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5·1特刊——时代领跑者 五十年代(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8日02:30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江淮晨报

  印象中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都是红旗飘飘,到处都是饱含激情的人们。与这个时代所匹配的只能是这样的一些名字:孟泰、王崇伦、王进喜、时传祥。他们大部分都是一线工人,特别是产业工人,他们都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他们是怀着“感恩”的心情来面对新的生活。因为“感恩”他们饱含着热情,因为“感恩”他们勇往直前——

  1948年孟泰回到曾经工作过的鞍山钢铁厂,由于战争的破坏,鞍钢只剩下一个空壳。从此,无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孟泰总是奔波在十里厂区,扒废铁堆找原材料,拣回一根根铁线、一颗颗螺丝钉。在他的带动下,全厂工人都行动了起来,在短短的数月内,回收了上千种材料,捡回上万个零备件,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并为恢复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崇伦,鞍钢机修总厂一名工人,8次改进工具,并创造了“万能工具胎”,用一年时间完成了4年多的生产任务,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那个年代印象最深的还是“铁人”王进喜。记忆中的王进喜是黑色的,因为他总是一脸油污,总是离不开黑色的钻井。“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说得最多的话。正是凭着这种志气和士气,在三年困难时期,王进喜带着他的1205钻井队,仅用了6天的时间,就钻井900多米,打成了大庆荒原上的第一口油井。

  五十年代的劳模们不怕苦、不怕累,他们从来不服输,他们的信念是“劳动最美”。

  ·吴功胜·

  时传祥 和主席握手的掏粪工人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的工人时传祥,在60年的生命之途中,做了45年的掏粪工,他不怕脏、不怕累,为使首都变成一座清洁美丽的城市而默默工作着。

  1915年,他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乡遭遇灾荒,他14岁便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在运输工具改善后,时传祥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把过去7个人一班的大班,改为5个人一班的小班。他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

  时传祥处处为群众着想:为了错开住户吃饭的时间,他改掉了中午掏公共厕所的做法;为了怕弄脏居民晾晒的衣服,他事先与住户打招呼,或主动把晾的衣服拉开,掏完粪后,再帮助晾好;为着都市的卫生,他掏完粪后总要将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再离开。

  1975年5月19日因病逝世,终年60岁。他去世之前还反复叮嘱,让儿子继承父志,也当一名称职的环卫工人。

  王进喜 浓缩时代精神的“铁人”

  他出生在甘肃玉门赤金村一个贫农家庭,从小讨饭受苦;他是开创大庆油田的闯将,他对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用自己毕生的革命实践,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光辉形象。他为我们留下的“铁人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国人民勇往直前。他给我们留下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名言。

  早在本世纪初,美国专家来到我国考察石油时,便武断地宣称:“中国没有石油”,王进喜当年就豪迈地说:“我就不信石油都埋在外国的地下,不埋在我们的地下。我们石油工人硬要拿下个大油田给他们看看!”50年代,年轻的王进喜就率领着他的钻井队奋战在“春风不度”的玉门油田。在7年的时间里,仅他的钻井队的钻井进尺便达7万多米,相当于旧中国从1907年到1949年的42年期间全国钻井进尺的总和。

  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一次在钻井现场,突然出现了井喷的迹象,如不及时压住,不仅会机毁人亡,连那高大的井架也要被吞没到地层里去。他当机立断,果断地采取措施,自己也纵身跳进了泥浆,用身体去搅拌泥浆,留下了那个时代最让人难忘的“影像”,“铁人”之名也由此而来。1970年11月15日夜,铁人王进喜病逝。
王进喜
时传祥(来源:江淮晨报)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