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龄延后”难解老龄化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09:40 沈阳今报 | |||||||||
单士兵 昨天,有两份报纸提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以“国未富,人先老”为专题,报道了中国老龄化的现状和出路,并提出社会保障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同日上海的《新闻晨报》也报道,据预测,上海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2010年至2020年间将增加至少150万,上海市常住人口老龄化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老年人口过多意味着发放社会基本养老金、支付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费用、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法,而我对“退休年龄延后”持有异议。把目光盯在退休年龄上,希望通过“推迟退休”来寻求解决由于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这种做法,本身是不能代表老龄群体的利益诉求的。根据我国老龄群体所处的整体生存境遇,如果使他们“退休年龄延后”,既不符合老龄群体本身生理条件的要求,也与当前我国整体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保障制度相悖,是一种短视行为。 当前,我国男性60岁,女性55岁就到了退休年龄,这种退休时间的规定,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人的本身的生理、心理条件。比如,由于妇女既要进行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承载生儿育女等家庭责任,加上女性在生理条件上本身就弱于男性。因此,我国规定女性比男性早几年退休,这也是一种人性化关爱的体现。这本身也说明,一个人到了适当年龄,是不适合再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的。其实,尽管当前的医疗保健有了很大提高,但这都不能改变人的天然生理弱势,况且,随着当前人们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推迟退休年龄,显然是一种对人的休息权和健康权的不尊重行为。 专家提出“退休年龄延后”观点,只是看到人口老龄化带给社会福利服务事业的压力,认为在今天老龄群体可以通过发挥余热,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但是,我们不可忽视,在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中,从事高层领导和管理工作的老龄群体只占一小部分。而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绝大多数的临近退休群体所承载的仍然是相对较为繁重的工作。也许“退休年龄延后”,对个别老龄人来说,能够适应,但是,就整体而言,那些为社会已经劳作了几十年的职工们,迫切需要退休来获得社会为他们提供的合理合法的社会保障。因此,从整体上讲,推迟退休年龄,不具备代表性。我觉得,少数老龄群体希望推迟退休年龄,很有可能与他们在乎自身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有关。 另外,根据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一方面,我国存在着很大一批失业人员,他们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岗位。如果退休年龄延后,年轻人就不能接替老龄群体的岗位,这显然不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单位人”已经在向“社会人”过渡,社会为个人创业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即使对于那部分呼唤“退休年龄延后”的人来说,退休后他们同样可以发挥余热,创造财富。当前,退休后“第二次人才开发”已经成为一道就业的新风景了。 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诸多问题,并不是推迟退休年龄就可以解决的。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增设公共养老基金,为退休人员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最终让老龄群体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这也是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