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方周末:在人流中思考“黄金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08日10:32 南方周末

  作者:刘洪波

  这几天,人流在全国涌动,东南西北的人们正在进行一次临时性的大交流。“黄金周”又来了,处处人流正是“黄金周”的典型特征。

  把为期一周的长假称为“黄金周”,显示出长假的经济特性。这是旅游业的黄金时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中国时尚品牌网展
节,是服务业的黄金时节,是运输业的黄金时节,“黄金”就在人流之中。“在家千日好”,关在家里,一切安好,是不能产生“额外消费”的。“出门一时难”,出得门来的人们,才有可能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黄金周”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一直带动着井喷式的消费浪潮。

  明确的经济动机和显而易见的经济成效,使“黄金周”更多地被人进行经济解读,各地在每个“黄金周”后必然发布的经济捷报,强化了人们对“黄金周”经济特性的认识。而事实上,“黄金周”的意义不止于经济。在观察者眼中,“黄金周”凝聚了国家政权对人民群众的关心,顺应了人民群众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更充分地实现了公民的休息权,而且人来人往也反映着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景象,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

  尽管“黄金周”的假期,实际上是把前后临近的周末假日集中起来所实现,并未真正增加人们的休假时间,然而对假日的集中使用,还是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个相对集中的休假时间,使人们有机会安排自己的休闲计划;哪怕不出门,在家里睡几天安稳觉,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尽管在家里睡觉也许并不符合经济界人士对“黄金周”的期待。

  庞大的出门消费的人群,在显示“黄金周”前述各项“重大意义”的同时,带来了相当大的“幸福的苦恼”。服务行业在忙着数钱,也承受了人流的强大冲击和业务因“黄金周”而暴热暴冷的震荡。人口大流动使所有服务资源处于过度使用的状态,同时它所蕴含的安全问题也使人大有隐忧。出门在外的人们几乎不可能真正在享受中消费,他们的兴奋劲儿在拥挤中被消耗掉了不少,“到处是人”的抱怨哪怕不足以抵销他们游玩得到的乐趣,至少降低了他们“尽兴而归”的程度。

  正是巨大人流的挤压,使“黄金周”几乎在2000年第一次出现以后,就承受着轻度的质疑。而随着“黄金周”现象一次次出现,质疑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大了。今年早些时候,就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黄金周”一窝蜂的休假形式提出改进意见,应该“考虑将黄金周扩展成黄金月甚至黄金季”,以更加合理地利用社会和自然资源,使消费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此,应当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让人们自己安排休息时间,从根本上改变一窝蜂似的休假方式。

  可以预见,取消带有明显人为安排特性的“黄金周长假”,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全国人民集中大旅游的状况会立即改变,平稳增长的旅游、交通客流将会形成,休假的人们将得到更好的服务。然而,这一设想又迅速遭遇了“黄金周不宜取消”的声音。主张“不宜取消”的人认为,黄金周后消费低迷的状况可以通过适当的促销措施得到改变,而带薪休假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在一些中小城镇甚至发达城市的小企业,企业为了维持生存或者获得更高的利润,《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和每周休息两天都难以得到贯彻”,“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他们实行带薪假期,就太理想化了”。

  更多地看到了“黄金周”的弊病的人,把带薪休假作为“黄金周”的替代,是不增加休假总时间,而只改变休假时间安排方式的方案。这一方案的不周之处正如反对取消“黄金周”的人所说,黄金周长假与带薪休假并不矛盾,“带薪假期与黄金周休假是两个休息权”。尽管如此,主张“黄金周”不宜取消的人士,显然并不主张实行另一个“休息权”,理由则是完全的企业主立场,好像企业主不执行国家法定休息日制度,不是一件需要强制其改变的一种现象,而应当“给予宽大”。就这样,无论主张取消“黄金周”长假,还是反对取消“黄金周”长假,进行着一场纯粹的“经济”争辩。

  然而,休假问题并非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更多的闲暇不仅带来新的经济机会,还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必然。从根本上讲,带薪休假是一种国家强制劳动力雇佣部门加以执行的社会福利,也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应该得到的一项权利。怎样安排带薪休假的时间,本是个人有能力自主也应当自主的事情。从大方向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走向更加人性的轨道,“黄金周”的弊病要减少,不应当是取消“黄金周”,而是降低“黄金周”的“稀缺程度”,即应当考虑增加劳动者的休息时间。

  “黄金周”的苦恼,是典型的“发展中的问题”。对时间更多的自主支配,不会有人反对,因而不会有人真正反对“黄金周”长假,但“黄金周”中无处不在的人流确实在消耗着人们的假日期待。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国来说,让休假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生活的“非常时刻”,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计。带薪休假哪怕不能立即实现,也不应当是一个遥远的事情。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