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投毒案敲响警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10:19 法制日报 | |||||||||
有关专家发出呼吁:学生的道德、心理、法律教育不容忽视 本报记者邓新建本报通讯员阮荣志郭建光夏晓露 广东警方5月9日向媒体公布,轰动一时的茂名市电白县黄岭中学“3·29”学生集体中毒事件经过18天艰苦细致的侦查,现已查明真相:这是一宗故意投毒案,投毒犯罪嫌疑人胡
今年3月29日上午7时20分起,电白县黄岭中学部分在学校饭堂吃早餐的学生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至上午8时20分,有7名学生出现相同症状,被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其间,一名学生因为抽搐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经急救才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至4月11日,先后有117名学生怀疑中毒而送往医院治疗。 茂名市公安局接到中毒事件报告后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查。初步认定这是一桩故意投毒案,使用的是含有毒鼠强成分的鼠药。 中毒事件发生后,由于校方和首先赶到现场的卫生防疫部门忙于抢救中毒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投毒案,忽视了证据的保存和收集,给案件侦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参战民警迎难而上,从搜集证据、调查毒源和排查对象三个方面展开了艰苦细致的侦查工作。 经多方面的调查,初步勾勒出案犯的特征和作案的时间,并确定了侦查方向,获得了两条重要线索: 3月29日早上6时20分左右,在二号饭堂有1名穿白色衬衣、身高约1.7米的可疑青年。该青年当时在搅动一盆粥,见有人进入饭堂后即离开。 当天早餐二号饭堂17号餐桌学生见本桌上一大盆粥面上有白色粉末状漂浮物,结果该桌学生因不敢吃粥而无人中毒。经模拟实验及辨认,那盆粥上的漂浮物应是一种粉剂鼠药。而且这一盆粥正好是在那名可疑的白衣男子被发现的位置附近,极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怕被发现而来不及搅拌留下的。 民警抓住这两个重要疑点,进行排查。4月12日,排查中发现黄岭中学初二(7)班在校学生胡某在填写调查问卷和接受调查时故意回避其在早操前到过饭堂的事实,而且他的身材特征与那名可疑的白衣青年吻合。16日晚,专案组按照拟定的方案传唤了胡某,当晚10时,宣布对胡进行留置审查。至次日凌晨3时许,经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谈话,胡某交代了投毒作案过程。 胡因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而开始厌学,并妒忌成绩好的同学。3月25日,他产生了向学校饭堂投毒以搞乱学校教学秩序的念头。3月28日中午饭后,胡独自到黄岭街上寻找卖老鼠药的摊店,在林汉、周菊夫妇承包的店里买了四瓶白色粉状的毒鼠药,并于次日早餐前趁饭堂内无人时把鼠药分别投向多个粥盆里,随后他如常做操、上课。事后,胡某将3个装鼠药的空瓶和一瓶未用的鼠药丢进宿舍厕所冲走。 为了找到铁证,17日中午,技术民警来到学生宿舍,找到相应的化粪池,开始寻找装鼠药的瓶子。民警们用筛子把池里的粪便筛了一遍,到傍晚时,才把4个装鼠药的小瓶全部找了出来。 经检验,3个空瓶里的残留物有鼠药成分,另一个瓶子里装的粉末也是老鼠药,其成分正与毒倒学生的鼠药相同。至此,困扰人们心头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有关人士指出,“3·29”投毒案的破获也向社会敲响了警钟:学校、社会在重视对青少年学生常规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对他们的心理、道德及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心态,以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 |||||||||