是化肥价格仍居高不下,且呈继续上扬的态势。 记者采访到的部分农资生产及销售企业反映,国家及有关部门适时对农资价格实行临时干预政策是必要的,但非长久之计。另外,他们认为部分人士提出的“加大农资储备”的建议在操作中存在一定问题,如果掌握不好,很可能走上“粮食企业背包袱”的老路。因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关部门要着手建立调控农资价格的长效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从农资生产、销售及相关各环节采取综合措施,例如:针对化肥生产企业成本增高的问题,要加大对交通、天然气、煤、电等领域的调控力度,从源头降低和稳定农资价格。 四川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指出,农资价格升幅过猛一方面可能影响农民生产投入规模,另一方面还会削弱农产品利润从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因此,关注农资价格变化,从农民生产的第一环节对农民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监控,尽量减轻价格变动对农民生产投入与增收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十大类农资价格监测,密切关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哄抬紧缺农资价格的非法行为,从各方面保障农民增收,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相关专题:中央一号文件重视解决“三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