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部奇路立丰碑——记“三个代表”忠实实践者、川藏兵站部部长张全林(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8日04:51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阳春三月,兵站部的玉兰花开了,车队又要出发了。甘孜州州长尧斯丹给张全林打电话:“老张,哪天上线说一声,我要代表全州人民敬你一碗青稞酒。”

  夕阳西下,团结村的乡亲们聚集在公路边,见到张全林和他带领的车队,乡亲们深情地唱起《毛主席派人来》:“雪山点头笑/彩云把路开/一条金色的飘带把北京和拉萨连起来……”在藏汉群众心目中,张全林就是“毛主席派来的人”。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共产党人的生命像火柴,划着了就要为人民燃烧”

  张全林先后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抢险救

  灾20多次。他说:“共产党人的生命像火柴,划着了就要为人民燃烧。”

  1992年3月,西藏那曲地区遭受特大暴风雪袭击,牧场和村庄被积雪掩埋,灾区群众陷入挨饿受冻的困境。

  雪灾无情党有情。上级命令转战青藏线的兵站部某汽车团紧急运送救灾物资进藏。时任团长的张全林带领40多台车,载着200多吨救灾物资向那曲挺进。行至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厚厚的积雪挡住去路。张全林带领官兵挥镐舞锹,铲雪开路。

  前车碾过,雪融成水,寒风一吹,水凝成冰。车速慢如蚁爬。张全林跳下车,赶到车队前大声喊:“同志们,车队多耽误一分钟,灾民就多受一份苦。”他脱下皮大衣铺在冰雪路上。40分钟后,张全林带着救灾车队通过冰雪封锁区,按上级要求的时限抵达灾区。

  1997年初夏,川藏公路通麦一带连降暴雨,路段出现间断性大塌方。时任副部长的张全林带车队执行任务途经这里。他急令车队停下,徒步前去查看险情。暴雨引发的两股泥石流飞流直下,3辆地方车被两股泥石流夹在前后不到100米的路面上。10多名藏族群众高呼:“金珠玛米(解放军),救救我们!”

  暴雨如注,一旦两股泥石流合流,受困车辆和藏族群众将被吞没。张全林立即召集20名官兵组成抢险突击队,带上拖车用的钢绳,趟着没膝深的泥水,向受困群众走去。

  间歇性泥石流虽然表面停滞,但底层泥流裹着沙石流速不减。一脚踩不稳,就会被泥流卷下深谷。张全林带领官兵一步步趟过泥石流路面,给受困汽车挂好钢绳,把藏族群众劝上车,自己坐进驾驶室开车。

  驾驶受困车是最危险的事情,如果牵引不当,随时可能掉进深谷,车毁人亡。牵引绳绷得嘎嘎直响,车在泥石流中艰难挪动,人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张全林顺着刚才探好的路,把第一辆车和10多名群众从死神手中拽了过来。

  第二辆车、第三辆车……张全林把最后一辆车开到安全区不久,滚滚而来的泥石流将刚才车辆和人员受困的路面冲得无影无踪。死里逃生的藏族群众跪在泥水里喃喃自语:“金珠玛米,雅古嘟(解放军好)!”

  “爱人民应该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天性”

  “爱人民应该是每个军人,每个共产党

  员的天性。”32年来,张全林视川藏线为故土,视人民群众为父母。

  1994年3月,时任团长的张全林带车队执行首趟运输任务,行至安久拉山遭遇暴风雪。官兵和藏汉群众被大雪围困7昼夜。成都军区一位上线检查工作的干部,将张全林领导车队和群众突围的画面,记录在摄像机里———

  冰天雪地,不突围,群众和官兵就有生命危险。张全林态度坚决地说:“我在前面探路,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把群众和车队带出去。如果……”

  面对摄像机镜头,张全林留下“遗言”。顶风冒雪,他徒步在安久拉山上跋涉。当张全林引导推土机开上山,并带领官兵抬着饭笼、菜桶和干粮赶到受堵现场时,藏汉群众笑了。

  1997年隆冬的一天早晨,夜宿荣许兵站的张全林听说开水房里发现一个名叫索朗占堆的藏族小男孩。70多岁的奶奶无力照顾他,小占堆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有天夜里冻得实在受不了,他就躲进兵站的开水房取暖。

  小占堆的身世令张全林落泪。他对兵站领导说:“每个官兵节约一点,小占堆吃饭问题就解决了。”随后,张全林又让兵站领导多方联系,将小占堆送到附近一所小学读书,并找到小占堆所在吾藏村村干部,商量解决小占堆和奶奶的困难,使小占堆和奶奶的生活景况有了很大改观。

  “人民过上好日子,江山才会牢固”

  年年高原行,趟趟心难平。川藏公路沿线一些老百姓贫穷的生活,常常刺痛张全林的心。

  张全林思绪万千:“社会主义的江山是靠人民打下的,只有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江山才会牢固。”

  澜沧江畔的竹卡村30多户村民一直缺水吃、没电用。张全林同当地领导商量,由部队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为村里修建一座小水电站,引来甘甜的山泉,解决了村民的用电难、吃水难问题。

  波密县玉普乡中坝村是个只有100多人的小山村,却有耕地600多亩。按说,吃饭应该不成问题。但由于村民不懂现代种植技术,播下种籽,靠天吃饭,春撒一瓢,秋收一盆,每亩年收成也就几十斤。

  每次到中坝兵站,张全林都要问起该村的情况。他和兵站官兵挨家挨户向村民传播科学种田观念。村民刚开始并不接受,认为“浇了脏东西(施肥)的青稞不能吃”。官兵说服村干部,拿出3亩地做试验。深挖土,浅埋肥,精心选种育苗,在中坝村里搞起科学种地试验。金秋十月,试验田种的青稞平均亩产达200多公斤。

  2000年3月,张全林参加西藏八宿县军民共建座谈会。邦达乡党委书记说,邦达海拔高,我们技术差,种不出蔬菜,群众吃新鲜蔬菜比吃肉还难。张全林下定决心:“邦达兵站在高原成功种出蔬菜,我们应该组织官兵进行传帮带,帮助老百姓解决这一难题!”他把邦达乡的干部邀请到兵站作客,参观地下温室、保温猪圈。绿色的蔬菜,满圈的肥猪,乡干部越看越想干。他趁热打铁,组织兵站官兵帮助他们建起5个地下温室,移种10多个品种的蔬菜。

  为让更多的藏族群众掌握种养技术,张全林又让兵站办起“雪山种植夜校”,由官兵为群众讲课,更广泛地传授高原种植新技术。

  “要拔穷根,先挖愚根。”张全林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想得更远。

  地处巴楚河畔的团结村十分贫困。张全林把目光放在对孩子们的智力扶贫上。担任兵站部领导以来,他不仅每年为团结小学送去钱物和教具,积极资助贫困失学儿童,还安排就近的巴塘油库官兵常年担任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每周为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徐文良赵丕聪刘道国于鸿涛本报记者罗仁容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