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患上核试验室恐惧症:拦截我国外交人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08日11:19 环球时报


背景为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核实验室。(本报合成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刘爱成● 本报特约记者 吴惟

  4月26日,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称,两名中国外交官驾车“闯入”美国核禁区,“刺探情报”。4月27日,《洛杉矶时报》称,由于担心核实验室遭到恐怖袭击,美国考虑迁移钚和浓缩铀等武器级核材料的储藏地点。紧接着,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到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采访反恐安全演习。经过媒体的一番热炒,美国人对本国核实验室的担心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中国时尚品牌网展
与日俱增。

  “中国外交官闯入核禁区”

  《华盛顿时报》在美国被称为“反华小报”,26日,它绘声绘色地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中美间谍战”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前不久。一天下午,两名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的外交官驾驶着一辆白色福特轿车高速行驶在公路上。路边一个岗哨内的美国安全人员见状,忙将此事上报。最终,3名安全警卫拦住并搜查了这辆轿车。美国媒体说,中国官员所走的这条公路经过美国最有名的核武器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这条公路附近有两处敏感设施,一处是代号为“第18技术区”的关键组装区,另一处是代号为“第55技术区”的“钚研究区”。这两处设施的日常工作是美国能源部核武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拥有相当高的保密级别。在这种地方,美方安全警卫极为敏感,他们得知驾车者是中国外交官后,客气地表示这条公路不对公众开放。随后,派专人“护送”中国外交官离开了该地区。也许是嗅到了这件事的新闻价值,《华盛顿时报》费尽心机拿到了关于此事的美方报告,并请某官员“点评”。这名官员称,中国外交官前往敏感地区是为了“刺探情报”;他们可能想观察核实验室的安全部署或是“与内线接头,取走情报”。

  《华盛顿时报》的文章刊出后,确实引起了不少美国人的疑虑,但这种疑虑很快就被美联社的报道打消了。美联社在报道中引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发言人的话说,“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此事发生前,也有其他人误入这一地区。中国外交官“闯过”的露天岗哨是“9·11”事件后设立的,而这条路过去一直可以随便通行,况且安全警卫检查中国外交官的汽车时连个望远镜都没找到。美联社称,根据《华盛顿时报》记者对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的询问,这两个外交官是去新墨西哥州安排一项访问时路过此地的。这本来不值得大惊小怪,却被《华盛顿时报》当作大新闻来炒作。实际上,这与美国最近异常关注核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有关。

  给核材料搬家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人十分担心核实验室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最近,美国国会天天为核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召开听证会。议员和有关组织将矛头直指美国能源部及其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位于旧金山以南,是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它一直隶属美国能源部,但由加州大学负责管理和运作,其主要工作是设计研究新一代核弹头。那里还有核材料仓库,是全美7处核材料储藏地中最重要的一个。当初那儿十分荒凉,周围全是牧场,居民很少。现在,附近的居民越来越多,因此,它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在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能源部及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提出了十年规划,在未来10年中要把该实验室储存的钚从现在的700公斤增加到1500公斤,还要增加很多武器级铀。该实验室还计划用更新的方法对制造核弹的材料进行研究。这些计划在听证会上遭到了猛烈抨击。因为,这家实验室在要求增加核材料储备量的同时,其安全状况是美国所有核实验室中最差的。国会的一项安全报告指出,这个实验室的安全人员没有配备先进武器,没有直升机。如果经过精心策划,袭击者完全能用高爆炸药炸穿实验室的钢筋混凝土墙,然后穿过铁丝网,躲过电子监视系统,顺利进入核材料储藏地点。随后,这些受过专业培训的恐怖分子能够在数分钟之内制造出一枚1000吨TNT当量的炸弹,足以摧毁整个实验室及其附近的城市,造成数万人伤亡。即使无法制造出核弹,他们也可能利用放射性物质制造“脏弹”———这种炸弹爆炸后能把放射性物质散布到空气中,造成大范围人员杀伤。最可怕的是,核实验室位于一座城市的郊区,住在附近的是比较贫穷的拉美和非洲裔移民。美国联邦调查局发现,以往抓住的“基地”分子大多生活在这种社区,与移民混在一起。正是由于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非常危险”,美国能源部目前已改变主意,计划将部分核材料搬到内华达沙漠中,因为那里过去是地下核试验场。

  特种部队负责“炸”核实验室

  核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是高度机密,近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却破天荒地被请去拍核实验室的反恐安全演习。从电视画面中人们可以看到,保卫人员分为两类:一类头戴黑色头盔,身穿军用防弹衣,手持加装了榴弹发射器和瞄准镜的M16突击步枪,皮带上挂着声波手雷和催泪弹。另一类穿便装,随身携带手枪。此外,还能看到敏感地区外都围着铁丝网。接受采访的保安人员说:“这里是天罗地网,如果飞机从上空飞过,肯定会变成碎片。任何闯入这个领地的人都会粉身碎骨。”当NBC记者提出拍点其他内容时,马上遭到了实验室方面的拒绝。据其他媒体报道,保卫这家核实验室的是一支150人的“特别反应分队”,分队队长是一位曾在财政部“特勤处”工作过24年的老特工(“特勤处”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美国总统)。“特别反应分队”队员全都接受过严格训练,包括解救人质、追击、徒手格斗和夜战等。他们每天24小时高度戒备,守护着武器实验室和“禁行区”。

  为保证核实验室的安全,美国可谓煞费苦心。美国能源部拥有一支特种部队,它的使命不是保护核设施,而是专门“搞破坏”。它的正式名称是“合成敌对小分队”,绰号“灰熊出击”。其任务是从恐怖分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炸掉”核实验室。“灰熊出击”共有26名队员,其中包括12—15名教官。他们全都是从能源部所属的警卫中百里挑一选出来的。一旦加入“灰熊出击”,队员们首先必须改变心态,以前考虑的是如何保护核设施,现在却要以恐怖分子的心态考虑如何破坏核设施。在训练中,他们必须掌握恐怖分子常用的武器,包括轻机枪、枪榴弹、轻型反坦克武器等。“灰熊出击”每年不定期地对全美的核实验室进行“偷袭”。每次短则一天,长则一周。“偷袭”往往打着视察的名义进行,核设施的场地经理有义务向“灰熊出击”提供警卫方案,以便后者从中发现弱点,制定“偷袭”计划。演习期间,只有计划制定者知道方案细节,警卫人员则完全被蒙在鼓里。“灰熊出击”会想方设法越过层层警卫,到达储存核物质的核心部位。他们可以使用一切恐怖分子的战术,但不准使用实弹。在此过程中,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就在旁边待命,以防核设施遭到正的袭击。演习结束后,评估报告会送到能源部长办公室和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备案。

  “核恐惧”源于心理压力

  美国之所以对核实验室格外担忧,主要是因为核试验场等核设施由美国军方管理,位置一般在偏远的沙漠或海岛,保卫严密,相对来说较为安全。但核实验室则是安全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它的人员流动频繁,位置离城市较近,往往由科研机构甚至大学管理,很容易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另一方面,心理压力不容忽视。看到恐怖分子炸了中东炸欧洲的气势,美国人天天睡不着觉。因此,尽管能源部一再强调他们对核试验室的安全保护已经非常严密,但国会和老百姓仍然认为他们做得不够。近来,电视上播放的是核设施的安全保护,国会讨论的是核安全,报纸报道的也是核安全。既担心自己的核设施被恐怖分子袭击,又担心别人搞核扩散。美国人发展了核武器,结果倒使自己谈核色变。尤其是“9·11”事件后,核实验室成了美国最敏感的禁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核试验室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