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香港专才在上海的生活写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9日12:01 《长三角》专刊 | ||||||||
《长三角》专刊记者 吴焰 关于动机,关于工作,关于上海,三位香港专才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认知和实践方式。或许,他们多少代表了近700位先后抵沪的香港专才的生存状态 李日天,25岁,现就职于上海中学,任双语教师。今年2月,他在开学时抵沪,开始
傅民生,原香港保良局弱智人士训练中心首席导师,现就职于上海市民政局福利事业处,任副处长。20年前,曾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读。毕业后,回到香港,一直从事与社会福利事业有关的工作和研究。 黎一文,现在华山医院高级病房医疗中心担任门诊首席顾问医生。此前曾任台北市内湖医院内科急诊总医师、亚联医疗网络有限公司(香港)主席。 上述三人,均是地道香港人,也是去年12月首批15名确定来沪工作的香港专才中的三人。 关于动机 直到现在,傅民生还得给香港的太太做思想工作,耐心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到上海来。 “可能,与我热爱并从事的社会福利工作有关系吧。”虽然苦读了4年的新闻学专业,但傅民生显然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人,相反,处处透露着真诚、严谨、执着、务实。 自从复旦毕业后,他在香港一直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后来还获得英国霍尔大学社会工作学硕士和伦敦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公共政策及管理学硕士学位。他曾负责过精神病院社区治疗服务项目,还管理过两所老年福利机构———这番经历,很是吸引了上海市民政局。 因为太太对香港很依恋,傅民生当年曾放弃留在英国工作的机会,回到了香港。但是,对这次到上海的机会,他很有点动心。促使自己最终下定决心的,是远程面试时主考官孟昭孜———也是他现在的“顶头上司”给自己的良好印象。“她的提问非常有水平,问了一个有关新公共管理政策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好诧异。因为这个研究比较前沿,香港方面尚未实施,西方国家也才开始做。我也是在英国读硕士时才有所了解。这使我感到,内地、上海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工作比我们想象的水平高,而且能给我个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 黎一文不是冲着挑战而来,他是来“规划人生”的。这位来前已经在香港医界颇有些名气的医生,坦言“赚钱永远不嫌多”,但“从医几十年,我想,现在总算有能力该做点其他事了”。他把上海之行称作是“进行人生的第二个规划”。 按照这个规划,第一步,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座桥,通过亚联医疗中心既有的网络,把上海优势医疗力量推介到国外去;第二步,打算在上海培训出一批国外流行的、也深受病者欢迎的专业“家医科医生”,并争取海外华侨资助,到农村去,到边远地区去,搞可持续发展的“送医下乡”。 完成这些规划,“至少用10年时间吧”。为此,黎一文花了两年时间,与内地医院进行接触、交流,谋求合作平台。华山医院的声誉、院领导开明创新的胸襟、对引进人才的重视,使他最终决定,让自己的“第二次人生规划”自华山医院始。 相较而言,李日天的动机单纯得多。这个明显还带着学生味的小伙子,去年10月刚从英国留学回港,由于学的是考古专业,一时未能在当地找到固定职位。 “我其实想当老师。不过,在香港,必需教育文凭。我还没有。”那一天,小伙子正泡在图书馆上网,点击招聘网JobsDB香港站,正好看到上海面向香港人士招聘,其中就有中学招双语老师的,一看要求,自己还挺符合。眼看离截止时间就剩几个小时了,他几乎没有任何考虑,赶紧在图书馆下载打印、准备材料,匆匆送到了引进专才服务办公室,赶上了最后的“末班车”。 “如今在香港,工作不是那么好找了。”李日天说,他的不少同学,有的工作并不稳定,有的还在找工作。当上海中学经过几次考察、远程面试同意与他签约后,他的妈妈和弟弟,也替他高兴。 大型专业人才招聘网站JobsDB上海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金海,对香港人的求职心态比较了解。他介绍,香港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到各地发展。据他估算,香港的求职人群,起码有13在香港以外的地区发展。他们很愿意尝试和开拓新生事物。薪资对他们来说,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对于这一点,上海“引进千名香港专才办公室”主任陆珉相当认同。外界一直关心专才们的薪资,但当事各方都不愿明说,陆珉也只能透露个“大概”:前期发布的1015个岗位需求信息,用人单位提供的平均年薪为15万元人民币。当然,也有个别高达600万元。年薪之外,专才还可享受包括房屋补贴、交通费用、休假等福利条件。总体看,有香港专才在上海的收入高过在香港的水平,不过,大部分较原来低,其中就包括黎一文与傅民生。对此,陆珉的看法是:“香港专才更看重的,是上海未来的发展机会。” 关于工作 李日天现在很有些回到英国校园的熟悉感。上海中学是沪上名校,校址位于上海西南郊植物园附近,校园优美、安静。他在中学国际部,为六年级学生教授历史、地质学,还有图画。每周大约10次,快乐而充实。办公室的同事大多是外籍教师,英语成了“校方用语”,就连与中国同事相互交谈,也用英语。“与英国读书时没太大不同”。 也许是介乎于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之间,李日天在这样的学校,似乎兼具了二者优点。开学后一个多月,他很快获得了学生欢迎,所带的国际班也生气勃勃。这使他拥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黎一文就不那么满意自己的“内部作业”了。他时常接触到很多内地人熟视无睹、而在他看来不可思议的现象,比如导医、保安竟然与患者大声争吵;医科毕业生嫌收入低竟会“弃医”;还有,许多人天不亮就到三甲医院排队看专家门诊,为的可能只是一点不大的病,“这不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吗?” 其实,华山医院引进他,也有借此推动一些试验改革的想法。院方为黎一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由他负责一个团队,进行管理探索,力图创造新的门诊服务模式。黎一文这几个月,基本上就在主抓团队内部的管理培训,并致力于推广他的“幽默医学”理念,营造愉快、亲切的病房气氛和就诊环境。“看起来,难度还不小”。但也有进展。上周,他们的医疗中心,就住进了首位由韩国转院来求诊的肿瘤患者,“华山医院的国际影响力就是要通过各种机会释放出来”。 相对李老师、黎医生来说,在机关工作的“傅处长”,几乎就没什么硬性任务和有形压力。不过,傅民生是那种习惯自加压力的人。 傅民生所在的福利事业处处长孟昭孜有一段评说,可以帮助观察傅民生近半年的工作状态。“本来以为,香港专才嘛,过来一年,熟悉情况,做些调研,再给我们与香港方面的合作牵线搭桥,就算完成了任务。没想到,傅民生真是一个想来做事、又能做成事的人。” 3个月里,傅民生主动走访许多基层福利机构,深入调研,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案意见。局里、处里开始放手让他独当一面,管理业务,并利用他的工作经验及对海外情况熟悉的条件,牵头制定上海养老机构的标准,培训区里的民政干部。甚至在2004年全市民政大会上,傅民生也就自己分管的部分,直接向各区县民政干部部署了工作。 民政局的同志说,这是傅民生自身努力加实力换来的,而傅民生也感到:“这里没有人把我当外人。局级干部选拔,局里上报的名单中,没把我落下;就连学习‘三个代表’的会,也让我参加。在这里,我受益的远比我失去的更多。” 上海市“引进千名香港专才办公室”曾在网上开展过香港专才在沪的情况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显示:90%的香港专才对目前工作的总体环境表示满意。对于“能否顺利融入工作团队”,40%的受访者选择了“很顺利”,60%选择了“基本顺利”;关于“工作岗位能否充分发挥个人才能”,20%选择了“完全能”,70%选择了“基本能”,10%选择“不能”。在“工作理念是否和同事有冲突”问题上,40%选择“没有”。这大抵反映出了香港专才在沪工作的一些基本状况。 关于上海 采访黎一文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因为一路塞车,加上医院周遭竟找不到泊车位,生生耽搁了约定的时间。 没想到,这竟触到了黎医生的烦恼处。“上海哪都好,就是车况糟糕透顶,真影响城市形象。”在上海工作,出租车是黎一文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让他最“惨痛”的一次经历,是一个下雨天在闵行打出租车,竟然等了两个多小时才“抢”到一部车。 对交通状况的不满,倒丝毫没有影响黎一文对美食的偏爱。他喜欢一个人去各式各样的餐馆,品尝各种风味的菜肴。华山医院位于乌鲁木齐路上,他竟然也“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新疆菜,甚至对兰州拉面也念念不忘。一个人在上海,是一种孤独,不过,黎一文显然很适应甚至是喜欢孤独。“因为我不寂寞呀,我的时间都被工作与病人包围,还嫌时间不够呢”。 李日天没有这样的烦恼。他在上海的生活比较轻松,待遇也很不错。吃住在学校,甚至连伤风感冒,都能在学校医务室“搞掂”。惟一的烦恼,是觉得电话资费太贵。每个月单是打给香港家人的电话费,就让他多少觉得有点离谱。 “上海挺时尚的。”到上海的第一个双休日,李日天就和新同事去了在香港也很出名的“新天地”。以后的每个休息日,他都怀揣极大的热情与好奇,去发现这座城市的每一处精彩。“昨天给弟弟打电话说,我喜欢上海,没准明年还继续在这里教书呢。” 傅民生的上海生活,除了日复一日地走在浦东与外滩间的地铁里,就是用脚步实实在在地把上海20多家养老院仔细打量。10多年前对上海的记忆,除了复旦的大门没变,其他都已变得难以想象。 早在来上海之前,傅民生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上海与香港,体制、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社会环境、生活节奏、角色转换、工作理念等方面,可能会因此产生某种碰撞。很多事情,需要他拥有包容、尊重的心态,反过来,他也同样需要大家以一颗包容的心态来接纳。幸运的是,他觉得自己在此获得了足够的包容。有时候,他想使自己的处理方式不那么“香港化”,他的同事,包括“引进千名香港专才办公室”主任陆珉,反而劝阻道:“我们可不希望你完全入乡随俗。” 至于未来,傅民生很有些矛盾:太太一个人在香港,既工作又操持家庭,是令他心中最感愧疚的。有同事劝他,干脆把同做福利工作的太太动员一齐来上海吧,他不言语,只是每天晚上,通过电脑与太太“交谈”,希望把自己在上海的感受,让太太一同分享,并被感染…… 这就是3位香港专才的上海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上海,可能是事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人生旅途的一座加油站,也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平常驿站、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不管他们现在是一帆风顺,还是在为磨合而烦恼,他们都在积极地融入上海,一起为上海的精彩、为自己人生的精彩,打拼。 上海:“香港专才计划”由来 置身于一群文质彬彬、白净秀气的上海人中,敦实、黝黑的傅民生,想不特殊都难。何况开口便是低沉、悠慢的“招牌式普通话”,让人忍不住问:“傅处长你是广东人啊?” 傅民生不是广东人,他比广东还要南,是地道的香港人。作为上海市民政局福利事业处去年底新到任的副处长,傅民生是一位揣着香港户籍、持着上海市居住证(B证)、走进上海政府机关的特殊雇员。 和他同时以及在他之后不断踏入上海求职的香港人士,还有近700名。他们分散在上海的政府、金融业、房地产业、酒店旅游业、学校等领域。这批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搭乘着上海去年底开始实施的“引进千名香港专才计划”,北上而来。 宏大计划中的一部分 其实,在傅民生走进上海之前,港人来沪已有相当一段历史。投资、居住在申城的港人,已达6万;仅仅是工作打拼一族,也有4000余人,其中600多人拥有此地的居住证。 但是,傅民生们显然获得了比以往港人多得多的注视。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由于“专才计划”推出的背景。 毛大立,上海市人事局副局长。他介绍说: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签署了CEPA之后,为响应中央号召,更为了推进CEPA框架下沪港经贸交流与合作,“大家就在想,沪港在人才方面是否能有合作空间?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努力?” 一番调研后,一个庞大的空间架构非常清晰地突现出来:香港的专业人士+上海的发展空间。 徐金海,专业招聘网站JobsDB上海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在沪港两地有过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经验。他用一个很专业的点评,印证了上述结论的科学性。 徐的真切感受是:香港与上海间明显存在人才互补性。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信息和旅游中心城市,在商贸、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现代服务领域集聚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服务的经验;而对上海来说,要实现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的城市发展目标,需要借鉴香港发展经验。香港专业人才具有优势的领域,恰是上海重点发展的领域;上海紧缺、急需的人才,也大多集中于此。 “如果说,因为CEPA、因为香港,香港专才的引进才显得意义不一般,这或许有点误解。”毛大立说。 有意思的是:在就“香港专才”问题接受记者专访的整个过程中,毛常常不自觉地“跑题”,23的时间,他在强调上海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阐释上海从形态建设向功能建设的转变,甚至还介绍了市里同期正在实施的“吸引万名海外留学生计划”。这,给人一个强烈感觉:在上海整个人才国际化战略中,香港专才的引进,不过是整局棋盘中落下的一颗子。 2003年10月底,上海市市长韩正率团48小时旋风式访港,其间,与香港达成了在CEPA框架下的八大重点合作领域,沪港人才交流与合作是其中的18。与此同时,上海“引进千名香港专才计划”正式启动,向港发布了1015个管理和专业技术职位需求信息,“沪港人才交流合作服务办公室”也挂牌运行。 “这只是阶段性工作。”陆珉,“引进千名香港专才办公室”主任,一位高大、豪爽、利落的女士,前期一直全情投入于这个被她自称为“中介机构”的角色之中,现在,则声称要开始“淡出”:“政府把这事煽乎热了,平台基本搭好了,我们就该退到二线,把直接配对这样的中介操作,彻底交还给市场。”她把引进专才的各方关系归纳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个人自主。“这些位置一个也不能摆错。” 陆珉透露,上海现已确定信誉度较高的30家人才中介机构作为共同参与引进香港专才工作的服务机构,并确立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统一的服务方式。下一步,政府将致力于沪港两地资格证书的互认、政策平台的统一,以及进一步改善引进环境等“幕后工作”。 现在,上海方面共发布了1500多个职位信息,收到有意向来沪工作的香港专才简历7000多份,690名香港专才已经来沪工作。 在去年10月底沪港签署的合作项目里,该计划成为进展最快、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 “更想借此引入一套理念” 中午时分,市民政局机关食堂,人事处李月慧看见来吃饭的傅民生,连忙上前打招呼:“小傅,你认识的香港人中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给我们引进的?” 去年底,上海市民政局提供了5个岗位信息,希望引进香港专才。其中,4个岗位都是副处长职务。不过,除了傅民生,目前其他岗位还在“虚位以待”。 为何对香港专才感兴趣?组织人事处处长洪明德解释说,这与上海民政工作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有很大关系。在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社会转型期内,在从过去的狭义民政到大民政概念变化中,传统民政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香港在社会福利、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上有很多先进理念和经验,对上海实际操作有较强的借鉴性,甚至包括在语言沟通、文化理念上,都有较强的认同感。”提出聘一名副处级香港专长作“沟通与学习的桥梁”的傅民生的“顶头上司”孟昭孜处长,和盘托出初衷。 “需要”的迫切程度,直接影响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刘松琪,对此更有感受。 “申华”要在高级品牌轿车专卖方面拓展新的领域,急欲招聘成熟、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但国内这方面人才稀缺,委托猎头公司在海内外寻觅,也一直未果。后来锁定在香港,因为香港这方面的人选较多。“即使没有这次香港专才计划,我们也正考虑聘香港经理。” 香港专业人士的群体素质,是吸引上海用人单位的地方。前不久公布的一项专业调查显示:上海被调查企业中,10.17%的企业有意聘香港人才,而上海企业对所聘港人最看重的,依次是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经验。“引进一名香港专才,主要是想借此引入一套成熟理念”,这句话,常常从不同单位的人事部负责人的嘴里说出来。 目前来沪工作的香港专才中,有两个百分比引人注意:一是90%的人具有多年的专业服务经验;二是80%的人曾有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或日本留学的经历。这大抵也可看出,上海用人单位对香港专才的“选才取向”。 对于“申华”来说,“引进千名香港专才计划”使企业多了一个渠道,节省了程序及手续过程,大大减少了引进人才的社会成本。而对于上海市民政局来说,该计划简直就是“决定性的”———传统的公务员体制不允许对外籍人士引进及聘用,这项计划在政策上有了突破,允许政府雇员存在。这才使事情有了可能。 在目前已提出香港专才岗位需求信息的上海用人单位中,来自行政机关的占了109席。这也是上海引进香港专才中的一个最显著、最耐人寻味的亮点。 与企事业单位薪金自主性较大不同,公务员中政府雇员的薪水、待遇,往往更为棘手。尽管用人单位乃至专才本人,都小心翼翼地回避这一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的薪水大大高过同事,傅民生甚至比上司们还拿得多。 可这个外界敏感的问题,似乎在李月慧眼中“根本不成问题”。“香港与上海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明摆着的。所以,大家很少把薪水当成多大的事来议。即便议,听到最多的反而是:月薪1万,他(傅民生)怎么还愿抛妻别子过来呀?”李月慧暗示,恰恰因为薪酬的落差,影响了很多香港专业人士来沪,也使得几个“副处长”位置至今未能挑到满意人选。 看得出,因为一直实行人才国际化战略,上海已经形成了较为有利的社会氛围。用人单位更关心的是:如此特殊引进的人才,能否“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能够让高薪具有说服力,才是关键。 陆珉对此很有信心。半年多来,她一直在跟踪这些香港专才,并收集用人单位的反映。结果还是满意的。不过,她也一再提醒自己和他人:“发言”的最佳时机,至少要放到今年年底之后———按规定,香港专才与用人单位的合同为一年一签。今年底,将是最早一批香港专才的“一年期满”。“那时的反馈,才可能更真实、有力”。 为何叫“专才”不叫“人才” 从上海市市长韩正手中接过香港专才001号证书的,是一位名叫刘卓琦的“香港大厨”。 编号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但一位没有常人眼中体面文凭的人,能作为“香港专才第一人”引入到上海,无论如何,在社会上还是引起一番不小的轰动。 细心的人注意到:在来沪的香港专才们从事的领域中,除了大厨,还有中学教师、医生、房地产销售人员等。这与过去上海在引进人才战略中强调高学历、高层次的高端人才,似乎不太一样。 看上去也许是巧合。差不多同一时间,去年末,上海强力推出了一个“灰领人才”概念,并发布了上海职场极度稀缺“灰领”的信息。所谓“灰领”,通俗地讲,是指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新兴复合型技能人才。按照上海的分类,属于“灰领”的,包括广告创意、会展策划、软件开发工程师等25个大类的岗位从业人员,甚至连记者、飞行员、外科医生,也处于这一阶层。 另一个信号,来自最近一段时间上海高层对城市功能定位的思考。市长韩正表示,上海的当务之急是“增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综合服务功能”,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先中的优先”。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中介机构工作者看来,这意味着,“服务领域内的高级专业人才将走俏了”。 事实上,从现在用人单位对香港专才的需求看,先期到沪工作的500多名专才中,涉及房地产领域的占23.8%,金融19.1%,工程、制造的11.5%,咨询服务10.9%,其他还有酒店、旅游服务、法律、公共事务等领域。很多职位都带有“灰领”及“高端服务领域从业人员”的特征。 “并不是说上海把人才的定位降低了,而是在使领域更新、定位更高的同时,让开发的视野更宽。”上海市人事局副局长蔡志强,一直努力向社会灌输着他的“新人才观”。“人才开发应该与城市的定位、发展战略相适应,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并通过人才的国际化,推动城市的国际化。”他称,首批香港专才来沪,就是要显示出示范作用。 “现在,你可以知道为什么我们不叫引进香港‘人才’,而叫‘专才’了吧?”上海“引进千名香港专才办公室”主任陆珉的一句话,无意间正披露出上海人才开发中的某种意味深长的变化:与传统的重点以学历、职称衡量的“人才”不同,专才,更注重强调某一专业领域内的能力、素质及技能。 就在写作本文时,记者又获悉,江苏省刚刚宣布,准备在香港招聘50名专业人士,进入省政府工作。 许多大的变化,往往是从一部分人的流动开始的…… 相关专题:长三角专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